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武侯区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成都市武侯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成都市武侯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四川,成都,610000)
武侯区是国务院命名定位的高科技文化区,是科技部命名的全国科技先进示范区,同时也是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武侯区文化底蕴深厚,科技人才集聚,科技产业优势明显,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07年、2008年两年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165.83亿,税收5.45亿。2008年,区内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其中新引进、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0余家,新增数量列成都市五城区之首。全市五城区共101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武侯区就占了36家。2008年,区内20家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总和达3亿元,科技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大幅度提高。虽然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武侯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区内现有科技产业水平与高科技文化区的定位仍有一定的距离,科技产业占全区GDP总量不足15%。区老科协组织部分专家就如何通过跨越式发展缩短这一差距,使之尽快成为武侯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背景
“高新技术”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高新技术。目前统称的高新技术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涌现的技术含量高,有创新、有创意的创造发明、产品或服务,能够带来高经济效益,并能够向经济、社会领域广泛渗透的科学与技术。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与壮大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国家的首要战略任务,纷纷制定政策措施,调整资源投入,兴办高科技园区,努力发展本国的科技产业,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争取占据世界经济的制高点。发达的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先进国家做大做强经济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高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充分应用,使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美国以电脑动漫、数字电视、网络游戏、移动媒体、网络电视为表现手段的影视业不仅影响了世界影坛,产值已经占到了其GDP的20%;日本则领跑全球电子出版物、网络游戏和动漫市场,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产业强国,其产值已经超过本国一度发达的汽车工业,占其GDP的20%;韩国也在科技产业方面奋起直追,并以旅游业、餐饮业、饮食业开路,以动漫游戏和数字影视为主要出口产品,其产业产值也占到GDP的15%左右。现代社会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成为各自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是体现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越来越显示出对各国经济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建立于20世纪中叶的新中国正在利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机遇、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科技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增长点,不仅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迅速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而且努力培养国内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长沙、广州与成都等大城市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和国民经济新增长点。
成都科技资源丰富,是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在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以高新区、武侯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初步形成,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崛起,使成都在中西部地区具有最强的竞争优势。在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这种优势与本土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相融合,并通过引进、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本和管理手段,以现代市场手段研发、生产、销售、传播高科技产品和进行社会服务,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提升科技竞争力,实现高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武侯区科技产业的发展基础
武侯区内分布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等50多个科研院所,四川大学等20多所高等院校,在人才的质量、数量和潜力方面均优于全市其他各区,人才竞争力名列全市五城区前茅。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以武侯科技园、川大科技园为代表的一批产、学、研为一体的高新科技园区和以科技一条街为代表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科技商务区。这些条件为武侯区科技产业跃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合理的产业搭配与布局是武侯区科技产业发展的内在基础
武侯区内的电子信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作和销售及信息咨询优势突出,是除高新区外成都软件业最集中的区域,其数量和产值将近其他四城区总和的3倍。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无论是企业发展数量、申请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等不仅在中西部地区有突出优势,而且在全国县级区域排位也居前列,已经使成都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市场和信息服务市场,与北京、广州成三足鼎立之势。截至2008年,区内共有软件及信息服务相关企业1188家,销售收入近百亿元,占市场同行业的22%,实现税收4.48亿元,软件从业人员达26 500余人。2008年共有43个项目获得上级科技部门立项,获助资金1609万元。
