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台蒙 吴茂钧 朱 良 邵来圣
(复旦大学)
大量实验证实了人体特异功能的存在。目前的科学技术尚不能解释这种现象。开展对特异功能机制的研究是把特异功能提高到唯象科学的唯一途径。
过去我们曾研究了特异感知的光参与作用[1],从实验结果来分析,发现特异感知无异于正常感知,它同环境光源有直接关系。最近我们又对特异致动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有两部分:(1) 特异致动的最后结果测量和分析;(2) 特异致动的中间联系过程监察。
我们的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是特异写字、特异塑型和特异弯曲铅丝。在实验之前,对受试者强调要用特异功能像平常用手动作一样去完成实验要求。现分述如下。
特 异 写 字
有关特异写字的报道已有多起[2]。“写字”过程包含着较大的信息,它牵涉到手、笔、纸,纸的正面、反面等等。我们通过特异写字所显示出的最终结果诸方面,作了一些分析。
实验设计是循序渐进的。主要由6位20岁上下的特异功能者经一段时间熟悉训练以后进行实验。下面是3个主要的实验。
[实验一] 目的是了解特异写字过程中纸张是否翻转,复写纸是否挪动。
内容:两位特异功能者(小云、小仙)分坐桌子两边,“云”左“仙”右。两张10厘米见方的白纸中间夹一张蓝色复写纸平放桌子上,并且分别在第一张纸的正面左右上角标明“云”“仙”位置。一支绿色彩笔放在纸上(图1a)。两人不碰纸笔。要求两人用特异功能分别在第二张纸的反面(面对桌面的一面)左右两边写上各自的名字,并且要求“云”不能有复写,而“仙”必须要有复写。
实验过程:两人伏案静想,纸笔始终不动。约20分钟,两人同时报告成功。
实验结果:纸笔依旧保持着原样平放在桌上。翻转整个白纸组,发现原来正面标记“云”的一边写着“××仙”,而正面标记“仙”的地方写着“× ×云”,仍然是“云”左“仙”右(图1b)。拿掉复写纸,发现第一张的背面果然“× ×云”无复写,而“× ×仙”有复写(图1c)。
图1
实验分析:由上述结果可知,(1)特异写字过程中纸张组一定有一个翻转“过程”;(2)“云”在书写时有一抽去复写纸的过程(小云主诉也是如此),而“仙”没有;(3)在现实时空中,肉眼无法看到上述特异书写过程。
[实验二] 目的是了解笔与纸之间是否接触。
内容:用复写纸包住一张40毫米×80毫米的白纸,密封在一只扁盒子内。一支白色橡皮芯笔放在盒子上面(图2a)。受试者小兰坐在桌旁,要求她用此笔在复写纸上用特异功能写字。
实验过程:小兰伏案静思,笔不见动,盒不见开。约过30分钟,报告成功。
实验结果:打开盒子,发现复写纸上出现了一条很粗的痕迹。图2b是此痕迹在白纸上的复写。令人感兴趣的是白色橡皮笔芯沾上了非常清晰的复写纸的蓝色颜料(图2c)。
图2
实验分析:由上述结果可知,(1)特异写字过程中笔和纸一定有接触;(2)肉眼观察不到这种接触过程。
[实验三] 目的是了解对时间灵敏的物理仪器(优于10-6秒)能否记录特异写字的中间过程。
内容:两张中间夹一层复写纸的白纸组竖插在缝隙型光电监察器中。纸张组后面没有任何依托。只要纸张组离开缝隙10-6秒,光电记录仪立即会计数。纸张组和缝隙型光电监察器被封盖在一只大盒子中,盒子旁放一支笔(图3a)。两位受试者(小袁、小黄)分坐盒子两旁。要求她们各自用此笔在盒内的无依托的白纸上用力特异书写。
实验过程:小黄伏案静思,小袁静坐看书。约16分钟,两人报告成功。
实验结果:打开大盒盖,发现白纸组仍在光电监察器缝隙内。小袁在左角写了“\”,小黄在右角写了“\”,并且都有极深的复写笔迹(图3b,c)。光电记录仪无计数。
图3
本实验结果表明特异书写时是很用力的(复印笔迹极深),如果平常用笔在这样无依托的纸上直接书写也是不可能。可以想象特异写字中也只有将纸从光电监察器的缝隙中拿下,平放桌上才有可能写成(两人主诉确实是如此)。然而百万分之一秒灵敏的光电监察器居然反映不出纸从缝隙中拿下再插入的过程。这表明物理仪器可能观察不到特异功能的中间过程;要么仪器的反应速度跟不上特异写字的动作速度。
以上3个实验至少告诉我们如下结果:特异写字无异于正常写字,手接触笔,笔接触纸,纸也可翻转,也可挪动,并且有“力”的作用。在现实时空中,人的眼睛和物理仪器可能看不到和记录不到特异写字中手如何接触笔,笔如何接触纸,纸如何翻转,如何移动等等的中间联系过程。
特 异 塑 型
我们在研究特异写字本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特异塑型的实验方法,其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证实“特异”与“常规”之间的异同。
[实验一] 实验方法是这样的:将方形或球形的橡皮泥封装在软片暗盒内,置于受试者前面的桌子上,相距受试者约0.5米。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受试者皆能用特异功能将方形或球形橡皮泥捏成多种形状,如照片1所示。在每个样品上都可以发现明显的指纹(照片2)。经过对照实验,这些指纹确实是受试者本人的指纹,如照片3上箭头所示部分右大拇指印是小兰用特异功能摁在纸上的,与常规所摁的指印完全符合。
[实验二] 实验方法如上,只是让受试者戴着纱手套对橡皮泥用特异功能捏一下,结果受试者小兰和小季都把橡皮泥捏扁了,并且在橡皮泥面上留下了清晰的纱手套条纹(照片4)。
[实验三] 实验方法同上,只是在橡皮泥试样上事先涂上了紫外荧光粉,由受试者戴上纱手套,用特异功能将橡皮泥捏扁,结果纱手套在253.7纳米紫外线照射下,在受试者主诉的那部位,出现相应的荧光色。我们还用黑粉代替荧光粉,结果在受试者(不戴手套)主诉的手指上,发现有黑粉粘附着。
