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浪漫多彩,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等。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此外,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并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历来对“九九重阳”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节日。
据记载,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屈原的《远游》里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当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但一直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从此,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把这个传说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其故事情节就是——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妻子贤惠,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生活清贫,半菜半粮,但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发生大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病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灾难中病死了,连他自己也差点儿因病丧了命。
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乡亲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病愈之后,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有着神奇法力,可以战胜瘟魔。于是,桓景就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翁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桓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翁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了。现在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除害了。”仙翁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悄悄地传授给他了使用方法。然后,仙翁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按仙翁的叮嘱,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就不敢接近乡亲们了;接着,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这样乡亲们就可以避免染上瘟疫。
中午时分,瘟魔怪叫着冲出汝河,穿过村庄,走过千家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它看见人们都聚在高高的山上,就吼叫着向山上猛扑过来。刚扑到山下,瘟魔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急忙手持降妖青龙剑追下山来,只斗了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人们过重阳节,以及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辟邪去灾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浪漫多彩,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等。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此外,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并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历来对“九九重阳”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节日。
据记载,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屈原的《远游》里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当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但一直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从此,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把这个传说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其故事情节就是——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妻子贤惠,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生活清贫,半菜半粮,但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发生大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病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灾难中病死了,连他自己也差点儿因病丧了命。
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乡亲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病愈之后,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有着神奇法力,可以战胜瘟魔。于是,桓景就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翁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桓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翁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了。现在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除害了。”仙翁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悄悄地传授给他了使用方法。然后,仙翁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按仙翁的叮嘱,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就不敢接近乡亲们了;接着,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这样乡亲们就可以避免染上瘟疫。
中午时分,瘟魔怪叫着冲出汝河,穿过村庄,走过千家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它看见人们都聚在高高的山上,就吼叫着向山上猛扑过来。刚扑到山下,瘟魔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急忙手持降妖青龙剑追下山来,只斗了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人们过重阳节,以及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辟邪去灾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浪漫多彩,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等。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此外,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并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历来对“九九重阳”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节日。
据记载,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屈原的《远游》里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当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但一直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从此,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把这个传说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其故事情节就是——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妻子贤惠,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生活清贫,半菜半粮,但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发生大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病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灾难中病死了,连他自己也差点儿因病丧了命。
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乡亲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病愈之后,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有着神奇法力,可以战胜瘟魔。于是,桓景就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翁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桓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翁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了。现在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除害了。”仙翁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悄悄地传授给他了使用方法。然后,仙翁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按仙翁的叮嘱,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就不敢接近乡亲们了;接着,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这样乡亲们就可以避免染上瘟疫。
中午时分,瘟魔怪叫着冲出汝河,穿过村庄,走过千家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它看见人们都聚在高高的山上,就吼叫着向山上猛扑过来。刚扑到山下,瘟魔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急忙手持降妖青龙剑追下山来,只斗了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人们过重阳节,以及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辟邪去灾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浪漫多彩,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等。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此外,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并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历来对“九九重阳”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节日。
据记载,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屈原的《远游》里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当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但一直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从此,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把这个传说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其故事情节就是——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妻子贤惠,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生活清贫,半菜半粮,但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发生大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病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灾难中病死了,连他自己也差点儿因病丧了命。
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乡亲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病愈之后,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有着神奇法力,可以战胜瘟魔。于是,桓景就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翁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桓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翁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了。现在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除害了。”仙翁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悄悄地传授给他了使用方法。然后,仙翁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按仙翁的叮嘱,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就不敢接近乡亲们了;接着,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这样乡亲们就可以避免染上瘟疫。
中午时分,瘟魔怪叫着冲出汝河,穿过村庄,走过千家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它看见人们都聚在高高的山上,就吼叫着向山上猛扑过来。刚扑到山下,瘟魔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急忙手持降妖青龙剑追下山来,只斗了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人们过重阳节,以及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辟邪去灾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浪漫多彩,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等。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此外,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并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历来对“九九重阳”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节日。
据记载,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屈原的《远游》里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当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但一直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从此,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把这个传说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其故事情节就是——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妻子贤惠,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生活清贫,半菜半粮,但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发生大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病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灾难中病死了,连他自己也差点儿因病丧了命。
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乡亲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病愈之后,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有着神奇法力,可以战胜瘟魔。于是,桓景就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翁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桓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翁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了。现在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除害了。”仙翁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悄悄地传授给他了使用方法。然后,仙翁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按仙翁的叮嘱,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就不敢接近乡亲们了;接着,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这样乡亲们就可以避免染上瘟疫。
中午时分,瘟魔怪叫着冲出汝河,穿过村庄,走过千家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它看见人们都聚在高高的山上,就吼叫着向山上猛扑过来。刚扑到山下,瘟魔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急忙手持降妖青龙剑追下山来,只斗了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人们过重阳节,以及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辟邪去灾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浪漫多彩,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等。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此外,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并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历来对“九九重阳”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节日。
据记载,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屈原的《远游》里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当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但一直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从此,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把这个传说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其故事情节就是——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妻子贤惠,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生活清贫,半菜半粮,但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发生大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病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灾难中病死了,连他自己也差点儿因病丧了命。
