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杂4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利用自己发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波里马雄性不育类型育成的雄性不育三系双低优质杂交油菜高产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于长江流域,特别是中游及部分下游两熟及三熟制地区栽培,在青海、甘肃春油菜区试验、试种,适应性也较好,已通过区域性鉴定试验,可供推广应用。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160厘米,幼苗生长习性为半匍匐。叶绿色,缺刻较深。分枝部位低,分枝数多,区试平均千粒重3.43克,每株果数223.1个,每角粒数18.5粒。抗冬、春寒能力较强,抗病毒病、菌核病能力中等,较耐肥抗倒;生育期适中,产量与中油821相当。
产量与品质表现:该品种在湖北省两年正式区域试验中平均每亩产量177.4千克,比中油821增产10.18%。芥酸含量0.39%~1.54%,硫苷含量22.45~29.51微摩尔/克,油分含量41.24%。
栽培要点:两熟、三熟制地区分别于9月上旬和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中旬和下旬移栽。早播、肥力上等田块每公顷植1.2万株左右,迟播、肥力中等田块每公顷植1.5万株左右。做到施足底肥,注意增施硼肥,早追苗肥。抓好苗期蚜虫、菜青虫和花期菌核病的防治。
由华中农业大学采用传统杂交育种技术与小孢子培养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育种途径育成的常规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于1998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长江流域的三熟或两熟地区栽培。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品种。幼苗半直立型,叶片绿色,花冠黄色,株高170厘米左右。抗耐病性与中油821相当,抗冬寒耐春寒性强。
产量与品质表现:该品种在优质油菜品种中抗菌核病能力最强,稳产高产,生育期适中,两年正式区试平均每亩产量173.51千克。品质符合国家优质油菜标准,原种芥酸小于1%,硫苷小于25微摩尔/克,含油量41~42%左右。
栽培要点:长江中游地区9月10日左右播种育苗,10月下旬移栽完毕。每亩9000株左右。直播栽培于9月下旬播种,做到大壮苗越冬。氮、磷、钾配方施肥,注意增施硼肥,做到重施底肥,早追苗肥,早施(12月底到元月初)稳施薹肥。及时中耕松土,抗旱排渍,抓好苗期防治蚜虫和菜青虫,花期菌核病的防治。
中油杂1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4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长江上游及中游222天左右,长江下游231天左右,株高175厘米左右,分枝部位45厘米左右,分枝11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340个左右,每角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3.6克左右。
产量与品质特征: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7.596千克,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5.71%;长江中游平均芥酸含量0.27%,平均硫甙含量18.68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4.88%。
栽培技点:湖北省移栽区在9月上、中旬育苗,10月中下旬移栽为宜。达到150千克以上的产量水平需亩施复合肥4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钾肥10千克,硼砂1~1.5千克,整地时一次性施入。在中等肥力水平下育苗移栽密度为1.0万~1.2万株/亩。油菜生长期间应及时防治蚜虫及菌核病危害。
中双9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油菜品种。2002年7月30日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油菜半冬性常规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长柄叶叶片厚,大顶叶。生长周期具有前期生长稳健,后期长势突出的特点。株高165厘米左右,全生育期212.5天。
产量与品质表现: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5.48千克,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33%,品质测定含油量42%,芥酸含量0.23%,饼粕硫甙含量19.18微摩尔/克。
栽培要点:中双9号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适宜于长江流域及黄淮地区等冬油菜产区种植。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10月中旬移栽,移栽每亩0.9万~1.2万株。一般肥力田块亩施饼肥50~80千克,复合肥80~100千克。薹肥早施,腊施尿素10千克。必施硼肥,以1.5~2千克优质硼砂作底肥,并于薹期喷施0.3%的硼溶液。抓好苗期蚜虫、菜青虫和花期菌核病的防治。
皖油1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细胞核不育两系杂交双低油菜品种,1998年和2000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中下游及黄淮广大地区种植,特别适宜在安徽省长江以北的油菜产区重点推广。
特征特性:属于甘蓝型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0天左右。幼苗直立,叶色浓绿,春前苗期生长缓慢,春后随气温回升生长加快,初花期较迟,花期集中整齐。株高14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秆韧性好,不易折断倒伏。
产量与品质表现:在安徽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该品种表现出显著的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耐)菌核病性强等优势。一般亩产150~180千克/亩。芥酸含量为0.36%,硫苷31.22微摩尔/克,含油量为44.3%。
