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洋细菌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海洋细菌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时间:2023-02-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海洋细菌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主要为macrolactin系列大环内酯化合物。macrolactin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海洋研究所Fenical小组的Gustafson等发现,该化合物是加州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海洋细菌C-237的代谢产物。经分离提取,获得3个大环内酯化合物,除已知化合物macrolactin F外,还得到了新化合物7-O-succinylmacrolactin F和7-O-succinylmacrolactin A。这3个化合物均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日本的Adachi研究小组从海洋细菌Bacillus sp.PP19-H3的培养液中获得7种新的大环内酯和已知大环内酯macrolactin A和macrolactin F。
海洋细菌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_海洋微生物工程

海洋细菌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主要为macrolactin系列大环内酯化合物。macrolactin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海洋研究所Fenical小组的Gustafson等发现,该化合物是加州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海洋细菌C-237的代谢产物。细菌C-237是革兰氏阳性菌,对盐有需求,不能用标准的生物化学方法鉴定。将该菌在常压下用标准方法发酵,从发酵液中以不同的量分离出了8个化合物,大环内酯macrolactins A~F(图5-1)和两种开链的羟基酸macrolactinic acid和isomacrolactinic acid及3种已知脂肪酸,这3种已知脂肪酸分别是丁酸、2-甲基丁酸和3-甲基丁酸。结构分析证明macrolactins A~F含有内酯环,而macrolactinic acid和isomacrolactinic acid不含内酯环。其中macrolactins A~F具有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

图5-1 大环内酯macrolactins A ~ F的结构式

目前,macrolactin家族共有19个成员,其中macrolactins A~F一般会一起产生,但在发酵液中,macrolactin A分泌的时间较早且量较大(5~8mg/L),也是主要起抗肿瘤和抗病毒生物活性的物质。在标准琼脂平板实验中,macrolactin A能分别以5μg/disk 和20μg/disk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macrolactin A虽然只有中等抗菌活性,但是在体外实验中对B16 ~F10海洋黑素瘤抑制活性很好(半抑制浓度IC50=3.5μg/mL),更重要的是,macrolactin A对单纯疱疹病毒HSV(IC50=5.0μg/mL)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IC50=10μg/mL)均有抑制作用。macrolactin 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只有很小的活性,其他的macrolactin大环内酯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了以上macrolactins A ~F,还从海洋芽孢杆菌中分离到一系列其他macrolactin药物。Jaruchoktaweechai等从泰国Sichang岛周围的海泥里分离出Bacillus sp.Sc026,抑菌实验发现其培养液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具有抗菌活性。经分离提取,获得3个大环内酯化合物,除已知化合物macrolactin F外,还得到了新化合物7-O-succinylmacrolactin F(图5-2)和7-O-succinylmacrolactin A(图5-3)。这3个化合物均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日本的Adachi研究小组从海洋细菌Bacillus sp.PP19-H3的培养液中获得7种新的大环内酯(macrolactins G~M)和已知大环内酯macrolactin A和macrolactin F。大环内酯macrolactins A ~H均发现具有药理活性。

图5-2 7-O-succinylmacrolactin F的结构式

图5-3 7-O-succinylmacrolactin A的结构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