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度量衡
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经济举措。之所以要统一度量衡,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战国时期的度量衡是极为混乱的。
度量衡具体说来是三种不同的单位,“度”是计量长短的器具,而“量”是测量体积的器具,“衡”则是计量重量的器具。战国时期,不仅国与国之间的度量基本上是不同的,甚至一个国家内不同地方的度量都是有所差异的。近代考古发现:同时是作为标准器的铜尺,在安徽寿县发现的楚国铜尺长22.5厘米,而长沙考古发现的两件铜尺则分别为22.7厘米和22.3厘米。战国时期度量衡混乱的局面由此可见一斑。
再说“量”。齐国实行的是“五升为豆,各自其五以登于釜,十釜为钟”的计量进制结构。魏国则是以斗为计量单位,而赵国的计量单位除了斗和升之外还有分和益等。(www.guayunfan.com)
度量衡的混乱带来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给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就是给国家征收赋税带来不便。在战国的诸侯大国中,秦国是最早在国内实行统一度量衡工作的,早在商鞅变法的时期,这项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山东六国度量衡在名称、计量单位和进位制上既然相差如此之大,故而秦始皇下达了统一度量衡的法令。下令将秦国的度量衡制在全境之内推行,并且废除山东六国原有的所有度量衡器。这一诏书的原文为:“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不一嫌疑者,皆明一亡。”
推行统一度量衡制的具体措施是,将这份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全文加刻在秦统一前已有的度量衡标准器和新制作的度量衡标准器的器物上。如果说秦始皇的统一度量衡对于商鞅的统一度量衡有什么发展的话,那便是秦始皇推行的范围更广,力度更大。在后来的历史考古中,在我国的多个地方均发现了刻有这一诏书全文的度量衡标准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