武侯科技园以发展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信息技术为重点,以联强国际、川大智胜、神州数码、康特电子等软件信息企业为龙头,发展计算机应用产品、新型网络元器件、通信产品、智能交通等重点产品;集中提供电子竞技、数字娱乐产品展示、软件外包、系统集成、IT咨询服务等信息服务,形成了信息服务产业聚集地。
西部智谷是武侯科技园内刚建成的投资额最大的总部经济及信息化产业化项目,依托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以及成都市、武侯区的科技、贸易、信息、区位等优势,正在打造成为全新的高科技文化信息产业园。
成都科技一条街的IT产品销售和咨询服务是武侯区科技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里以磨子桥片区为核心,包括九眼桥至九如村的一环路主街道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国内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第二大电子信息产品交易中心,IT产业商家云集,辐射面广,影响力大,被中国电子商会授予“中国西部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商务区”称号。目前,成都90%的IT经销商分布于此,集中了成都电脑市场90%以上的销售额。随着其对周边地区辐射程度的增强,销售网络不仅覆盖了四川,还辐射到了云南、贵州、西藏及广西等地。
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是信息产业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武侯区在促进数字娱乐产业发展,带动数字娱乐产品市场的形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成都80%以上开发、经营数字娱乐相关产品的企业都集中于“科技一条街”。近十年来这里又开展了很多数字娱乐产业品牌活动,如每年1次的“国际数字娱乐体验周”、2年1次的“成都国际电脑节”。此外,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电子竞技、动漫产业和游戏渠道领域都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今年又在武侯区举办了软洽会,这些交流和展示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娱乐业的发展,使成都数字娱乐产业的整体水平已在国内位列三甲,被誉为中国数字娱乐的“第三城”。
多行业并举成为武侯区科技产业发展的集群优势。仅科技园区内就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及生物制药及环保新材料等各类高新企业100多家,其中机电一体化类科技企业57家,生物工程及制药类40家,环保新材料类科技企业20余家。这些企业根据各自行业发展情况,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及合作开发等途径,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分类企业基地。彩虹电器、成都电力机械厂、成都利君、费希尔久安等企业研究和推广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了机电一体化生产基地;华美、可采、合信等企业在重点培育生物制药和中药产业中发展壮大,形成了生物基因、制剂、中药、医疗器械等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东方凯特瑞、府天新材料、杜邦华佳等企业着力于发展耐火材料、粉末涂料、纳米氧化铝等新材料,形成了科技含量较高的新材料生产基地。如今“中国女鞋”之都已经汇聚了1300多家制鞋工厂和800多家鞋业配套企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女鞋设计生产基地。2006年底即拥有了“中国女鞋之都”的品牌称号,吸引了诸多国内外著名企业如派罗蒙、皮尔·卡丹、百丽、康奈、红蜻蜓在此落户,培育了如艾民尔、派中派、美丽点、三分多、卡美多、依百兰等本土品牌。近年来,武侯女鞋已具备年产皮鞋过亿双、年产值过50余亿元的产业规模,其品质、形象和技艺上都在业内享有盛誉,产品已远销120个国家和地区,使成都成为中国制鞋业增长最快的区域。
区内致民路-新生路片区汇聚了独具特色的音乐产业资源,有四川音乐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10个以音乐为主题的院校及艺术培训机构,有国内最大规模音乐艺术与乐器一条街,年钢琴销售量基本保持在5000台左右;乐器门类齐全,民族乐器、西洋乐器应有尽有。此外还汇集了与音乐文化相关的配套商店,如音乐、艺术书籍、音像制品专销商店,各种舞蹈、演出服装等。街区临近科技一条街,IT辐射资源优势明显,不仅传统音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而且正在与数字娱乐业融洽协商,数字娱乐业成为武侯区科技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目前,致民路街区正积极着手搭建首个专业化音乐产业协作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音乐企业汇聚,以培育和引进音乐文化产业,延伸发展数字音乐、音乐制作、唱片业、演艺业和音乐博览会5大产业链条,将建成集音乐制作、媒体传播、艺人培训为一体的数字音乐产业基地。
四川大学及其科技园位于区内一环路南段,具有川大技术转移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实体,研发实力雄厚,在国内外也有巨大的影响力,目前他们正以繁荣信息和软件产业市场为手段,进一步聚焦资本、品牌、人才和技术来促进系统集成,承接国内外信息服务,加快信息和软件服务业的商务、制造、物流等行业的融合,打造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科技园区。
(二)政府的积极探索是武侯区科技产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武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首先,让武侯工业园跻身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首批阵容,武侯科技园也被评为成都市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其次,武侯区积极抓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设,切实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认知度,同时认真总结各试点单位在工作中的实践和做法,推广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经验,推动武侯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开展;再次,制定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推动武侯区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促进其实施转化并加强保护;最后,营造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化环境,保持科技产业的吸引力和创造力。
武侯区委区政府积极探索融资新渠道与新模式,在解决高科技企业发展资金难的问题上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经过与银行的多次协商与密切合作,2004年正式启动全国首创的金融中小企业社区贷款试点,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入手,想方设法促进项目建设。按照这一思路,区委区政府再次创新理念,率全国之先,在武侯工业园设立了武侯区社区金融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银行与高科技企业之间架起一座“金桥”;同时,又成立武侯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重点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切实缓解了武侯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些措施在改善区域融资环境、建设中小企业基层信用体系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将园区内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纳入正规金融体系的服务范围,使企业的贷款利率更加优惠,融资成本显著降低。此外,区委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还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科技创新种子资金、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和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资金等的扶持,积极发挥成都川大技术转移中心和中科院成都分院技术转移中心的推动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武侯区科技产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
