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夏科技外事“走西口”初探

宁夏科技外事“走西口”初探

时间:2023-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比较宁夏及西北地区与西部国家的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及社会发展等特点,科技外事“走西口”的条件和可能性是具备的。
宁夏科技外事“走西口”初探_科技创新探索之

8.宁夏科技外事“走西口”初探

改革开放十五年来,宁夏的科技外事工作从无到有,不断开拓,取得了巨大进展,对促进宁夏经济发展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欧亚大陆桥的建成,对外开放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如何面对新的机遇,结合宁夏科技外事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战略,采取主动措施,不断拓展宁夏与国际间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领域与规模,服务于宁夏整体开放和经济贸易发展,已成为宁夏科技外事工作的新课题。

一、宁夏科技外事“走西口”的时机与意义

“走西口”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利用西部陆路口岸,积极开展同西亚、中亚、南亚、俄罗斯、北非等国的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渐次进入中东、东欧及西欧整个市场的简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东南沿海各省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凭借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华侨的人缘优势而迅速崛起,并在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过程中找到了各自最佳的坐标。长江沿岸内陆各省,也以上海浦东开发区为龙头,组成长江经济带直追而上。

西北——曾经有过辉煌岁月的“丝绸故道”,而今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和严峻的挑战,科技外事工作也同样如此。

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拥有广袤的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五个半法国)、众多的民族(7000多万人口中有近20个民族聚居此地)和长达5800公里的内陆边界,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接壤。西北在历史上就有和周边国家进行边境贸易和友好往来的传统,随着北疆铁路与中亚土西铁路接轨,和陇海—兰新铁路构建成欧亚第二座大陆桥,将成为联系太平洋经济带和大西洋经济带的陆路走廊,对推动西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将会产生划时代影响。

宁夏在西北五省(区)中又是经济文化最落后的回族自治区,地域小、基础薄、交通信息较为闭塞,旅游业刚起步,发展外向型经济能力相对弱,这些客观因素给本来就脆弱的科技外事工作加大了难度。因此,以新疆为龙头,西北五省(区)科技外事部门协手,联合外贸机构,共建西部通道,尽快拓展科技外事领域,是促进宁夏与各国友好交往、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争取国际援助,筹措发展资金,推动对外贸易,振兴宁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宁夏科技外事工作的现状与“走西口”的条件

宁夏科技外事工作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经过艰难的开拓,现已初步形成了走出宁夏,面向世界的局面,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官方、民间、双边、多边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不仅促进了宁夏的科学技术进步,而且推动了宁夏经济贸易的发展。

(一)宁夏科技外事管理机构

1986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科技外事由自治区科委归口领导,成立了宁夏科委外事处,宁夏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宁夏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三位一体的管理机构,实现了宁夏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技术和人才、科技考察、学术会议、出国培训与进修等工作的归口管理,使宁夏科技外事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局面基本形成

近十年,宁夏先后同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28个国家和香港、澳门特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组织了近30个科技考察团赴十多个国家进行学习,派遣了近60名科技人员出国进修培训,有20批50人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3项专利技术在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奖。先后从十几个国家引进煤炭、机械、冶炼、轻纺、食品加工、作物栽培、畜牧、土壤改良、医疗、环保等行业的专家100多名来宁夏进行技术指导,并参与宁夏经济建设。接待了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来宁夏考察、合作研究,并与德国、美国的研究机构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研究与培训关系。与此同时,通过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引进外资外援工作,到1992年年底,宁夏共引进外资13096.53万美元,兴办了近百家“三次”企业,争取到联合国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援助项目35项,无偿援助资金达4209.27万美元,促进了社会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对外贸易概况

1992年,宁夏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12894万美元,顺差9658万美元。出口总额中东亚占35.6%(香港17.7%、日本13.4%、新加坡3.2%、朝鲜和蒙古1.3%),西欧占56.7%(法国15.8%、比利时13.8%、英国9.8%、德国3.3%),美国2.4%、俄罗斯2.0%。在出口商品中,农副产品占27%,轻纺产品占15%,工矿产品占58%。宁夏国际贸易初步形成的以港澳、日本、西欧为主的格局同宁夏科技外事合作与交流的局面基本一致,而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的南亚、中西亚、北非和中东巨大的市场几乎是空白。因此,调整战略,尽快与西北兄弟省区合作,共同协手开拓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新领域,其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比较宁夏及西北地区与西部国家的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及社会发展等特点,科技外事“走西口”的条件和可能性是具备的。

1.宗教与信仰具有同源性

生活在宁夏及西北地区的20个民族中,回族、土族、东乡族、裕固族、撒拉族、土家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占1/2以上,人口约占1/3。而南亚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中西亚、北非及中东地区的绝大部分国家均信仰伊斯兰教,宗教信仰的同源性有利于民族情感的沟通,给科技外事合作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客观基础。

2.资源与经济具有互补性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概括为:其一,日照充足、温差大、光能丰沛,适合种植棉花、啤酒花、瓜果和甜菜等经济作物,而且品质十分优良。其二,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2000多万公顷(3亿亩),待垦荒地1000万公顷,可利用天然草原10000万公顷,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和畜牧业的潜力很大。其三,矿产丰富,总矿种达500多种,有用矿种13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90多种,其中镍、铁、铂、锡、铼、锂等有色金属,化工岩,黏土等矿储量属国内之首。其四,煤炭、石油、水电等能源资源特别充足。宁夏尤其在农业、能源和高耗能工业方面基础好,发展潜力大。

