人有聪慧愚笨之别,这是不争之事。人的智慧差异分化是怎么发生?是从娘胎里就定下来的吗?是前辈遗传带来的吗?是社会教育吗?是生活环境吗?人类对这个重大命题有解了吗?
分化一词原指正在发育的个体细胞中进行形态的、功能的特殊变化并建立起其他细胞所没有的特征,这样建立特异性的过程称之为分化。但是智慧的分化也在胚胎发育早期吗?320年前,洛克成为第一个系统论述认知和智慧形成的哲学家,他批判了天赋归因说,也反对胚胎发育早期的智慧决定论。洛克强调后天教育和环境的重要性,是典型的经验主义者。但是受历史的局限,他的论述发生一些悖论,而且同样的问题也延续在其他一些经验主义者休谟、巴克莱、布朗等人的学说中,并被联结主义的桑代克及行为主义的华生、斯金纳发展到极致。华生的著名言论一直是心理学的著作中可以找到的内容:“给我一打健康的孩子,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小偷……”[22]这类话语很容易授人以柄,以至于在相反的道路上走过了头,使这一学派并没有站住脚跟。
在新世纪,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有哪些进步?
一、原始信息中隐藏的秘密
(一)环境
环境(environment)原本是指周围所在的条件,对不同的对象和科学学科来说,环境的内容也不同。对生物学来说,环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围的气候、生态系统、周围群体和其他种群;对建筑学来说,是指室内条件和建筑物周围的景观条件;对热力学来说,是指向所研究的系统提供热或吸收热的周围所有物体;对化学或生物化学来说,是指发生化学反应的溶液。对计算机科学来说,环境多指操作环境,例如编辑环境,即编辑程序、代码等时由任务窗口(界面,窗口,工具栏,标题栏),文档等构成的系统。例如:ACCESS中Visual Basic编辑环境是由Visual Basic编辑器,工程窗口,标准工具栏,属性窗口和代码窗口和一些程序文档构成的;对文学、历史和社会科学来说,环境指具体的人生活周围的情况和条件。对企业和管理学来说,环境指社会和心理的条件,如工作环境等。
从智慧学看待环境,是指影响智慧发展变化的信息载体。对于个体来说,是指围绕着主体,并对该主体智慧产生影响的所有事物。这些事物的共同点即负载着已经影响或即将影响主体智慧的信息,它们相对并相关于人的潜能。
(二)原始研究的信息组合
自从心理学诞生起,研究者就一直通过差异研究在与“环境”这一命题打着交道。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研究者几乎早已完成了有关环境的研究。
例如,关于狼孩(wolf child)的研究,有人认为卡玛拉也是“神童”。因为她在婴幼儿时期和狼生活在一起,便“天才”般地学会了狼的生活方式,这是任何一个错过了生命早期学习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都不愿学的,也是永远学不会的。例如,谁能学会不穿衣服、吃腐烂的生肉和长期爬行呢?婴幼儿的学习能力就是这样“神”:他生长在文明程度高的家庭,就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幼苗;他生长在一个愚昧落后的民族,就可能是一个愚钝平庸的孩子;他如果生长在狼群里,就会变成一个狼孩。他生长在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毫无例外地获得那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和习俗……
沙袋养育儿的研究也说明环境的重要。在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流传着一种独特的育儿习俗:村民们用沙土代尿布,他们把沙土装在布袋里,将新生儿固定在里面。平时孩子就仰卧在沙袋里,夏天除按时喂奶外,既不抱他,也不管他,也不许别人逗他,尽量减少对他的任何刺激和感官训练,以便大人腾出时间参加劳动。时间一长,孩子变得不哭不闹,十分“老实巴交”,这种“沙袋保姆”照料孩子的方法可长达一年半甚至两年以上。我国心理学的专家学者们对7-16岁的140名孩子进行智商检测,其中沙袋组和非沙袋组各70名。结果,非沙袋组的平均智商是87.45;沙袋组的平均智商为68.58,已属于智力落后儿童。其中一位在沙袋中度过4年的孩子,3岁才会叫妈妈,5岁才会走路,落了个驼背,两腿也弯曲了,智商只有30,连上了3年小学一年级,也无法完成学业,只好退学。这种被部分地剥夺了教育环境、失去早期教育机会的沙袋养育儿亦称为“早期失教儿”,早期失教所导致的智力落后是社会文化性的智力落后,而不是病理性的智力落后。它从反面告诫我们,要提高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就必须摒器陈腐的育儿观和养育方法,尽可能地优化婴幼儿的早期环境和早期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他们本来应当得到的关怀和爱,都能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除狼孩和沙袋养育儿外,还有人对福利院和战俘营长大的孩子的智力研究、关于超常教育导致超常儿童发展的研究,等等。尽管这类研究的对象是智力,但从中不难看出智慧差异研究的走向。