(一)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现实的科技优势
武侯区是成都五城区中高校和科研院所最为集中的一个区,科技资源丰富,人才资源汇聚,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市前列。但是由于协调与沟通不够,这种人才资源的优势尚未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科技优势,需要把川大技术转移中心等这些“隐性资源优势”转化成为显性的产业发展优势,以构建充分反映时代特征与西部科技产业高地特点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二)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目前,区内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还较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很多核心技术专利还掌握在外国大公司手中,产品研发主体缺位,企业应有的创新地位未确立。目前,区内企业数量虽多,但大部分为承接外包的转移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难度大,缺乏国际竞争力。
(三)产品销售和咨询服务的动力优势尚需提升
产品研发和配套服务能力尚不够强大,已经影响到产品销售和咨询服务,相应的,产品销售和咨询服务的动力作用尚未得到凸显,容易对整个市场良性循环造成负面影响。IT行业的跨国公司虽然入驻科技一条街,但是市政建设格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扩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盗版光碟、音像制品等仍有市场;街区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不高;动漫与数字娱乐消费场所的连锁化、规模化程度较低。
(四)科技产业的集群效应还有待凸显
虽然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武侯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半壁江山,但产业集群的基础还相对薄弱,其他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还有待完善,很多领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和完整的产业链,各类高科技企业还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目前的企业在国内外相关市场的影响力有限;产业链还存在许多缺失环节,其行业整体效益不高;各类传统产业与其相应信息产业互动性弱,未形成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及新材料等的规模有待增加,高科技产业的集群优势还有待凸显。
(五)科技和文化的结合力度影响潜在优势的发挥
区内数字娱乐的潜在优势还未发挥出来。一方面,高文化呼唤高科技,只有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才能加速发展高科技的新兴文化产业;另一方面,高科技呼唤高文化,只有通过从技术到内容的开发和创新,聚合高文化人才,赋予高文化内容,才能扭转当前片面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方向,从而突破文化产业的技术瓶颈和信息产业的内容瓶颈,数字娱乐的潜在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四、推进武侯区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武侯区科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借成都市经济改革试验区的强劲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制定特惠政策,采取行政、经济措施,运用法律、法规手段大力推进全区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力争3~5年内科技产业占全区GDP的20%以上。
(一)充分利用区内教育科研优势,深入实施人才战略
科技水平的提高根本在于依靠一大批高素质的、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较强高新技术研发能力的人才。要进一步依托区域内四川大学、科分院等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促进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培训机构间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立体式科技人才等培养体系。继续引进和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重点依托川大科技园及其技术转移中心,引进掌握现代技术的科技人才、拥有资金项目的创业人才、善于资本运作的金融人才、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素质领导人才、专业化技术人才。结合区情,充分发展各种认证培训和职业培训机构,着力建立高科技人才的培训基地培养各类职业技术人才,同时,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鼓励国外大学、培训机构以多种形式联合培训人才,建立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此外,要进一步落实人才政策措施,推动各类人才合理流动,构建人才高地。
支持高校把创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将科技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科学实验活动和经验积累融合起来。培育创业意识和精神,注重创业专门知识和科学技能的传授。建议武侯科技园区和四川大学等高校建立紧密的关系,把武侯科技园作为他们的实习与实验基地,鼓励高校师生积极参与武侯科技企业的各项科研项目,发挥高校在创业文化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以建设国家动漫游戏振兴基地(四川)体验中心为契机,借高校之力推动整个科技园区科技产业的多元化和高端化发展,实现两大园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紧密协作,将两大园区都打造成科技成果孵化生花、科技企业共同繁荣的创意产业园。
(二)促进自主创新的运行机制,建设创新型区域经济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武侯区要建设经济强区,需要科技产业支撑,而科技产业则需要品牌支撑,品牌则需要自主创新。品牌创新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创新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含了文化创新、“内容”创新、艺术创新的宏大战略,这正是科技文化应运而生的前提。
