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与人的终极关怀

科学与人的终极关怀

时间:2023-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洛克认为国家对教会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推行宽容政策。[26]洛克的《论宗教宽容》有助于我们对宽容的理解,宽容的实质是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信念,承认并欢迎差异。
科学与人的终极关怀_科学与宽容

第三节 宽容:科学与人的终极关怀

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但是,人必须放弃这种虚幻的托词,放弃这种小心眼的、乡下佬式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

——卡西尔

澳大利亚作家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

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也只能说明你的“牙齿”很快要脱落了;血脉贲张,最容易引发“高血压病”。“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罗曼·罗兰也说过:

理解一切便宽容一切。

我国历代圣贤都把宽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

有容,德乃大。

《周易》中提出:

君子以厚德载物。

荀子主张: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我们认为,宽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人人平等的氛围,宽容其实是一种自信,只有害怕真理的人才害怕不同的意见,自信的人善于容忍各种自由思想的表达。宽容同时营造了求实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的土壤。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写过四封论宗教宽容的书信,由四封书信组成,后来作为《论宗教宽容》收入《洛克全集》。洛克认为国家对教会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推行宽容政策。但教会活动不能危害公共利益,不得反对本国政府,还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洛克认为:

谁也没有责成官长比他人更多地来掌管灵魂的事。

掌管灵魂的事不可能属于民事官长,因为他们的权力仅限于外部力量,而纯真的和救世的宗教则存在于心灵内部的信仰,舍此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为上帝所接受。

灵魂拯救的事不可能属于官长掌管,因为即令法律和刑罚的威力能够说服和改变人的思想,却全然无助于拯救灵魂。[26]

洛克的《论宗教宽容》有助于我们对宽容的理解,宽容的实质是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信念,承认并欢迎差异。宽容就是给所有人以客观、公正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宽容即互相了解、互相谅解和体谅,从对方的立场、角度去观察世界、增进了解。宽容不仅是善待别人的境界,还应该善待自我、善待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