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舍利子”之谜

“舍利子”之谜

时间:2023-0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释迦牟尼顶骨舍利功德圆满说近几十年,我国的一些寺院相继出现“舍利子”半夜发光的奇迹。漆黑的夜晚,寺院中的“舍利子”竟发出荧荧的磷光,或暗红,或淡紫,或成浅黄,美丽而又诡异。“舍利子”为什么会发光呢?能量释放说关于发光现象,另一些人则认为,“舍利子”发光是能量场在起作用。还有,结石一般都不会发光,而“舍利子”在无光照射时,它本身会发出光芒,这一点用“结石说”显然是无法解释的。
“舍利子”之谜_一本书读完发现自

“舍利子”是火化后高僧骨灰中的结晶体,颜色有白、黑、红三种。在漆黑的夜晚,寺院中的“舍利子”竟发出荧荧的磷光,或暗红,或淡紫,或浅黄,美丽而又诡异。一时间,善男信女纷纷前往瞻仰。

释迦牟尼的“舍利子”

“舍利子”最初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骨灰的别称。“舍利”是梵文的译音,意思为“身骨”或“灵骨”,即死者火葬以后的残余骨灰。不过,这里所说的“舍利子”并不是普通的骨灰,而是高僧骨灰中的结晶体,颜色有白、黑、红三种。

释迦牟尼的俗家名字叫悉达多,他生活在距今2500~2600年以前,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一个王族子弟,受过良好的教育。

悉达多年轻时因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和种姓制度,提出了“四姓平等”的主张。为了推广自己的宗教理论、他经过6年苦行,遍访名师,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宗教哲理的观点。此后,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一直在印度的北部和中部传播教义,发展信徒,逐渐形成了一大宗教。

释迦牟尼活了80岁,后来在婆罗双树下逝世,火化以后,他的骨灰被八个国王分取,建塔供奉。因骨灰被称作舍利子,这塔当然也就称作舍利塔了。

以后、有不少高僧死后,骨灰也被称作舍利子,当作佛宝收藏起来。

▲释迦牟尼顶骨舍利

功德圆满说

近几十年,我国的一些寺院相继出现“舍利子”半夜发光的奇迹。漆黑的夜晚,寺院中的“舍利子”竟发出荧荧的磷光,或暗红,或淡紫,或成浅黄,美丽而又诡异。一时间,善男信女纷纷前往瞻仰。

“舍利子”为什么会发光呢?笃信佛教的人认为,修行程度的高低、悟道是否彻底,决定其在佛教世界中等级的高低。释迦牟尼是佛,他是最先觉悟者,修行已经达到功德圆满的地步,他死后的遗骨自然会发出光华来。那么,功德圆满的人圆寂以后一定会形成“舍利子”吗?佛经中没有提到,佛教徒当然也不会知道。因此,这种说法找不到科学上的道理,未免有些玄。

能量释放说

关于发光现象,另一些人则认为,“舍利子”发光是能量场在起作用。那些德高望重的高僧,他们在修行时善于吸收天地宇宙之间的浩然正气,然后将这些精华吸收到体内,久而久之,就凝聚成一种储藏能量的结晶体当人体火化以后,这些结晶体就留了下来,成为“舍利子”,而到了晚上,这些白天看不见的能量就会释放出来,形成奇特的发光现象。

但是,这种说法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就是同样都通彻佛理的高僧,为什么有的尸骨火化以后生成“舍利子”,有的尸骨火化以后却不能生成“舍利子”呢?

▲佛指骨舍利

结石说

第三种说法似乎找得到科学上的道理,持有这种说法的人认为,不能光从能量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他们研究了一些“舍利子”,发现所谓“舍利子”的成分跟焙烧以后的胆结石或肾结石的成分很相似,因此“舍利子”很可能是焙烧以后的结石。那么,为什么高僧体内的结石特别多?他们以为,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点。

高僧的活动量较小,终日静坐参禅,食物大都以素食为主等等。此外,高僧们的饮水也较少。因此,他们的体内极易生成胆结石。可能你要问,人们一般认为常吃脂肪者易生胆结石,吃素的高僧为什么也易患此病呢?

这是因为,尽管高僧们严忌荤食,但因为活动少,所以会产生脂肪代谢紊乱的现象。况且,经常吃食糖和碳水化合物的人虽然饭量较小,但仍会使体内能量过剩,脂肪堆积,加上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较多,就极易形成胆结石。

▲舍利子

这些专家还认为,蔗糖进食过多,会抑制肝脏产生胆汁酸使胆汁中胆汁酸和胆固醇的比例失调。如此一来,胆固醇就容易结晶,生成胆结石。另外,高僧们一般都不吃早餐,长此以往将不利于胆囊收缩,推出隔夜的胆汁,胆囊内的胆汁过分浓缩日久就容易形成胆结石。

研究者们还发现,高僧们虽然不食荤,但他们的饮食十分精细,大量食用含钙较多的豆制品。此时,如果再食用菠菜、竹笋等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就很容易形成含草酸钙的肾结石。

然而,“舍利子”是结石的说法也有缺点,因为它不能解释一些身体羸瘦的高僧死后,在尸骨火化时,“舍利子”的数量和体积常常超过肥胖高僧。因为既然肥胖者容易生成胆结石,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尸骨中“舍利子”的数目反而少和体积反而小呢?还有,结石一般都不会发光,而“舍利子”在无光照射时,它本身会发出光芒,这一点用“结石说”显然是无法解释的。

结 石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结石较大者难以排出,故多留滞而致病。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因素有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以及体质差异等方面。结石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结石中正常有一核心,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虫体、粪块或异物组成,无机盐或有机物再层层沉积核心之上。由于受累器官的不同,结石形成的机理所含的成分、形状、质地、对机体的影响等均不相同。常见的结石有胆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胰导管结石、唾液腺导管结石、阑尾粪石、胃石、包皮石和牙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