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云南大地,几乎处处“开门见山”。山地和高原是云南地形的主体,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4%。
云南的山地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4%。主要是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云岭及其支脉哀牢山、无量山等巨大山体联合组成的中国境内的极高山地,即横断山系。主要山地有梅里雪山、玉龙雪山、白马雪山、哈巴雪山,山体高出附近的高原面达2500~3000米,是云南第一梯雄伟险峻的极高山景观。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由西向东,平行排列,夹伴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由北向南,巍峨而下,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滇西纵谷区。这里,山高谷深、坡陡崖悬,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雄踞云南高山之最;白马雪山等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山顶部终年白雪皑皑,山腰薄雾缭绕。在横断山北部的巨大山地上,发育有世界罕见的低纬度、高海拔海洋性冰川,这些躺卧在山谷间的白色巨龙,为雄伟奇异的茫茫山原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云南的高原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0%。主要是滇东高原。在滇东高原上保存较完整的高原面有三块。一是滇中湖盆红色高原区,是金沙江、澜沧江、元江和南盘江的分水岭。二是滇东喀斯特高原区,是牛栏江、北盘江、南盘江的分水岭。三是滇东南喀斯特丘原区,是元江和南盘江的分水岭。此外,还有两块过渡型地貌单元,即滇东北侵蚀山原,位于昭通市境内,是滇东高原向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过渡的地带。另一块是位于滇西北永胜、华坪与宁蒗一带的山原,属于云岭东部的斜坡地带,是横断山纵谷区向滇东高原区过渡的区域。
云南的山体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锯齿形的,多属高山或极高山的形状,呈线状排列,显示出雄伟壮丽和清奇的风景性质。二是浑圆形的,属中低山和丘陵的主要形状,显现出优美和朴实无华的风景,安宁而柔和。
云南的名山主要有梅里雪山、白马雪山、哈巴雪山、玉龙雪山、怒山、高黎贡山、苍山、丽江老君山、哀牢山、无量山、轿子雪山、乌蒙山、通海秀山、昆明西山、永仁方山、昆明玉案山等。
哈巴雪山(迪庆)主峰海拔5396米,云南第五高峰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梅里雪山主峰,海拔6740米,云南第一高峰
神奇的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远眺
缅茨姆峰海拔6050米,云南第二高峰
白马雪山秋色
扎拉雀尼峰白马雪山主峰,海拔5429米,云南第四高峰
山色雅韵(轿子雪山)
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云南第三高峰
玉龙雪山云杉坪
滇西横断山纵谷区
哀牢山之晨
担当力卡山
昭通大山包云雾
鸡公山大峡谷(昭通)
乌蒙晨曦
乌蒙磅礴
苍山十九峰(大理)
东川红土地落霞沟
腾冲火山群
腾冲火山地貌——石流
石林——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之一
云南石林喀斯特、贵州荔波喀斯特和重庆武隆天坑地缝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批提名地,2007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地丰富而独特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以及特殊的天坑地缝等,展示了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其中云南石林等更是闻名世界的自然奇观,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
云南石林景观地处石林彝族自治县,由形态丰富的高石芽成群分布而成,高石芽形态主要包括剑状、柱状、塔状、蘑菇状、锥状、不规则状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剑状喀斯特石柱形态。
红叶相伴
(右页)喀斯特地貌--石林
黎明千龟山(丽江)
香格里拉白水台
怒江石月亮
云岭石月亮
罗平油菜花峰林峰丛
广南八宝峰林峰丛
九乡溶洞(宜良)
九乡溶洞雌雄瀑布(宜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