我们认为,这些在今天看来最原始、最普通的特殊群体的智力发展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里,对不同信息环境中的群体智力水平的研究,实事上早已像CT一样,将来自人类不同群体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断层扫描般的“分断”分析。可惜的是,人们仅仅是独立地看待并解释其中每一个层面的研究,从来没有人将这些断层扫描的结果,串联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立体模型,从全局的角度去看待它,并赋予它全新的含义。结果,人们揭示的仅仅是智力分布中的各个水平上的智力差异现象,致使我们多次与人类潜能研究擦肩而过,真可谓“三过其门而未入”。[23]
我们的研究发现,恰恰是在这样一组最原始的研究的信息中,隐藏着一个关于人类潜能的天大秘密,一个人类共性的秘密:
我们将这些对不同群体的独立研究后获得的断层扫描的图像,按照环境影响的优劣排列,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重新建立起一个更大的群体时,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这种不同群体不同研究结果的排列,所构成的一个更大群体反映出来的正是差异现象与智慧和潜能本质的相互关系!
图1-5 智力水平与个体所处的真实环境的相关(程跃,2010)
第一类典型的研究就是关于狼孩的;
第二类典型的研究是关于沙袋养育儿的;
第三类典型研究是关于处境不利儿童的;
第四类典型研究是关于一般环境儿童的;
第五类典型研究是关于有利环境中儿童的;
第六类典型研究是关于天才儿童的,如卡尔威特的教育;
第七类典型的研究是关于变化环境中的孩子智力的变化。
如果将前六类典型的研究结果放在同一个分布中,可以看到这六种典型状态下孩子们的智商所形成的特殊排列顺序,如下图所示:它们是按环境的优劣排列着的。而第七种情况则说明了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智力变化。
图中可以看到,将含有不同环境特征的群体放到一个更大的分布中时,智力水平的实际高低与个体所处的真实环境相关。环境越差、智力水平越低,环境越优、智力水平越高。其中,狼孩智力低下达到40分点左右,是因为早期脱离人类社会,导致了最严重的社会文化环境剥夺;而沙袋养育儿智力轻度落后智商在60分点左右的原因是因为早期失教;而对处境不利儿童(如孤儿院中的孩子、战俘营中的孩子、福利院中的孩子)的各种研究发现,他们的智商低于普通孩子的智商,往往在80分点左右;普通的孩子所处在一般的养育环境中,他们的智商为中等约在100左右;然而对处境中等家庭的孩子进行的早期干预研究发现,这类孩子智商可以提高20至30分点,在120分点左右;世界各地的早期教育培育的神童实践表明,通过父母早期科学的养育,他们的孩子智力往往会超过140分点达到超常水平,如200年前就有的早教实践,卡尔威特的教育。
对不同研究结果的整合,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不同信息环境条件下,儿童的智力会处在分布的不同位置上,不仅智力的高低与环境的优劣相呼应,而且智力的两极也与环境优劣的两极相对应。从狼孩的低常到卡尔威特的超常,不仅反映了环境的极大差异性,也反映了智力变化的范围。[24]
(二)“差异全距”与“潜能范围”
上述的现象提示:尽管智力分布反映了一个群体现实的差异表现,但构成这个分布的“差异全距”却包含着每一个普通个体“潜能范围”的信息。
原先,心理学普遍接受的是高尔顿的分布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智力的分布是由遗传差异的分布导致的,即个体的智力是按先天的优劣差异排队形成的。
如果智力水平是遗传决定的,那么在任何一种环境中,群体的智力都应当表现出固定性的分布特征,不会随环境变化而改变。
现在的问题是,每种智力水平为什么都与相应的环境有关呢?而环境差异导致的分布又为什么可以覆盖整个智力范围呢?
