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家的学科分布及年龄结构分析
关于科学家的学科分布,是我们在了解当时中国科学家情况首先要弄清的问题;也是弄清当时中国科学家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学科依据。从表9.7列出的数字表明,学科分布在数量上以生物学农学、医学药学以及地学三部分最多,这三部分就占科学家总数的56%。而与此相反,有留学经历的科学家比例最高的却是物理、化学、数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这些学科科学家有留学经历的比例平均都在97%以上。这一切说明生物农医及地学等学科具有较深的研究基础和较好的研究环境,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前文所提出的一个论点,即这些学科更具有本土化的条件。而数理化及工程技术则更多的是受西方的影响而成,其科学家的成就也大多是在国外取得的。同时也表明,在此前中国的基础科学还是相当薄弱的。
表9.7 252名科学家的学科分布情况表
关于科学家的年龄分布,是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都要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而20—40年代中国科学家的年龄具有特殊意义,更值得关注。表4-8所统计的数字表明,数目最多的年龄范围是25~44岁(1935年)的科学家,达到210人,竟占总数的83.4%,而45岁以上的只有38人。这一年龄分布的结构与今天年龄大大的偏大的状况有着明显的不同。(98)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科学家大多是国外留学回来,从表9.7我们可以看到在252名科学家中有近90%有国外留学经历,他们利用国外较为先进的条件和设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而当时中国真正现代的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刚刚形成,从而第一次产生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家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环境。这就使得这些留学国外的科学家有可能回国服务。我们从本书末之附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主要科学家一览表”中可以看到,80%有留学经历的科学家都是在留学获得学位后当年或次年就回国了,这样就产生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这同时也说明了这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家群体。民国初年第一批留学回国的科学家虽然有着和这一批科学家同样的特点,但人数较少,加上当时国内整个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局面尚未全面形成,无法形成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现代科学家群体,其意义大多是呈现在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冲击上,换言之,是其后科学家群体产生的前奏,为后来科学家群体产生扫清了道路。总而言之,只有到20—40年代才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家群体,其年龄结构无疑是重要的说明。
以上这些数字表明,这一时期科学家数量最多的年龄段是68~77岁(1988年),占科学家总数的40.02%,约4倍于58~67岁的年龄组,在58岁以下的年龄组内只有21人,占总数的2.4%;而68~87岁之间的科学家总数更达617人,占所有科学家总数的70.4%(参见:李佩珊《归国留学生1949年以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载《中国科技史论文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出版)。虽然这种状况有其特殊原因,如过多的政治运动影响科技成就的产生;特殊的年代影响着对年轻科学家的承认;再加上与外国相对隔绝,无机会与国外同龄人比较,影响了科技探索的进取。但无论如何比较,20—30年代中国科学家都是特别年轻的群体。
表9.8 252名科学家的年龄分布情况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