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对功臣们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宽容到中期的严厉,再到后期的暴虐,他对功臣们的猜忌心理其实从未改变,只是处罚措施不同。看看杨坚一朝多数功臣们的下场,就能了解杨坚的疑心病严重到什么程度,他对有功之臣又无情到什么程度:
虞庆则,隋朝初年仅次于高颎的二号人物,也是高颎举荐的人才,不但在隋初建国治国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平定突厥过程中立下功劳。功高盖世,杨坚对他由信任到忌惮,当虞庆则的内弟诬告他有谋反之心,杨坚不加调查,直接处死;
于翼和于仲文,北周贵族,在杨坚掌权、人心未定之时支持杨坚,帮杨坚稳定人心,又在平定三方叛乱过程中立下战功,隋初全家上下受到封赏。后来,杨坚认为于家势力大,怀疑于翼和于仲文心存不轨,将这对叔侄打入大牢。二人再三申辩终于被释放,此后再未得到朝廷重用;(www.guayunfan.com)
李穆,杨坚当年下大力气拉拢的关陇贵族,隋朝建立后虽授予高官,却并没有实权,想来是杨坚忌惮李家的实力,李穆年纪高,很快去世;
梁士彦和宇文忻,都是在北周时帮助杨坚稳定局势的武将,但在隋朝得不到重用,不免落落寡欢,而曾帮杨坚夺取政权的刘昉也因为被冷落而怨天尤人,三个人决定造反,被人告发,全部斩首;
郑译,和刘昉一起将杨坚推上宝座的人,在隋朝几经罢黜,死在任上;
元谐,也是杨坚太学时的同学,赫赫有名的武将,曾大破吐谷浑的大军,因为性格直率,不小心得罪了杨坚,被杀;
卢贲,曾是杨坚忠诚的护卫,在时政不稳时保护杨坚,并曾在北周官员不肯跟随杨坚时威吓百官,隋初,因不满高颎等人官高被杨坚削职为民;
庞晃,杨坚昔时交情过命的朋友,在杨坚最失意的时候预言他必定登上皇位,隋朝建立后,他常常自居其功,又与朝臣不合,根本没有升迁的机会;
元善,杨坚重用过的大学士,胸中才学虽有限,但却是有眼光有远见之人。元善推崇高颎,高颎被免官,他对杨坚陈说高颎的种种功劳,杨坚大怒,下令杖打元善,元善因此害病去世。
还有一些功臣结局相对较好,比如韦孝宽和梁睿。这二人在平定三方叛乱时立下大功,后来,一个在胜利不久后去世,一个懂得避嫌主动辞官,得以颐养天年。能够保全身家性命和荣誉的功臣要么死得早,要么退得早,从侧面说明杨坚对功臣的难以容忍。
杨坚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很多功臣都因为自己曾帮皇帝打天下,就居功自傲;有些人自身素质不高,难以重用;有些人心怀怨恨,干脆造反……大臣们并不是没有错误,但满朝功臣最后不剩几个,更大的责任在于杨坚本人。
平陈战争后的一天,杨坚大宴群臣,他对这些帮他南征北战的老伙伴们说:“希望你们和你们的子孙都能像今天这样,与我共享富贵!”当时高颎、虞庆则、苏威、贺若弼、韩擒虎……许多功臣都举起酒杯,相信皇帝一定会信守他的诺言,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些人陆续消失,他们的子孙也大多受到牵连,或被流放边疆,或被削职为民,当杨坚再一次回想当年欢宴的情形,他虽然觉得形只影单,却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这些结果都是功臣们咎由自取。把错误都归咎到他人身上,很少反省自己,这就是杨坚的天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