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与要求】
(1)熟悉气管壁的组织结构
(2)掌握肺内导气部各段结构特点及其移行变化的规律以及呼吸部的组织结构
【教学重点】
肺导气部和呼吸部的组织结构。
【教学难点】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的辨认。
【预习提要】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及肺组成。呼吸道是通气的管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2.气管与主支气管的管壁结构分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三层,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黏膜下层含混合腺,外膜有透明软骨作支架。
3.肺实质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导气部主要包括:叶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随着分支增多,管经变细,管壁变薄,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成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杯状细胞、腺体、软骨逐渐减少,最终消失。呼吸部由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组成。肺泡由上皮和基膜构成,其中上皮包括Ⅰ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两种。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必须通过的结构称气-血屏障。其结构包括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的基膜与内皮。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称肺泡隔。隔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大量的弹性纤维及巨噬细胞等。每个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肺小叶,肺小叶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实验内容】
(一)气管
【取材】 人体的气管标本。
【染色】 HE方法染色。
1.肉眼观察
气管的标本外观为气管横切面,管壁中呈“C”字形染成深蓝色区域是外膜的透明软骨。
2.低倍镜观察
自腔面开始,依次可区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和外膜层,三层无明显分界(图10-1)。
3.高倍镜观察(图10-2)
(1)黏膜层:
1)黏膜层上皮组织: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组织,游离面纤毛染色较浅,上皮组织中可见浅色的杯状细胞,基膜明显。
2)固有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所组成,其中可见一些密集、深染色的淋巴组织、腺导管及血管(管内可见红细胞)及纵行的弹性纤维束(镜下为红色发亮的点状结构)。
(2)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与黏膜层无明显的分界,含混合性腺泡。
(3)外膜层:由透明软骨环和结缔组织构成,软骨环缺口处有致密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充填。
图10-1 低倍镜下气管横切面结构图像
C透明软骨,T气管平滑肌,L纵向肌纤维
图10-2 高倍镜下气管内层横切面结构图像
Ci纤毛,GC杯状细胞,MG腺泡,PC软骨膜,HC透明软骨
(二)肺
【取材】 人体的肺标本。
【染色】 HE方法染色。
1.肉眼观察
标本呈椭圆形,色浅。
2.低倍镜观察
分辨导气部与呼吸部(图10-3~6)。
(1)导气部(区别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1)小支气管:管径粗,管壁厚,分为三层。黏膜的上皮层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有杯状细胞。固有层较薄,其外可有少量分散的平滑肌纤维。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混合性腺。外膜由透明软骨片和结缔组织构成,内含小血管。
2)细支气管:黏膜的上皮层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较少;固有层内平滑肌较多;黏膜下层薄,腺体少或无;外膜层有小块的软骨粹片或无。
3)终末细支气管:管径细,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均消失,平滑肌形成完整的环行层。
(2)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图10-7)。
图10-3 肺内支气管
★小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A动脉血管
图10-4 小支气管
C透明软骨,E黏膜上皮, G混合性腺泡,V血管,SM平滑肌
图10-5 细支气管
C透明软骨,E黏膜上皮,↑平滑肌
图10-6 终末细支气管
图10-7 肺的呼吸部
T终末细支气管,R呼吸性支气管,AD肺泡管,AS肺泡囊,A肺泡
3.高倍镜观察(主要观察呼吸部的结构):
(1)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为单层立方状。上皮下仅有少量结缔组织和平滑肌。
(2)肺泡管:表面的上皮为立方形或扁平状,其下为薄层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图10-8)。管壁上有很多肺泡开口,管壁不完整,呈结节状膨大。
(3)肺泡囊:几个肺泡共同开口的囊泡状结构。
(4)肺泡: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肺泡壁很薄,由两种肺泡上皮细胞组成(难以分辨)。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为肺泡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图10-8 肺泡管
A肺泡,C毛细血管,SC II型肺泡细胞,SM平滑肌,↑气血屏障
【实验报告】
绘出几个肺泡和肺泡隔结构图。
【思考题】
(1)肺导气部的基本结构如何?其中哪些结构参与了净化气体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
(2)试述肺导气部的各级分支及其管壁结构的变化规律?
(3)肺呼吸部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试从肺泡及肺泡隔的组织结构来说明肺的功能?
作业栏
作业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