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任何一种生物,在生存的内涵上都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任何生物在孕育期都想出生,尽快来到这个美丽而又残酷的世 界;二是任何生物都想长期生存下去,都不想过早的离开这个美 丽而又残酷的世界;三是任何生物不可能长生不老,都想传宗接 代,让其后代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这是生物生存和追求意识的 原生态。
这里所说的“想”,绝不是如同“智人”思想的“想”,而是生物具 有的“灵性”,或者说生物物种在萌芽时,就具有追求生存的本性和 本能。如植物的种子,遇到适合的季节和土壤,很快就会生根发芽; 又如卵生动物的受精卵都具有“气室”,便于孵化时供给未出蛋壳 “幼雏”的氧气。高级动物的精子和卵子,都具有极强的亲合力。不 见面无所谓,一见面必然亲合,必然受孕。据生育专家说,受孕的胎 儿在母体内就千方百计想要健康的出生。也就是说,人们在娘肚里 就开始追求生存了。
初生婴儿的哭叫、吮吸、蹬抓;幼儿的呀呀学话,爬爬学动,沿 沿学走,模仿成人动作等,都是追求生存的表现。不过这些表现、行 为、动作,都是本能的,还没有上升到意识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意识性逐渐增强。到了五六岁以后,人 的能动意识(意识的反作用,也可称为作用意识)才逐渐形成和完 善。步人学校,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积累知识,武装头脑,提升本 领,为终生追求打下基础。
人们步人成年之后,都要竭尽全力为个人、为家庭、为他人、为 群体、为国家的生存而追求、而奋斗,直至退休养老。
据说自然界有500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有150多万种, 人是生物是动物,毋庸怀疑。从自然界生物的角度来说,一是没 有不死的生物,更没有不亡故的人;二是生物都是有机的,都是 由鲜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都是有生存期限的,生存期限到了之后就要死亡。细胞死亡了,由细胞组成的机体一生物必然死 亡;三是任何生物都有传宗接代的本领,人类的“香火”要一代 一代的延续下去,这是最切合实际的最科学的生存“理念”;四 是生物如果都不死,地球会容纳不下的。据有的人推算,从类猿 人进化到现代人算起,地球上已出生约7000多亿人。如果都活 着,地球还能容得下吗!从这一角度来说,一个人无疾而终,自 然亡故既是一种“解脱”,更是一种“奉献”,也是为他人为后人 谋“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