从不同环境群体智力差异的分布以及平均分数来看,一个群体确实存在着一种随环境质量变化而改变的智力状况。
那么,“差异全距”与“潜能范围”为什么会是这种关系?
合理的解释、可能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存在着相近、相似的智力潜能范围,而这种潜能范围的大小正好与差异分布的全距相吻合!如果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不存在一个相近、相似的潜能范围,那么一个普通的群体为什么会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智力表现?而这种表现为什么又会是全距性的?
只有当每一个普通人都存在着一个类似群体分布范围大小的潜能范围,才可能看到这样的规律:
当你被狼抚养后,如果幸运地活下来,你将成为一个狼孩;如果你被沙袋养育了,你将成为沙袋养育儿;如果你不幸在孤儿院或战俘营里长大,你将具有那种环境印迹的智力;相反,如果你生活在普通环境,你的智力可能也是普通的,而你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则你的智力会是超常的,如卡尔·威特的孩子……
这种现象清楚表明,智力从低到高的变化另有解释,智力的差异分布并非遗传差异的自然分布所形成,而是由影响智力的环境差异所导致的。
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潜能与智力差异的关系,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了我们智力分布的秘密,极大地鼓舞了人们。
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发现并没有否定遗传的作用。但是,遗传决定的不仅仅是智力的差异,更是智力的范围。这种认识上的转变非常重要,它是解释今天一切难题的关键。
可以说,遗传并没给每个人一个特定的智力或智慧标签,从你生下来起就将你确定为智力或智慧中等、智力或智慧低下,或智力或智慧超常的人,随着成长逐渐地表现出来,让你终身认命。
遗传实际上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智力或智慧表达的空间和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存在着从智力或智慧低常到智力或智慧超常变化的多种表达的可能性。
你的智力或智慧最终可以是中等的,也可以是低常的,当然也可以是超常的。每个个体最终的智力或智慧水平或表达水平,是在遗传潜能的范围内取决于个体的成长环境与教育质量。
这就是人类的潜能——遗传的潜能,给差异提供表达空间和表达形式的潜能!它是个体差异性与多样性发展的真正基础,它是差异形成的真正内因。
对于这种解释,还可以从同一个体在不同环境中智商变化的研究结论中找到肯定的答案。人们发现,将早期处境不利的孩子转移至良好的环境后,他们的智力或智慧会明显提高;而情况相反时,结果也相反。智力或智慧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从另一个方面支持了个体存在智力或智慧潜能的看法。
强调遗传并非决定每个个体的智力或智慧等级差异,而是提供更广泛的表达空间。这不是说遗传不重要了,相反,它表明了遗传对所有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它为每个人的公平发展带来了机会,它除去了人们思想中的宿命论色彩,给人们的追求带来希望。它帮助我们从遗传差异决定论的陷阱中走了出来,上升到遗传范围表达论的高度看待遗传、看待天赋、看待命运。
在遗传提供的这个范围内,每个人的未来都是公平的、机会都是平等的。除病理儿童外,人人都是遗传的天才。个体的最终差异跟个体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存有关,跟个体的努力有关。环境、教育以及学习影响着最后智力或智慧的水平和整个个体的发展状态。
这也意味着,对智力或智慧差异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排除病理情况,群体中个体的差异无论是质量差异还是结构差异都是由环境决定的。
二、成长过程的智慧分化
(一)智慧分化
排除病理情况,群体中个体的智慧无论是质量还是结构在起始阶段都没有大的差异。随着成长,环境的差异表现出不断增加的特点,尤其是个体所接受的信息不同,从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智慧的分化也随之增加,这使得个体的智慧差异也逐步显现出来。年龄越小环境信息的差异越小,年龄越大,环境信息的差异越大。
潜能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体之间最根本的差异,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分化逐步形成并固定下来的。这种分化源于婴幼儿期神经系统易受不同环境的不同,接受的信息不同最终形成差异。而分化的方向、分化的速度、分化的水平和环境信息及教育信息的质量及影响方式直接相关。
个体受环境的影响是通过信息实现的。同一环境由于吸纳的信息和信息吸纳的方式不同,使分化成为早期成长过程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无情的事实,是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说它是受信息影响的不断分化,而不是基因表达的不断外化,这就是我们对差异形成的认识。