西部各国除中东地区的石油及前苏联地区的矿产资源外,其它地区矿种相对较贫乏,而且农业耕地面积较小(除俄罗斯以外),农业发展缓慢,农副产品的进口量依赖性较大。因此,积极引进石油资金,扩大农产品及轻工产品出口,促进经济共同繁荣,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3.科技与人才具有竞争性

三中全会以来,宁夏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人才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到1992年年底,有独立的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机构54个,高等院(校)8所。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6374人,其中从事自然科学的高、中级科研、教学及工程技术人员25639人。已有近30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科技开发机构,兴办民营科技机构29个,初步形成了工业、农业、医疗、环境及社会发展等较为齐全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体系。获得10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100余项。如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制造专利、免瘟快速诊断、珩磨机床、数控车床、材料试验机、子午轮胎等新产品,在西部国际市场中仍具有竞争力。所以,科技与人才的整体实力是宁夏科技外事“走西口”,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最主要的基础保障。

4.西部往来已有基础

近年来,宁夏有关经济部门与科技人员先后对土耳其、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进行经济考察与科技交流,建立了联系。银川市与伏龙芝市已结为友好城市,这些往来将会对今后进一步加强与西部各国科技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基础并产生积极影响。

三、宁夏科技外事工作的困扰与差距

宁夏科技外事工作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同全国及西北兄弟省(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引进国外专家、派遣出国人员学习或进修等方面,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还很不适宜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迅速发展的科技事业。

从整体上看,宁夏科技、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基础设施与信息交流手段改善缓慢,对外开放程度低。由于经济落后,经费普遍紧张,使一些引进外国专家计划及应邀出席的国际学术会议被迫取消,失去了许多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宁夏财政困难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改观。因此,将会长期困扰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发展。

宁夏科技外事工作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不够解放,对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未能按政策规定放宽科技外事工作的管理权限、简化科技人员出国审批手续,使宁夏的科技外事处成全国少数几个没有审批权的机构之一。(2)科技外事活动资金少、各部门经费普遍紧张,不能对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提供较为充足的经费支持,使一些单位因配套资金困难而对技术引进、人才交流与合作研究等缺乏积极性。(3)整体科技水平较低、研究开发能力弱、信息交流手段落后。科技人员外语水平普遍差,尤其在高新技术、生物工程及食品(包括农产品)加工方面缺乏高级人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不强,导致在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处于不利地位,承接国际援助项目基本上属于被动接受。(4)缺乏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引进的国外专家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较好的生活条件以及较先进的设备。

四、宁夏科技外事“走西口”的构想与举措

从宁夏科技、经济的实际和西北及西部的情况出发,选择科技外事“走西口”,前景是广阔的,但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希望与困难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及时调整战略,措施得当,就会在困难中走向希望,在挑战中把握机遇,不断拓展科技外事工作的新领域,推进宁夏整体对外开放的步伐。

(一)宁夏科技外事“走西口”的构想

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对内联合西北五省(区)、对外加强并巩固与西欧的合作关系,东西沿欧亚大陆桥两头向中部延伸并向北南扩展,重点向西南延伸,逐渐挺进中东与北非。

(二)主要举措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宁夏科技外事工作步伐。科技外事工作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事业,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的广度与深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科技与经济的繁荣程度。因此,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深对整体对外开放战略意义的理解,鼓励政府、部门、民间和个人多渠道、多途径寻求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简化出国审批手续,提高外事工作的时效,加快科技外事工作步伐。

加强横向联系,服务于科技与经济贸易。要把科技外事工作同促进本地区的科技、经济贸易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加强并保持同经济、外贸、旅游、海关等部门“走西口”的信息联系,建立“内引外输”信息通报制度,使本区各行业、各部门“走西口”相互配合,相互服务,相互促进,使科技外事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宁夏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

建立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基金。针对宁夏科技外事资金短缺,科研机构及有关部门科技合作与交流配套经费困难的实际状况,建议尽快建立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基金,用于支持重点行业的技术与人才引进,以及部分学术交流的配套经费,使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能得到有效保证。

在巩固现有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巴基斯坦、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等国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力争在农业、畜牧业、节水灌溉等技术领域有新突破。

尽快建立西北五省(区)对外科技交流站。“走西口”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乃至下个世纪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向,西北五省(区)的联合势在必行。1993年9月16日西北五省(区)党政领导在乌鲁木齐首次聚会,共商建设西北国际大通道、联合“走西口”的大计,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因此,西北五省(区)的科技外事部门也必须联合起来,协调步伐、互通信息、共同拓展。建议由新疆科委牵头,在乌鲁木齐组建“西北五省(区)对外科技交流站”常设机构(具体事宜另议),由五省(区)科委派员工作。此机构旨在收集中西亚、南亚、东欧、北非及中东各国的科技与经济动态,交流并介绍西北五省(区)科技外事信息,寻求与西部各国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渠道,为科技外事活动提供服务,是西北五省(区)对外进行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文发表在《对中亚、西亚科技经济合作研讨会文集》184-192,1994.8,新疆·乌鲁木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