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尽管UV-B入射到地面的强度增加了很多,但是UV-A的强度变化较小(Marcelo&Gustavo,2005)。因此,目前对UV辐射的研究工作大部分集中在UV-B对地球生物的影响上。研究表明,增强的UV-B辐射已经显著地影响到了自然生态系统,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使自养生物的光合活性减弱,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Smith et al.,1992;Holm-Hansen et al.,1993)。不仅如此,增强的UV-B辐射还对藻类的碳、氮代谢和生长速率方面也有明显的抑制。
在荒漠生境中,UV-B辐射很强,作为先锋生物的荒漠藻属于自养光合生物,在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受到了UV辐射的伤害。UV辐射造成藻体的伤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叶绿素和藻胆蛋白等光合色素受到破坏(Rómulo&Donat-P,1997),包括多种酶在内的可溶性蛋白受到降解(Meenakshbi&Donat-P,1996),光合作用降低(Ziska,1996),生长速度减慢(Suresh Babu et al.,1998),新陈代谢减弱(Yuichiet al.,1989;Takeuchiet al.,1989)等。荒漠藻能忍耐这些伤害而生长发育,其体内必定具有应变这种伤害的机制,如藻体中增加Scytonemin和MAAs等UV屏蔽色素的积累,减少UV直接进入藻细胞。
目前,对荒漠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荒漠藻的区系和生态分布,以及荒漠藻结皮的胶结机理等方面。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增强的UV辐射将进一步伤害荒漠藻的生理生化,从而加强对荒漠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只是鲜有相关研究报道。本章以荒漠生境中分布较为广泛的土壤蓝藻为材料,分析UV辐射对荒漠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利于揭示高UV辐射下荒漠藻结皮的形成机理,对荒漠藻治理荒漠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