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乡亲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病愈之后,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有着神奇法力,可以战胜瘟魔。于是,桓景就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翁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桓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翁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了。现在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除害了。”仙翁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悄悄地传授给他了使用方法。然后,仙翁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按仙翁的叮嘱,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就不敢接近乡亲们了;接着,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这样乡亲们就可以避免染上瘟疫。
中午时分,瘟魔怪叫着冲出汝河,穿过村庄,走过千家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它看见人们都聚在高高的山上,就吼叫着向山上猛扑过来。刚扑到山下,瘟魔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急忙手持降妖青龙剑追下山来,只斗了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人们过重阳节,以及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辟邪去灾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浪漫多彩,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等。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此外,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并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历来对“九九重阳”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节日。
据记载,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屈原的《远游》里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当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但一直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从此,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把这个传说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其故事情节就是——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妻子贤惠,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生活清贫,半菜半粮,但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发生大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病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灾难中病死了,连他自己也差点儿因病丧了命。
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乡亲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病愈之后,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有着神奇法力,可以战胜瘟魔。于是,桓景就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翁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桓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翁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了。现在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除害了。”仙翁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悄悄地传授给他了使用方法。然后,仙翁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按仙翁的叮嘱,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就不敢接近乡亲们了;接着,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这样乡亲们就可以避免染上瘟疫。
中午时分,瘟魔怪叫着冲出汝河,穿过村庄,走过千家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它看见人们都聚在高高的山上,就吼叫着向山上猛扑过来。刚扑到山下,瘟魔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急忙手持降妖青龙剑追下山来,只斗了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人们过重阳节,以及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辟邪去灾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浪漫多彩,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等。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此外,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并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历来对“九九重阳”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节日。
据记载,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屈原的《远游》里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当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但一直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从此,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把这个传说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其故事情节就是——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妻子贤惠,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生活清贫,半菜半粮,但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发生大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病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灾难中病死了,连他自己也差点儿因病丧了命。
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乡亲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病愈之后,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有着神奇法力,可以战胜瘟魔。于是,桓景就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翁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桓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翁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了。现在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除害了。”仙翁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悄悄地传授给他了使用方法。然后,仙翁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按仙翁的叮嘱,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就不敢接近乡亲们了;接着,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这样乡亲们就可以避免染上瘟疫。
中午时分,瘟魔怪叫着冲出汝河,穿过村庄,走过千家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它看见人们都聚在高高的山上,就吼叫着向山上猛扑过来。刚扑到山下,瘟魔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急忙手持降妖青龙剑追下山来,只斗了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人们过重阳节,以及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辟邪去灾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浪漫多彩,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等。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此外,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并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历来对“九九重阳”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节日。
据记载,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屈原的《远游》里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当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但一直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从此,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把这个传说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其故事情节就是——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妻子贤惠,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生活清贫,半菜半粮,但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发生大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病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灾难中病死了,连他自己也差点儿因病丧了命。
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乡亲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病愈之后,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有着神奇法力,可以战胜瘟魔。于是,桓景就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翁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桓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翁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了。现在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除害了。”仙翁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悄悄地传授给他了使用方法。然后,仙翁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按仙翁的叮嘱,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就不敢接近乡亲们了;接着,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这样乡亲们就可以避免染上瘟疫。
中午时分,瘟魔怪叫着冲出汝河,穿过村庄,走过千家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它看见人们都聚在高高的山上,就吼叫着向山上猛扑过来。刚扑到山下,瘟魔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急忙手持降妖青龙剑追下山来,只斗了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人们过重阳节,以及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辟邪去灾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浪漫多彩,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等。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此外,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并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历来对“九九重阳”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节日。
据记载,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屈原的《远游》里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当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但一直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从此,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把这个传说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其故事情节就是——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妻子贤惠,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生活清贫,半菜半粮,但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发生大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病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灾难中病死了,连他自己也差点儿因病丧了命。
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乡亲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病愈之后,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有着神奇法力,可以战胜瘟魔。于是,桓景就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翁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桓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翁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了。现在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除害了。”仙翁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悄悄地传授给他了使用方法。然后,仙翁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按仙翁的叮嘱,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就不敢接近乡亲们了;接着,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这样乡亲们就可以避免染上瘟疫。
中午时分,瘟魔怪叫着冲出汝河,穿过村庄,走过千家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它看见人们都聚在高高的山上,就吼叫着向山上猛扑过来。刚扑到山下,瘟魔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急忙手持降妖青龙剑追下山来,只斗了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人们过重阳节,以及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辟邪去灾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浪漫多彩,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等。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此外,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并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历来对“九九重阳”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节日。
据记载,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屈原的《远游》里也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当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但一直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从此,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把这个传说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其故事情节就是——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妻子贤惠,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生活清贫,半菜半粮,但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发生大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病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灾难中病死了,连他自己也差点儿因病丧了命。
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乡亲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病愈之后,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有着神奇法力,可以战胜瘟魔。于是,桓景就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翁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桓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翁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了。现在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除害了。”仙翁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悄悄地传授给他了使用方法。然后,仙翁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按仙翁的叮嘱,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就不敢接近乡亲们了;接着,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这样乡亲们就可以避免染上瘟疫。
中午时分,瘟魔怪叫着冲出汝河,穿过村庄,走过千家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它看见人们都聚在高高的山上,就吼叫着向山上猛扑过来。刚扑到山下,瘟魔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急忙手持降妖青龙剑追下山来,只斗了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人们过重阳节,以及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辟邪去灾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