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怀疑论者】无神论的崛起

【怀疑论者】无神论的崛起

时间:2023-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对某人实施一段时间的政治迫害就能增加全体公民的福利,你会下令吗?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会扳动轨道,杀死1人,拯救5个。你会割下这个健康人的器官去挽救那5个病人吗?比如以这个标准判断,就算在特定情况下说谎也是错的,因为说谎不能推广为所有情况下的普遍行为,否则就会摧毁一切人际关系和社会契约。到了近现代,功利主义又把这个杀1救5的比例轻易抬高到了杀死100万人拯救500万人的规模,并拿它来为种族屠杀者辩护。
【怀疑论者】无神论的崛起_《环球科学》20

在电车悖论中,你可能已经隐约感觉到功利主义的问题了。

撰文 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 翻译 红猪

迈克尔·舍默是《怀疑论者》杂志的出版人。他的最新著作是《道德的弧度》(The moral arc)。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 michaelshermer。

如果只有砍掉你的腿才能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你砍吗?如果你认为拷打一个人就能问出一枚炸弹的下落、拯救几百人的生命,你打吗?如果对某人实施一段时间的政治迫害就能增加全体公民的福利,你会下令吗?如果这些问题你都答“会”,那你可能就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功利主义是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建立的伦理体系,归结起来就一句话:“最多人的最大利益”。

现代功利主义可以用那个著名的“有轨电车”思维实验来体现:你站在两条分叉的轨道旁边,远处有一辆电车驶来,如果任它行驶就会压死5名工人,你也可以扳动铁轨,令它驶上另一条岔道并压死1名工人。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会扳动轨道,杀死1人,拯救5个。然而我们只要换一个思维实验,就能看出功利主义的问题来了:你是一名医生,候诊室里有5个垂死的病人和一个健康人。你会割下这个健康人的器官去挽救那5个病人吗?如果连这个你也答“会”,那么你或许就是个变态杀人狂了。

2017年12月,《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在网络版上刊登了一篇论文,题目叫《超越牺牲性伤害》(Beyond Sacrificial Harm)。在文中,牛津大学学者盖·卡亨(Guy Kahane)、吉姆·埃弗里特(Jim A.C.Everett)和同事区分了功利主义的两个方面,想借此修补它的缺点。这两个方面是:(1)“功能性伤害”(instrumental harm),也就是容许牺牲小部分人从而造福大众;(2)“公正的善行”(impartial beneficence),也就是你会同意的一种说法:“假设有一笔钱你并不需要,但捐出去就能帮助别人,使他们大大获益,这时候把这笔钱纂在手里就是不道德的。”几位作者还编制了一份“牛津功利主义量表”(Oxford Utilitarianism Scale),回答其中的九个问题,你就能知道自己是哪一类人了。我在63分里得了17分,这表示“你完全不是功利主义者,和康德一样,你不相信最大化的幸福有什么了不起。”

把我和康德比是不敢当的,不过这也引出了对相对主义的反驳,用康德这位德国哲学家的话来说,就是“绝对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我们可以将一个行为推向普遍,由此来判断它的对错。比如以这个标准判断,就算在特定情况下说谎也是错的,因为说谎不能推广为所有情况下的普遍行为,否则就会摧毁一切人际关系和社会契约。说回前面医生的例子:在那个想象的世界里,你随时都会在街上被拎出来,用所谓“集体利益”的名义让你牺牲,这可不是我们向往的世界。在历史上,正是功利主义的计算驱动了猎巫人,他们把所谓的“巫婆”抓来折磨,因为他们相信是这些人招来了疾病、瘟疫、饥荒和事故……只要能保护村庄,这区区几人还是烧死吧。到了近现代,功利主义又把这个杀1救5的比例轻易抬高到了杀死100万人拯救500万人的规模,并拿它来为种族屠杀者辩护。(比如杀死犹太人拯救“雅利安”德国人,杀死图西族人拯救胡图族人。)

康德说说谎不对,但如果你住在叙利亚,有一群伊斯兰国匪徒来敲门质问你有没有窝藏同性恋者,有的话他们就要听从所谓“上帝的旨意”把人抓去杀掉,如果你的家里确实藏着同性恋者,那么是没有几个伦理学家会反对你说谎救人的。

在这个问题上,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的伦理学都要遵从天然权利论(natural-rights theory),它认为人一出生就享有生命权,也享有身体和心灵的自由,这些权利绝对不能剥夺,即便是为了实现更大的利益或是遵守一条普遍的原则也不行。就美国而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一部《权利法案》来保护个人免受多数人的暴政;就人类而言,这也是为什么下面的观点会推动道德进步:有知觉的个体(individual sentient beings)具有的天然权利高于任何群体、部落、种族、国家和宗教的道德要求。

功利主义虽有缺陷,但如果我们能将其中要求牺牲的一面和鼓励善行的一面分开,那它或许还是能对道德有一定的推动。还有一个更好的做法,在我们的道德思考中注入善良,由此培育出一颗善心,这样就不必次次诉诸伦理计算了。GS

图表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