建议武侯区着重研究如何发挥区内科研机构和高校集中的优势,鼓励和吸引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自己搞设计、搞发明,创造自己的品牌并用于创业实践,大力推进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的有效协作,促进产学研互动,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三项费等政策措施的激励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集中资金和力量增强核心产品竞争力,大力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要提高自主研究、开发创新的能力,需要继续重视和抓好基础性研究,包括应用基础研究,为科技应用提供成果储备;要积极建立创新体系,充分发展孵化器产业,建立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不同层次的孵化网络平台;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活跃技术产权交易,实现创新要素流通顺畅;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业文化和创新环境,形成企业和人才勇于冒险,不断进取的氛围。
充分发掘、整合和利用武侯区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文学艺术、网络动漫设计等领域注入历史文化内涵。既要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和魅力,增添历史的厚重感和认同感,同时又注重传承历史文化与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相结合,特别是在数字娱乐等领域通过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而进行再创新,让深厚的文化资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此外,结合本地特色、历史和新时代的科技内涵,努力培育具有自主产权的本地数字娱乐企业,开发具有宣传武侯历史和地域特色的原创性数字娱乐产品,促进数字娱乐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的融合,实现历史展示科技化、文化产品科技化,发挥数字娱乐对科技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在推动作用。
(三)加强研发和配套产业链建设,提升销售、咨询服务能力
根据IT产品现代化销售和咨询要求的特点,对科技一条街进行通盘考虑和全面规划,实施规模化市政改造。要在进一步做大、做强科技一条街的百脑汇、新世纪电脑城、数码广场、@世界等IT卖场基础上,充分发挥国腾电子竞技馆、天府网城、GGL、台湾汤姆熊、2016主题网吧、数字E甸园等数字娱乐企业的龙头作用,使产、研、销配合成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引进创新、创意型商业企业和创新、创意型人才,扶持网络技术和IT企业咨询服务产业,培育IT研发、软件设计等创意新企业,推动科技一条街科技产业的多元化和高端化发展,争取在三五年内将科技一条街建设成成都市集科技研发、产品交易、网络传播、数字娱乐、文化创意为一体的商业模式和科技文化商地,为加快人南商务区建设发展提供连锁支撑和科技动力。
(四)全力打造产业集群,培育和增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
政府应着眼于远大发展目标,结合区内现有产业布局情况,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尤其是要招来有影响的大中型科技企业,壮大现有的产业集群,并在集群内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积极探索和研究科技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专业性组团在产业配套、资源共享、学习交流等方面的机制和作用,提高产业集群的认识溢出效应;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产业集中培育力度,促进要素资源的集约汇集;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提档升级,要着力并有选择地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科技企业,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围绕这四大产业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的再创新,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鞋都工业园要充分发挥“中国女鞋之都”的品牌效应,加大研发、设计投入,提高科技和创意在传统制鞋业中的附加值,实现由制造基地向研发、设计基地的转型。
培育壮大企业集团,增强竞争力;要积极引导促进土地、资金、能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力要素向主导产业、优势企业聚集,对市场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要出台新政策,采取新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和辐射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激励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大企业集团向中小企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增强协作配套能力,努力推动武侯区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培育科技文化消费氛围,加强科技文化中介机构的作用
建议武侯区加强科普活动投入力度,大力营造科技产品的消费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可以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消费者产品消费意识的层次,能够让消费者对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产生更好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并能激发其对新产品、新服务的需求欲望,为新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培育更好的市场需求。通过科普增加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又通过市场需求来更好地引导并促进科技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发展,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全区还要积极培育更多的中介结构,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科技中介是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服务活动,包括成果转化、技术认可、信息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大批有利于文化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和转化的科学技术经纪服务、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评估和推广营销机构;要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努力形成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机构及中介组织机构建设,为科技成果的高效率转化和科技产业化搭桥铺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利用与转化的监督与仲裁机构,协调和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矛盾,促进成果转化和推广的顺利进行。发挥好“科技一条街IT业销售发展促进会”等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办好两年一届的成都电脑节,培育科技文化消费氛围,建立企业信用联盟,搭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沟通的平台,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产业内有序竞争和整体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