分化是一个双向或多向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两极或多极分化的过程。发展中的分化方向,依环境质量而定。尽管成长是个体发展必然的趋势,但同时,分化也是群体发展必然的特征。你的孩子每天都在成长,但同时相对群体而言又每天都在变化,在群体中排在不同的位置,并与其他的个体共同构成一个分布。
分化的本质就是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受刺激不同而表现出来的脑差异。丰富刺激环境有利脑神经系统的增殖、分裂、细胞数量增加,神经联系广泛而又密切,稳定而又准确,通畅而又快速。贫乏环境阻碍神经系统的发展,致使神经细胞的大量退化、死亡,神经联系的减弱,信息处理能力的降低,最终表现为智力落后。
我们的保教不仅要提高全体婴幼儿的发展水平,还要减小他们在分化过程中的差异,使群体呈现正向分化,使分布成为正偏态分布。[25]
(二)“动态分化”理论模型的建立
图1-6 遗传、环境、智力分布二维平面示意图(程跃,2010)
为了更好地描述群体环境差异分化与群体智力差异分化的关系,我们用一个新模型来进行展示。这个模型中间的横线,可以理解为潜能曲线坐标,它的上方是智力的正态分布,这一正态分布虽然是理论曲线,但已得到心理学界的认可。下方有两个函数曲线,一个是遗传差异分布,一个是我们通过实证研究得来环境差异分布,最简单的表现模式如图1-6所示。
但这不是真正的智力发展动态分化模型。真正的智力发展动态分化模型,应当是多个离散度不同的这样的模型按时间顺序不断累加重叠所形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环境差异的离散度大小与个体的年龄关系很大,年龄越小,环境差异教育差异也越小。因此,自然使得由它影响而产生的智力分布现出了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特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7 不同年龄群体智力差异分布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揭示群体分化的共性规律和过程,也可以说明个体在群体中所处位置及其变化的原因。它既能用于解释群体智力的分化情况,也能用于解释多元智力每一个维度的分化情况。
动态分化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我们认为,在一个群体中,个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着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成长是单向的,是随时间而展开的一维变化;而发展则是双向的,可以高于实际年龄水平,也可以低于或等同于实际年龄水平。
这时,当同一年龄组的孩子生理年龄同步增长时,如都从1岁长到3岁,每个个体的实际年龄增长了2岁,但他们的各项发展指标却可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来。如智力发展,其中有的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会高于3岁组的生理年龄的平均值,而有些个体则会低于这个平均值,也有的个体会与这个平均值的水平相当。
可以说,发展不是单向的,也不是一维的,存在着不同方向和多个维度。对一个由不同个体构成的一个群体而言,在它们的成长过程中,智力发展的分布变化遵循着一种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群体智力分布的离散度大小与年龄大小成正比。[26]
群体智力发展“动态分化的理论模型”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直观的解释。即:群体的差异分布表现为一个从小到大的不断分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存在着一种相对固定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就是,年龄越小,智力实际分化的范围越小,分布的离散度越小;年龄越大,智力实际分化的范围越大,分布的离散度也就越大。
因此,智力发展动态分化的理论模型,可以揭示群体差异形成的过程和奥秘,也可以搞清楚个体不同成长时期在分布中为什么可能会处在不同的位置。它还能解释同一年龄不同群体分布的差异与环境差异分布的关系。