栽培要点:早播不会早薹早花,但可促进年后早熟高产。播种期应比当地甘蓝型油菜正常播种早5~7天。重施底肥,早追苗肥,增施磷、钾、硼肥。亩产200千克的施肥标准为纯氮17.5千克,磷钾减半,全部底肥。氮肥以总肥量的50%作底肥,30%作年前苗肥,20%作蕾薹肥,在年后抽薹前施用。切忌薹期偏施化学氮肥。缺硼田块每亩底施0.75~1千克。
两优586系江西省宜春地区农科所育成,2001年分别通过江西省品审会审定和全国品审会审定。适应在长江中下游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种植。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90天左右,茎秆粗壮,抗寒性强,耐渍,耐菌核病等特点。
产量与品质表现:1998~2000年参加全国长江中游片区试,平均产量151.9千克,比中油821增产12.6%。一般亩产量96.2~148.9千克,比中油821增产15.6%~18.6%。芥酸含量0.3%,硫苷含量38.59微摩尔/克。含油量42.32%。
栽培要点:育苗移栽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苗龄35天左右,密度8000株/亩。早施苗肥,重施腊肥,整个生育期每亩需施用氮7.5~9千克,磷3~4千克,钾4~5.3千克,硼砂0.2千克左右。在苗期分2~3次施用,一般要求12月底以前将所有肥料施完。磷肥全部作底肥,年后不再施氮肥。苗期注意防治菜青虫、蚜虫,生长后期要注意防治菌核病。
宁杂3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为江苏省主推油菜品种,适宜于长江下游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偏早品种。全生育期237天左右。株高170~180厘米。抗寒,抗倒,耐渍,耐旱;灌浆快,长势强,整齐度好,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
产量与品质表现:1996~1998年度江苏省油菜区试平均亩产170.22千克,比秦油2号增产16.8%。大面积生产示范一般亩产200千克以上,具有亩产250千克的产量潜力。芥酸含量小于1%,硫苷含量小于30微摩尔/克,含油量38%~42%。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为9月中下旬,苗龄30~35天移栽。群体密度宜8000株/亩左右。亩产200千克水平,亩施纯氮量15~20千克,施磷10千克,及时做好病、虫、草防治工作。
湘油15号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育成。1997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2001年4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种植。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油菜中熟偏早品种。根系发达,根颈粗。叶绿色,较淡,叶面有蜡粉。株型紧凑,茎秆硬,株高165厘米左右,冬前长势强,较耐肥抗倒,较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寒性好,抗低温阴湿,结果能力特强,田间很少出现较重的分段结荚现象。
产量与品质表现:1999~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1.5千克,较对照(中油821)增产5.01%。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35微摩尔/克左右,含油量39.7%左右。
栽培要点: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时,湘北及湘西地区宜9月上中旬播种,湘中地区9月中下旬播种,湘南地区9月下旬播种,苗龄30~35天,10月底11月初移栽完毕,每亩12万~15万株。每公顷施肥要求纯氮187.5~225千克,五氧化二磷60~90千克,氧化钾150千克左右。移栽时每公顷施硼肥7.5千克,兑定根水浇施。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1年通过四川省及全国品审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平丘地区以及四川、云南、重庆、贵州省冬油菜区种植。
特征特性:甘蓝型双低、中熟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8天左右,比中油821早3天以上。株高200厘米左右,匀生分枝,一次分枝7~8个。取样单株角果450个左右,每果平均14~18粒,千粒重3.4~3.5克左右。秆硬抗倒力强。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应范围广,抗病能力较强,低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
产量与品质表现:1998~2000年参加全国冬油菜长江上游区区试,平均亩产171.4千克,较对照中油821增产21.12%;1999~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6.4千克,较中油821增产9.23%。商品菜籽含油率40.14%,芥酸含量0.17%,硫苷含量29.00微摩尔/克。
栽培要点:育苗移栽,川西平原9月15~20日,丘陵区20~25日播种,直播10月上旬播种,苗龄25~30天。移栽7500~8500株,直播1.5万~1.6万株,有机肥为主。N、P、K、B配施用,重施底肥早施追肥,花期防治菌核病。
沪油15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常规双低油菜品种。2000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于长江下游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8天左右。株高160厘米左右。
产量与品质特征:一般亩产180千克左右,最高亩产达266.8千克。芥酸含量小于0.5%,硫苷含量小于22微摩尔/克,含油率42.43%。
栽培要点:9月20~25日播种,苗龄期40~45天。早栽情况下以7500株/亩为宜,一般以9000株/亩为宜。前期生长量较小,必须通过肥水调控以促冬壮早发。沪油15落粒性特别好,当充分成熟时,角果会自然爆裂,适宜收获期是当全田80%左右角果呈现淡黄色,主轴大部分角果籽粒呈现黑褐色时进行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