以上3个实验,经过多次重复,有力地说明了特异塑型时,受试者确实像其陈述的一样,是用手指把橡皮泥捏扁的,只是我们看不见这些特异动作过程罢了。
照片1
照片2
照片3
照片4
特异弯曲铅丝
特异弯曲铅丝对一个特异功能者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我们取一根长约40毫米,直径1.0毫米的铅丝放在塑料暗盒内,铅丝表面涂上红色印泥。对受试者小季强调,用特异功能像平常一样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铅丝两端,用力使铅丝弯曲成“V”形。小季一次就做成功了。我们特别注意到小季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都沾上了红色印泥的铅丝痕迹。像以上的实验一样,小季确实是用手指去弯曲铅丝的,只是我们看不见其动作过程。现在要问受试者是不是像平常的动作一般,先打开塑料盒盖,然后取出铅丝,弯好之后,再放入盒内? 为此我们做了如下的实验:我们在上述试样的塑料盒盖上面都涂满了黑粉,并用一只50毫升的烧杯覆盖暗盒,由受试者小季戴上白纱手套,然后用特异功能将暗盒内的铅丝弯曲,结果发现小季右手白纱手套上沾上了大块的黑粉(照片5)。这说明小季在特异弯曲铅丝过程中,是打开过塑料盒盖的。
照片5
讨 论
从上述特异写字、特异塑型等等的实验结果,可以设想在我们生活的常规时空中,只能看到无异于正常功能的特异功能结果,而不能观察到造成此结果的特异功能的中间联系过程。这样就会很自然地提出3个问题。
第一,特异功能的中间联系过程发生在何处?
从实验观察的角度来看,它可能不在我们生活的现实时空中,不然人的感官总能有所察觉。换言之,它可能发生在正常感官无法感知的地方,很可能现实世界存在着高维时空。
第二,特异中间联系过程的形式是怎样的?
从动力学角度来看,特异致动的中间过程必定存在能量的传递。不少研究者设想了各种“电磁场”、“特异辐射”来解释[3]。本实验进一步指出:除了能量之外,还有作用双方的接触(例如手指印),而且其作用结果同正常功能结果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我们面临着如何解释“作用双方既有接触但又不能观察到这种接触过程”的难题。这种现象很自然地迫使我们要对“客观存在”的形态概念作一种合理的开拓。因此比较合理的设想是:真实世界是一种多维时空,常规时空(指常规感官和仪器能探测的世界)中的实体在高维时空中还存在其对应的不能被常规感知的高维分量。特异功能的中间联系过程是发生在作用双方各自的高维分量之间的直接作用过程。
第三,联系高维时空和现实时空的渠道是什么?
不言而喻,这种渠道可能是特异功能者的思维运动。人们习惯于用常规的感觉手段(眼、耳、鼻、手……以及各种感官的延伸——各类仪器)来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大脑的复合和思辨形成概念知识并通过大脑思维反过来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但这丝毫不能断言大脑只能使用常规的手段去感知和改造世界,也不能断言世界就是靠这种常规认识手段而被人们认识的那个样子。
我们认为:正常功能和特异功能都是人与真实世界相互作用的一种功能,前者局限在常规时空,后者涉足高维时空。人类通过大脑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两种功能实际上都是人的大脑所固有的功能。但人们往往只习惯于运用正常功能,而特异功能通常是受抑制的。
本实验以及其他有关实验对理论工作者提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如何建立高维时空框架,使之能对特异功能所反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进行解释,而又能符合对应原理,即在特异功能完全受抑制时又回到常规时空所能描述的理论框架中。
因此对人体特异功能的深入研究,十分可能引起整个科学领域的突飞猛进,正如钱学森同志所指出的那样:
“我想真正吸引着我们沿这条曲折而又艰险道路去探索的是:这可能导致一场世纪的新的科学革命,也许是比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相对论更大的科学革命。”[4]
以上仅就我们所做实验的结果,特异致动与常规致动之间的异同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工作承顾元壮高级工程师、方林虎教授、朱昂如教授和陆福全教授参加讨论并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邵来圣等,《人体特异功能研究》,23(1984)107;1~2(1985) 9;4,1~2(1986)
[2]何庆年,《人体特异功能研究》,2,2(1984)58肖光大,《人体特异功能研究》,3,1~2(1985)17
[3]徐兰许等,《人体特异功能研究》,1,4(1983) 151赵永界等,《人体特异功能研究》,1,4(1983) 158阮英超等,《人体特异功能研究》,2,1(1984)罗 新等,《人体特异功能研究》,3,1~2(1985) 13
[4]钱学森,《人体特异功能研究》,1(1983)3
(本文原载于《人体特异功能研究》,4(1989) 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