图1-7就是一个标准的智力发展动态分化的理论模型。其中,从离散度小的分化模式,到离散度大的分化模式,反映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年龄越小,集中度越高、离散度越小;伴随着年龄的增加,离散度越来越大、集中度越来越小,表现为两极分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这一模型反映了一个群体在现实环境中分化的普遍性的规律,但必须指出:这仅仅是一个理论分化模型。在实际的分化中,一个群体不同年龄阶段上的分布不仅标准差不同,同时还会表现为分布平均分数的不同,同时分布的中数和众数也可能不同。也即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模型并不表现出上图般的对称,尤其,当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环境和教育干预后,分布则更不可能表现为类正态的特征,而是可能表现出正偏态的特征。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规律性分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现实状态下,一个群体所处环境的差异分布表现为离散度随该群体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大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使得受环境影响的群体智力的差异分布由集中逐步分化开来,表现为离散度的增加,这种变化是一个连续发生的过程,从胎儿期开始,经新生儿期,再到婴儿期、幼儿期,最后再到学龄期、成熟期。
进一步分析认为,这种变化与两类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类因素:成长本身带来的环境差异。
随着成长,孩子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探索的范围越来越广,从胎儿期的胎内环境,到婴儿期的家庭环境,幼儿期的园所环境,再到学龄期的学校环境,环境影响的范围(全距)不断加大,环境的差异也由此增加。
第二类因素:家长于对待不同年龄儿童教育观的差异导致的教育差异。
新生期及婴儿期,家长更多关注保育,强调吃好、睡好、身体好、情绪好等,更多的工作围绕着保育展开,教育的影响因素较小;幼儿期最初的教育观形成,但强调自然学习过程,强调玩中学、做中学、游戏中学的自然教育,这时教育量增加,但不够系统、全面,相对后期而言总量也小;学龄期,家长认为到了系统学习的时候,开始强调系统教育。这时由于在差异教育观的影响下,开始了对孩子的双向标签,结果教育的差异全距也逐步增加。
上述两个方面的差异不断增加和相互影响,使得智力的分化逐步扩大,表现为上图看到的规律性变化。
三、不同成长阶段的智慧分化
为了更好地说明群体智力的分化特点,我们着重就不同年龄群体生存环境的共性特征进行必要的分析,透过这种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环境差异是怎样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增大的,又是怎样影响到智力分化的。[27]
(一)胎儿期的成长与最初的分化:
环境特点:相对成长各阶段,不同个体胎儿期的环境差异最小,相似性最高。因此,环境差异对胎儿造成的不同影响也最小。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时期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不良环境因素,如药物、中毒、放射等,对少数个体会产生较为极端的影响。
在最初的人生起点上,个体的遗传因素确定了,它们来自于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形成“共同的基因库”,这个“共同的基因库”公平地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相似、相近的遗传机会和空间。这种机会和空间构成了个体成长的人生舞台,不同的人在这个舞台上上演着不同的剧目,最终决定了差异的走向和群体的分布特征。
最初,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瞬间里,一个新生命随即宣告诞生,每个新生命都带着一份天赋的厚礼向人世走来,他们快速地成长着,从胚期到胎期。然而,在这一刻,我们无法看到个体的现实的差异,由于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他们受环境差异影响的程度也不大,因此,胎儿期的孩子们的差异是最小的。
具体来看,孕期胎儿生存的环境是极其相似的,为了确保胎儿顺利成长,胎内的环境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在医学上称其为内环境的稳定。因此,胎儿生活的环境差异在整个个体成长的一生中是最小的。
就拿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来说。所有的胎儿都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子宫羊水的小小海洋世界里。由于子宫内的生活环境极其有限,对于所有的胎儿来说,他们生活的这个小世界是那样惊人的相似、相近——每个胎儿的空间是那样地有限,几乎只要扭动一下肢体就会碰到这个世界的边缘,没有一个胎儿可以任意远航,那里相对风平浪静,有着相似的声音——那是母亲的心跳、肠鸣,有着相近的触觉与温度——那是包裹胎儿的羊水温床,有着相对衡定的PH值及来自母体的营养素——那是维持胎儿发育成长的必备要素。
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那里来自母体外的声、光、形等刺激的影响很小、很小,在孩子成长的一生之中,他们所遇到的差异最小的环境是胎内环境。胎内环境的相对一致和稳定是确保胎儿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这意味着胎内环境对胎儿最初差异的分化影响也就相对最小。
