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水平的调控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另一个重要层次,主要表现在对mRNA的识别和翻译起始的调控。并不是每一个基因的表达都受到所有这些调控作用的影响,一个基因的表达中可能只存在其中一种或几种类型的调控作用。
(一)SD序列对翻译的影响
1.SD序列的顺序及位置对翻译的影响 在多顺反子mRNA中,每一个开放阅读框都有一个起始密码子AUG,在其上游存在一个SD序列,富含嘌呤碱基,其核心序列是AGGAGG或其中一部分(如AGGA)。核糖体16SrRNA3′端有一段富含嘧啶碱基的序列,可以和SD序列互补配对,并从其后的AUG开始翻译。
当mRNA与小亚基结合时,SD序列与16SrRNA3′端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使起始密码子定位于翻译起始部位。不同基因的SD序列有一定的差异,但16SrRNA与SD序列互补部位的序列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不同SD序列与16SrRNA结合的效率是不同的,也即核糖体与不同SD序列结合、起始翻译的效率是不同的。SD序列与16SrRNA之间配对的碱基数目越多,亲和力越高,核糖体与mRNA结合的效率就越高。另外,SD序列与起始密码子之间的距离也会影响mRNA翻译起始效率。某些蛋白质与SD序列的结合也会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翻译。
2.mRNA二级结构隐蔽SD序列的作用 在某些mRNA分子中,核糖体结合位点处在一个二级结构(茎环)中,使核糖体无法与之结合,只有打破茎环结构,核糖体才能结合,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红霉素抗性的细菌中携带有一个质粒,该质粒编码红霉素甲基化酶(erythromycin methylase),该酶并不是使红霉素甲基化,而是使核糖体23SmRNA上特定位点的一个腺嘌呤甲基化,阻止红霉素的结合。该酶的mRNA的结构类似于色氨酸操纵子转录下来的mRNA,含有前导mRNA,编码前导肽。在mRNA中有4个特殊的序列(图4-24),序列1与2、2与3、3与4分别可以互补结合,形成茎环结构。没有红霉素时,可合成前导肽,序列3与4形成茎环结构,红霉素甲基化酶编码区的核糖体结合位点位于此结构中,不能与核糖体结合,不能合成蛋白质。当有红霉素存在时,红霉素与核糖体结合,抑制核糖体的移动,导致序列2与3形成茎环结构,序列3和4不能配对形成茎环结构,核糖体结合位点暴露,可结合核糖体,合成红霉素甲基化酶。
图4-24 红霉素甲基化酶mRNA的翻译调控
(二)mRNA的稳定性
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mRNA是各种RNA中最不稳定的,半衰期从几分钟到若干小时不等。mRNA的降解速度是翻译调控的另一个重要机制。E.coli的许多mRNA在37℃时的平均寿命大约为2min,很快被酶解,这意味着,诱导基因表达的因素一旦消失,蛋白质的合成就会迅速停止。影响mRNA降解速度的因素有很多,如细菌的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mRNA序列和一级结构、mRNA的次级结构(5′端和3′端的发夹结构)等。
细菌mRNA的降解可能涉及多酶复合体的催化作用,其中包括核糖核酸酶E、PNPase和一个helicase。RNAase E具有两种功能,其N端结构域具有核酸内切酶的活性,C端结构域则是将其他组分联系在一起。实际上,RNAase E发挥的是起始切割作用,然后将核酸片段传递给复合物中的其他组分进一步将其降解。
(三)翻译产物对翻译的调控
有些mRNA编码的蛋白质,本身就是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因子。这些因子可对自身的翻译产生调控作用。
1.核糖体蛋白的自身调控 原核生物70S核糖体包含有大约50种不同的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s,r-蛋白)。细胞必须严格控制r-蛋白和rRNA的比例,既要保证细菌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使蛋白质合成顺利进行,又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
