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糖化血红蛋白层析柱多少钱

糖化血红蛋白层析柱多少钱

时间:2023-0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仪器法除可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外,还可同时检测出HbS和HbC是否存在,在计算糖化血红蛋白时会自动扣除变异体产生的影响,使结果更为准确、可靠。但该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精密度较差,CV值一般>6%。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_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健康成年人血红蛋白(Hb)通常由Hb A(97%,Hb A与糖结合部分为Hb A1,约占7%)、Hb A 2(2.5%)和Hb F(0.5%)组成。对Hb A 1进行色谱分析,发现由Hb A 1a、Hb A 1b和Hb A 1c三种次要血红蛋白组成。Hb A 1c占Hb A 1的80%,是Hb A 1的主要组分,Hb A 1a和Hb A1b的含量非常低。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可缓慢地与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s,GHb)。GHb是Hb A 1合成后化学修饰的结果,其形成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不再解离。其浓度与该时期内血糖的平均浓度和血糖与血红蛋白的接触时间有关,不受短期葡萄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的影响。红细胞寿命约为120d,所以GHb反映的是测定前1~2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GHb的测定有多种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和非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电荷的差异,可用离子交换层析法、高效液相层析法(HPLC)、常规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等方法;根据血红蛋白上的糖化结构特性,可用亲和层析和单克隆抗体免疫法;基于化学分析技术,可用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免疫学方法已有试剂盒供应,可通过生化分析仪检测。离子交换层析微柱法和亲和层析法技术简单,操作快速、结果可满足临床对糖尿病监控的要求,是目前推荐的常规方法。高效液相层析法被列为参考方法。化学分析技术已经很少使用。无论什么方法,结果都用GHb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表示。

如果操作正确,大多数方法都有很好的精密度,但存在测定组分上的差异,有些方法是将Hb A 1从Hb A中分离出来进行定量分析,如离子交换层析微柱法、亲和层析、电泳法、比色法等;还有些方法是分离和定量分析Hb A 1c,如高效液相层析法、等电聚焦电泳、免疫测定法等。从简便实用出发,临床上常以Hb A 1反映总的GHb水平。

(一)离子交换层析法

离子交换层析法分手工和仪器法两种。手工微柱操作受人工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洗脱不完全或过度洗脱,并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某些血红蛋白如HbF异常增加时,也会与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洗脱,使结果产生偏差。仪器法除可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外,还可同时检测出HbS和HbC是否存在,在计算糖化血红蛋白时会自动扣除变异体产生的影响,使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同时仪器报告结果快,并自动储存样品检测结果,适合于标本较多的医院使用。

离子交换层析微柱法原理:用偏酸缓冲剂处理Bio-Rex70阳离子交换树脂,使之带负电荷,与标本中带正电荷的Hb A和Hb A 1有亲和力。由于Hb A 1的两个β链N端正电荷被糖基清除,正电荷比Hb A少,二者对树脂的吸附力不同。用p H6.7的磷酸盐缓冲液将带正电荷较少、吸附力较弱的Hb A 1洗脱,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洗脱液中Hb A 1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二)Hb A1c免疫法

TTAB(十四烷基三甲铵溴化物,一种去污剂)作为溶血剂,不溶解白细胞,因此可用来消除白细胞物质的干扰。然后用浊度抑制免疫法测定溶血后血液中的Hb A 1c浓度。操作时,先加入抗体缓冲液,标本中的GHb(Hb A1c)和抗Hb A1c抗体反应形成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但是Hb A 1c分子上只有一个特异性的Hb A 1c抗体结合位点,所以不会形成凝集反应。再加入多聚半抗原缓冲液,多聚半抗原与反应液中过剩的抗Hb A1c抗体结合,生成不溶性抗体-多聚半抗原复合物,用比浊法测定。同时在另一个通道上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在该通道中,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变为具有特征性吸收光谱的血红蛋白衍生物,用重铬酸盐作标准参照物,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浓度。根据血红蛋白及Hb A 1c含量,计算出Hb A 1c%。免疫凝集法可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但该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精密度较差,CV值一般>6%。

(三)高效液相层析法

将全血样品递送到分析柱,因不同的血红蛋白与柱内填充物的离子作用强度不同而依次分离。当被分离的血红蛋白通过检测器时,在415nm波长处有检测峰,根据色谱峰面积,可计算出GHb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率。HPLC测定Hb A 1c结果精确,准确性和重复性高,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DCCT和NGSP都推荐以不同介质的HPLC方法为检测GHb的参考方法。但该方法所用仪器昂贵,难以在基层医院和实验室普及。

【参考区间】

1.离子交换层析法 健康成年人Hb A1 5.0%~8.0%,均值6.5%。

2.Hb A 1c免疫法

(1)IFCC计算方案。

健康成年人Hb A 1c 2.8%~3.8%。

(2)DCCT/NGSP计算方案(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方案)。

健康成年人Hb A 1c 4.8%~6.0%。

【临床意义】

1.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评价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所占比率能反映测定前1~2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故可作为糖尿病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

2.可鉴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前者GHb水平多增高,后者正常。

3.Hb A 1c水平低于确定的参考区间,表明最近可能有低血糖发作、血红蛋白变异体存在或红细胞寿命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