在这样的环境中,胎儿与胎儿之间的受环境差异影响的智力分化自然并不十分明显。这时的环境差异表现为离散度小而集中度高的特点,这时相对应的群体智力分化所形成的分布差异也就很小。
当然,在孕期之中,极少数胎儿可能会经历极其不同的命运,他们可能会受到药物、中毒、放射、母亲恶劣情绪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严重的后果。导致流产、致残,或大脑损伤。这些胎儿在出生后,成为病理性儿童,往往是第一批受到恶劣环境影响导致终身缺陷的孩子。
但是,父母行为上的差异,还是构成胎儿潜在差异的重要原因。有些母亲更合理的饮食、更多的体位变化、更多的说话、更多的抚摸、更科学的作息、更好的心情等,有意无意地增加了外环境的差异,由此,拉开了环境造成胎儿差异和分化的序幕。
在这个阶段里,绝大多数的孩子在智力上保持着高度的相似性,无法区别他们的差异,而极少量受到恶劣环境因素影响的孩子留下了严重的潜在问题。
(二)产程中造成的差异与分化
环境特点: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产程是一个短暂的转折,按理对成长不构成明显的影响,因而也不会构成差异的连续性的变化,但会因特殊情况的出现导致硬性的损伤,如难产、缺氧等。
快速成长的胎儿,经过十个月的成长,再也不满足蜷曲在宫内小世界里的生活了,犹如生命的进化那样,他们要离开母体的海洋登上气象万千的陆地,对于一个胎儿这是一个短暂、艰难并且充满危险的旅程,这是一个时间隧道,穿越它才能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纪元。
他可能遇到各种困难,或是产道太小,或是胎位不正,或是脐带绕颈,或是宫内缺氧……但大多数胎儿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成功地登陆人世,少数胎儿则经历更多的伤害:早产、铲钳助产、胎头吸引、剖腹产、产后救护等。
在出生时由于产程的因素,环境因素造成了胎儿期之后最初的出生差异。它们通过皮肤颜色、呼吸、心跳、哭声、反射等,直接表现在Apager评分上,这些影响绝大多数是短暂的,但也有极少数是深远的,带来生物性伤害的。但出生时的非生物因素的各种差异,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脑的差异,都无法具备长久的惯性,维持久远。这是因为,大脑这时仍处在快速变化时期、具有极强的修复、再生能力,具有极大的可塑造性,胎内形成的东西可以退化,胎内没有形成的东西可以发展,产程损伤的部分可以修复到一定水平,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在这样的分娩过程中,留下终身的生理性的伤害,从群体的分布中拉下来,被边缘化到一旁,成为病理性的成员。
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这只是一个发展的起点,并不是一个决定胜负输赢的时候,成长的风帆由此正式升起,个体之间现实的差距将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步形成,这是一个需要历时多年的过程,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比赛,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竞争。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一场只有一个主角的话剧,剧场是家庭,配角是父母,上演的主题是:孩子个体的持续成长与在群体中的不断分化。
(三)出生第一年孩子们的成长与分化
环境特点:与胎儿期相比,出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变化。而环境的变化增加了不同个体的环境差异,正是这种不同个体家庭环境的差异的出现,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导致了最初的差异出现。
但将生命第一年的成长环境与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相比,这时的环境差异仍然是最小的时候。但强调的是:正是此时此刻,新生儿的脑处在发展变化速度最惊人的时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时的大脑其变化不是按年、不是按月,不是按天,也不是按小时,而是按分秒计算的,神经系统不断的网络化,为日后建立世界上最复杂的神经网络,为成为万物之灵作着充分的准备。这时的大脑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最为敏感,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最为深远。由于家长的养育倾向,使得多数孩子失去了最初的快速发展机会。
(四)1-3岁的分化
环境特点:与出生第一年相比,不同个体成长环境的差异继续扩大。孩子由不会走到会走,双手可以协调,探索的空间也正在日益扩大,这又构成了新的环境差异。尽管这个时期的环境差异比新生儿期的环境差异要大,但与以后的发展阶段相比,环境的差异仍然是相对较小。
