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近现代科学体制化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科学体制化的变迁

时间:2023-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体制是有关科学事务的组织原则,组织方式和制度,组织结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总和。科学体制化就是从科学技术活动是社会活动整体的特定部分着眼,强调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制度。本文即以近代中国科学组织的变迁为研究对象,探讨有助于中国科学发展的科学体制。
中国近现代科学体制化的变迁_科学历史文化

中国近现代科学体制化的变迁

王 永

摘要:本文依据科学体制化的标准,探讨了中国现代科学组织、科研机构的体制化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科学学会发展到形成全国性的民间科学组织中国科学社,形成国家级的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高度体制化的中国科学院,分析了推动中国科学体制化发展变迁的原因:中国科学教育的兴起导致科学技术本土化,形成科学人才的储备,导致科学体制化;科研机构自身的组织缺陷与科学之间的矛盾要求科学组织形式进一步发展;经济、政治因素同时也影响科学组织的形式。最后,指出研究科学体制的发展变迁对今天科学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体制化 科学学会 中国科学社 中国科学院

按照科学社会学的观点,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具有自己的体制。科学体制是有关科学事务的组织原则,组织方式和制度,组织结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总和。科学体制化就是从科学技术活动是社会活动整体的特定部分着眼,强调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制度。以色列社会学家约·本一杰维(Josech Ben-Dovid)指出,科学体制化是指:①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社会承认;②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特定的行为规范和管理方式,并对其他社会活动保持自然性;③在科学活动规范与其他社会活动规范之间形成一定的适应关系。[1]科学体制化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为科学学会的普遍建立和自然科学专业报刊的出版,全国性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立,保护和鼓励科技发明的法制建设。本文即以近代中国科学组织的变迁为研究对象,探讨有助于中国科学发展的科学体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