rRNA与r-蛋白是边合成边相互识别,进行准确无误的装配。只要存在游离的rRNA,新合成的r-蛋白就与之结合并装配成核糖体,一旦rRNA的合成变慢或停止,多余的r-蛋白就开始积累并成为阻遏蛋白结合在自己的mRNA模板分子上(而不是与DNA结合),以自控的方式抑制自身翻译过程,避免更多的r-蛋白继续生成,这就是翻译水平的负调控(图4-25)。
图4-25 r-蛋白和rRNA转录-翻译偶联调控
以s15操纵子为例,它含有的结构基因是编码S15蛋白的s15基因和编码多聚核苷酸磷酸化酶(polynucleotide phosphorylase,PNP)的pnp基因。与其他核糖体蛋白一样,在翻译以后就会与rRNA组装成核糖体,但如果S15量多于16SrRNA,则会与自己mRNA5′端结合,抑制自身的翻译,以协调rRNA的合成(图4-26)。
图4-26 核糖体蛋白(S15)的自体调控
2.翻译终止因子RF-2调节自身的翻译 RF-2的mRNA不是一个连续的开放阅读框,前面25个氨基酸与后面315个氨基酸之间存在一个终止密码UGA和一个C(UGAC)。当有RF-2时,mRNA翻译到第25个氨基酸,即在其后的UGA处将肽链释放(不成熟的多肽)。没有RF-2时,在UGA处不能释放25肽,但发生阅读框移动,以GAC形成了第26个密码子,继续翻译,直至出现终止密码子UAG,在RF-1的作用下释放完整的RF-2。阅读框移动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前面25肽的结构有关。
(四)小分子RNA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发现,一些内源或外源的小分子RNA可特异性互补结合细胞的RNA(通常是mRNA),使其失去功能,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反义RNA(antisence RNA)是一类天然存在的小分子RNA,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自然调控基因,它能与特定目标RNA分子(通常是mRNA)配对结合,调节目标RNA的功能。它通常是以一个基因编码链的部分序列为模板转录而成,并不编码任何蛋白质。研究表明,反义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在翻译水平,较少在转录水平;反义RNA可能起负调控,也可能起正调控。
1.调整基因表达产物的类型 典型代表是micFRNA,由micF基因编码,它是大肠埃希菌ompF mRNA的反义RNA,由Mizuno T在1953年发现。
大肠埃希菌渗透压调节基因ompR的产物OmpR蛋白,在不同的渗透压时具有不同的构象,分别结合渗透压蛋白ompF和ompC基因的调控区。OmpF和OmpC蛋白是两种位于大肠埃希菌外膜上与调节渗透压有关的孔蛋白,这两种孔蛋白在外膜上形成的小孔构成了溶质进入细胞的通道,但OmpF形成的孔道要大于OmpC形成的孔道,以便让细胞在低渗的环境中加强吸收。在环境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位于内膜上的EnvZ蛋白能够监测到所发生的变化,并通过OmpR蛋白调节ompC和ompF的翻译,使大肠埃希菌能够适应环境中的渗透“冲击”。在低渗环境下,OmpR蛋白对ompF基因的表达起正调控作用(图4-27),对ompC基因无调控作用;在高渗条件下,OmpR蛋白发生构象改变,对ompC基因的表达起正调控作用,对ompF基因无调控作用。
图4-27 大肠杆菌渗透压调节中micRNA的调节作用
当环境渗透压由低渗转为高渗时,不仅ompF基因的转录停止,已经转录出来的mRNA的翻译也被抑制。此抑制物不是蛋白质,而是一种小分子RNA(约170bp),它的碱基顺序恰好与ompF-mRNA的5′末端附近的顺序互补,故叫mRNA干扰性互补RNA(mRNA interfering complementary RNA,micRNA)。由于micRNA能与ompF-mRNA特异结合,阻碍其翻译,从而抑制ompF基因的表达。micRNA的基因也受OmpR蛋白调控,与ompC基因同时被激活转录。
2.低水平表达基因的控制 细菌内的转座子Tn10利用反义机制调节自身的转座酶活性,通过一种小分子的RNA阻遏物在翻译水平上严格限制着Tn10转位酶基因的表达,使转座酶维持在较低水平。Tn10转位酶基因由pIN启动子控制,RNA阻遏物的基因由pOUT启动子控制。两个启动子方向相反,交叉进行转录,使得基因转录水平很低。两个转录区有35个碱基重叠(图4-28)。因此,两个基因的转录物中有35个碱基是互补的,互补区覆盖了Tn10转位酶mRNA的翻译起始区,因而可以干扰翻译,其结果是转位酶的表达效率非常低,转位作用也极少发生。
图4-28 小分子RNA在翻译水平上的调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