新生儿以日新月异的方式度过了生命的第一年,开始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言语、学会行走,能够主动地探索。从此他的活动空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59]。
这时“鼓励型”的家庭和“保护型”的家庭提供了更加不同的环境探索机会。由于安全考虑,保护型的父母开始限制孩子的探索,而鼓励型的父母则开始尽可能地放手让孩子去探索。
不仅如此,家长因观念引起的行为差异也在增加。有的认为可以开始让孩子学习最简单的东西,有意无意地自然教育开始进入孩子的世界。他们更多地跟孩子说话,教他动作,让他听音乐、背儿歌等等;有的认为孩子太小只要照顾好,吃好、睡好、身体好就行,学习还早得很。这时,不仅因环境的空间差异开始加大,观念引起的家长行为差异也开始增加。
这时整个环境的差异比1岁以内又进一步增加了,分布在这样一种环境差异中的孩子们受到不同环境影响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这种增大再一次加大了群体智力的分化。这时,我们可以轻易地通过观察看出孩子们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如语言能力、运动能力、艺术能力、交往能力,反应速度等方面都开始出现显著的不同。
但此时,环境的差异化并没有达到最大点,家长仍然更多地将时间分配在保育领域,相对3岁以后的幼儿教育阶段,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五)幼儿期的分化
环境特点:与出生前三年相比,环境差异仍在继续扩大,尤其是幼儿园教育因素的普遍出现,使得孩子开始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教育的因素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正是这个因素的出现,由于家长对早期教育的理解不同,幼儿园的选择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但这个阶段仍然属于学前教育阶段,与小学开始的系统教育还不相同,因此,与小学阶段的环境和教育差异相比,幼儿阶段的环境和教育差异仍然没有达到最大程度。
具体而言,当孩子进入幼儿期,绝大多数家长们意识到孩子要上幼儿园了,这时环境的因素中除了家庭以处,开始增加了一个全新的要素,这就是幼儿园。从此,孩子的活动半径再一次增加了,影响要素增多了。但由于不同的家长儿童观的差异,对园所的选择开始了差异。
有人认为要为孩子选一个顺其自然发展的环境,只要照顾好,并让孩子快乐地玩耍就好。因此,他们选择那些强调顺其自然,以玩为主的园所。在入园要求上也不严格,稍有点总是,就会让孩子留在家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而另一些家长则认为,幼儿的早期发展到了应当学习的时刻,因此选择园所时,更多地考虑办园的宗旨,是否有特长学习,有办园特色,如艺术幼儿园、双语幼儿园等。再有的家长则非常看重早期教育,选择潜能开发的园所,有意开发幼儿的智力,非常重视基础发展和全面发展。他们坚持尽可能地送孩子去幼儿园。
对于这个时期的儿童,环境和教育的差异包括家庭和园所差异的总和。因此,儿童受到差异环境的影响自然进一步拉开。但由于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多数家庭和园所仍然强调游戏、玩耍,对科学系统的早期教育的理解仍然处在低水平,并没有真正重视,因此,这时环境的差异分化相对后期而言,也没有达到最大的水平。
(六)学龄期的分化
环境特点:这时较过去相比,环境差异和差异化教育开始全面叠加,并继续扩大,在个体的可塑期的最后阶段,进一步推动差异的分化,直到使个体的差异相对地固定下来。
到了6岁以后,家长们全都意识到是孩子真正开始系统学习的年龄了,因此开始学校的选择。但由于家庭园所准备情况不同,学校也开始了最初的生源选择。加之差异教育原则的使用,使得孩子在学前形成的差异成为进一步差异教育的前提。
教育将这时看到的差异归结为天赋的差异,于是在因材施教、尊重天赋的口号下,标签教育开始了,从此,差异逐步达到最大化。
这时差异的形成包含了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家庭早期环境和教育的差异导致的发展差异,一方面是学校差异教育导致的教育性差异,两者的互动使得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逐步固定下来,形成最终的分布。这个相对固定的分布,要到12岁左右才能初步完成。[28]
四、智慧分化的速率及特点
值得强调的是,分化的减弱以及群体智力分布的相对固定,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差异变化的规律开始固定,一方面,大脑的可塑性逐步降低。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分化慢慢定型,形成相对固定的分布特点。
