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鸽毛滴虫病又称“鸽口腔溃疡病”,亦称“鸽癀”。主要危害幼龄鸽,成鸽毛滴虫感染往往不产生明显的黏膜溃疡症状,而呈现带虫感染状态;而当幼鸽在初次感染和成鸽在大量虫体入侵的情况下,以及在其他病原体感染发病,机体抵抗力减弱情况下,可导致本病从感染状态进入发病状态,或呈现混合感染,严重发病时可造成死亡。[预防] 定期进行毛滴虫清理。此外,饮水器勤消毒、勤清洗;在育种配对前、育雏前和赛前进行毛滴虫清理。
鸽毛滴虫病_赛鸽全书
鸽毛滴虫病又称“鸽口腔溃疡病”,亦称“鸽癀”。为寄生于鸽消化道上段的寄生性原虫感染性疾病。
[症状] 特征为在口腔、咽喉部、食管、嗉囊部黏膜形成粗糙呈纽扣状黄色沉着物覆盖的溃疡。主要危害幼龄鸽,成鸽毛滴虫感染往往不产生明显的黏膜溃疡症状,而呈现带虫感染状态;而当幼鸽在初次感染和成鸽在大量虫体入侵的情况下,以及在其他病原体感染发病,机体抵抗力减弱情况下,可导致本病从感染状态进入发病状态,或呈现混合感染,严重发病时可造成死亡。
本病分感染鸽和发病鸽两种状态。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消化紊乱,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腹泻,消瘦。按发病状态可分为口咽型、脐型、内脏型3种类型。
雏鸽最易被感染,第一感染症状往往在10~14天出现,排泄物变得稀薄而带酸味。病鸽出现生长停滞,不停呻吟。雏鸽咽喉部及食管后方出现黄色斑点或干酪状硬块或结节。
[预防] 定期进行毛滴虫清理。对鸽群定期进行口咽部健康检查,是防止本病暴发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此外,饮水器勤消毒、勤清洗;在育种配对前、育雏前和赛前进行毛滴虫清理。
复方甲硝唑可溶性粉供饮,连饮5天,初次7天。以后每隔28~35天酌情清理一次。
[治疗] 抗原虫药物甲硝唑、二甲硝咪唑等。复方甲硝唑胶囊克滴宝,蘸水塞入,每天1~2次,每次1粒,连用7天。重症或急性感染,首次2粒,然后每6小时1次,每次1~2粒。
混合感染时,协同使用复方泰乐菌素胶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