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群体分化不断进行的过程之中,脑的可塑性却在逐步降低,这是群体智力分化逐步固定下来的重要原因。因此,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快速分化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智力不稳定的状态,而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智力分布,在这个分布中,每个个体的智力水平相对地稳定,它导致了整个智力分布的相对固定。当个体的智力水平随着年龄越来越稳定时,智力的预测性也就越来越高。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早期智力测验的结果对后期的发展预测性差异,而年龄越大,则预测效果越好这一现象。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看到一个从胎儿期逐步开始的环境差异增加的过程,而伴随着这种环境教育的差异分化过程,则是孩子们的智力分化。这就是群体在早期发展中,成长与分化的实际过程(如图1-8所示)。
图1-8 群体智力12岁时的分化(程跃,2010)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两个方面的特点。一个是在常态下,为什么群体差异的两极分化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另一个是,为什么个体在智力分布的位置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我们还可以看到个体之间最根本的差异,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分化形成的。这种分化源于婴幼儿期神经系统受不同环境影响而建构起的差异,而分化的方向和环境及教育质量直接相关。不间断的分化是成长过程中一个最无情的事实,通过分化的过程我们可以体会到个体在整个分化过程中,受环境教育影响而所处的不同位置,也能更好地悟出智力发展的奥妙。揭示这个过程,能清晰地看到平庸的背景、落后的根源、超常的奥秘。
了解了整个群体从出生开始所经历的分化,也就基本上知道了整个群体中不同个体为什么会处在智力分布的不同位置上的原因了,知道排除病理状态后,一个群体中的不同个体为什么有人智力会是60分、有人会是80分、有人会是100分,而有人会是120甚至140或是更高。
揭开智力分化的这一奥秘,对重新审视早期教育关系重大。我们更加透彻理解了早期教育的意义,对智力开发更有信心。我们深知,在遗传和环境关系问题上,原来悲观、宿命,是因为我们无法改变遗传赋予的一切;今天自信、乐观,是因为我们知道遗传存在潜力空间,环境改变可以导致遗传不同的表达。学会如何调节环境,改变教育,我们能够对群体的智力发展有更好的控制。
揭开群体分化的奥秘,对基础教育改革意义重大。今天的基础教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是,面向全体两极分化严重,面向个体时全面发展难以实现。
如何克服这种严重的两极分化和人体发展结构的失衡,需要从整体的环境和教育入手。只有彻底避免基础教育中差异化教育导致的教育化差异的出现,才能减小群体的两极分化和个体的结构失衡。
就一个群体而言,等待成熟,自然成长,错过了早期分化的关键期,等来的就已经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不断分化形成的一个群体的两极分化。而差异教育,正是在这样一种分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当差异教育将这种分化出来的差异当天赋差异归因时,标签教育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这时,教育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更大的群体两极分化以及个体结构性失衡的情况。只有在分化的早期,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将环境差异减少,并将环境质量提高并将群体的环境分布推向正偏态,并在基础教育阶段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差异化的教育策略,就可以有效地阻止两极分化的增加和扩大,避免个体结构性的失衡,使全面发展的孩子多起来。
在对群体智力分化的特点分析中,我们指出“群体智力分化的离散度大小与这个群体的年龄成正比”。也就是说,群体年龄越小分布的分化越小,年龄越大分布的分化也就越大。不过,这个模型仅仅是一个理论模型,在现实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分化特点并不完全如此,它们的分化实际上符合“动态分化”的原则,可以表现出分布的偏态、位移等情况。
不仅如此,对于个体潜能而言,分化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个体智力变化的范围与年龄成反比。个体年龄越小两极分化的可能性范围越大,年龄越大两极分化的可能性范围越小。
2.在两极分化中,当个体的智力越远离平均水平、越接近两极状态时,进一步向同一方向的分化越难,而只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向相反方向变化则相对容易。
3.连续稳定几年的高智商,再因环境问题而下降后,可以因环境恢复而恢复。连续稳定几年的低智商,则很难因环境质量提高而提高。[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