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科学文化、人文文化
1.科学文化与科学精神
(1)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的观念
所谓科学文化,就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形成的、以科学观和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基本文化。
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观念,最初可以追溯到1627年F·培根出版的《新大西岛》。该论著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科学文化岛”,这个岛上设立了专门的科学研究组织,以“探明事物的本质和它们运行的秘密”(1)。人们生活在这个岛国里,由于能够认识自然、控制自然,从而享受到一个完美社会的乐趣。18世纪中叶,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一文中有意识地把科学置于艺术、道德、社会风尚的背景中加以批判。在现代,最早对科学进行文化分析的是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O·施本格勒。他在1918年出版的第一部全面反省西方文化危机的理论著作《西方的没落》中把科学看作是一种文化,主张将科学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他受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从社会历史哲学的角度认识到科学的文化意义。与此同时,科学的历史意识也激起了文化意识,科学史家通过对科学的历史考察,同样走向了科学的文化分析。例如,著名科学史家G·萨顿深刻地洞察到科学的文化本质与价值,把科学史确定为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他说:“从最高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历史。”(2)英国科学社会学家J·D·贝尔纳也把科学放到人类文明史的线索之中加以认识和理解,并且一再强调要“把科学当作整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对待”(3),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促进科学的健康发展。1944年,德国著名哲学家E·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指出“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他写道:“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它被看成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主题。”(4)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文学家C·P·斯诺进一步明确提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并对之进行具体的研究。1959年,他在剑桥大学所作的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著名演讲中指出:“科学文化确实是一种文化,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5)从智力上讲,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索活动,科学探索本质上是智力创造活动,是对自然界实现智力建构。他们把科学探索的结果以系统化的形式加以表述,形成科学知识体系,因此科学知识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学意义上讲,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家集合体,其成员往往有共同的态度、类似的价值倾向和共同的行为模式等,因此科学家的思维方式、行为价值规范等构成了科学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1972年,美国学者M·N·李克特继斯诺之后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的观点(6)。他认为,科学作为文化过程的特征既是文化的,同时也是认识的发展的,并由此确定了科学文化的三个特征,即科学文化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但它具有特定的发展特征,因而有别于其他文化知识系统的发展;科学作为认识形式的文化发展,其发展速度远比生物进化快得多,而且两者在本质上也有着根本的差别。
(2)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的精髓
我们注意到,从科学在文化系统的演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看,科学是一种相当特殊的文化。科学虽然生长自民族文化环境,但科学成果一旦被公认,就具有普遍性(与创造者的地位、声望、性别、种族、国籍等无关)、公有性(即国际性)、无偏见性(不受个人的价值观念左右),因而又是超越于民族文化的;虽然科学分离自文化系统,但一旦独立出来,就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以及很强的自组织能力。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气质,科学才区别于其他文化。而科学精神即是近400年来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一系列优良传统,是科学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它包括下述五要素:
①求真精神,即科学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或探求真理。
②务实精神,就是坚持“实事”为科学的认识对象,通过科学实践去“求是”,并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③创新精神,认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④开放精神,即一方面,科学无国界;另一方面,科学是开放性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⑤批判精神,即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怀疑地、批判地考察世界。
科学文化是现代文化结构层次中最基础的部分。这个结构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a)科学技术(知识、观念、商品);(b)物质(商品);(c)社会制度、体制;(d)精神理想、信仰、社会价值观、行为规范、文学艺术。因此,第一,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第二,科学技术既能通过物质文明间接作用于精神文明,也能以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方法作为崭新的观念直接作用于精神文明;第三,科学技术与文化体系中的其他层次具有互相影响、渗透和制约的能动作用。
2.人文文化与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文化,就是以人文科学为基础形成的,以人文观和人文精神为主要内容,并在哲学上表现为人文主义的一种基本文化。与科学文化相比,人文文化传统显得更为久远。
(1)“人文”的概念
在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人文”一词来自《周易》。《周易·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谓刚柔交错,是天文;文明而止,是人文。观察天文来考察四时的变化,观察人文用来感化天下人。这也就是说,“人文”在中国古代意指那些不是以自然为对象的文明文化现象,如诗、书、礼、乐等。同时,中国古代的“人文”还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云:“舍诸天运,征乎人文。”此外,“人文”还与“人道”相通,而人道是与“天道”相对应的概念,指人事、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
在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中,“人文”与源自拉丁文“humanitas”的英文词“humanity”相对应,其意思有四个:(a)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b)人性,人的属性;(c)人类;(d)人文学(又称“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的研究。
据《大英百科全书》介绍,拉丁词humanitas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论述思想的辩论家时被创立为一种学说,或一种独特的教育大纲。有人考证它来自希腊词paideia——指为了培养自由的成年公民而实行的一种全面的文科教育,而这种情况又源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那时,第一批巡游学者就在希腊各城邦国家作为家庭教师对年轻人进行全面教育。后来经过希腊、罗马修辞学者的发挥,humanitas就成了古典文科的基本教育大纲。
(2)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the humanities),亦译“人文学科”。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与内容。15世纪末,意大利学校中的古典语言、文学和法律课程被统称为“studia humanitatis”,英语翻译为“the humanities”。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对神主宰一切的观念,宣扬人是万物之本,主张进行自然科学研究,同时加强对人的研究。因此,在当时的世俗学校中增设了以自然和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其中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语言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由此可见,自然科学在当时被视为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在此种意义上,人文科学与非人文科学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无论是古代的教育家,还是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其目的都是培养多才多艺的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7世纪自然科学形成并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时候。到19世纪,在欧洲的传统学校中仍然继续着传统的人文学科教育,只是已不再将自然科学包括在内了。在西方,一般认为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科学,它通常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等。
(3)“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humanism),由“人文”(humanity)衍生而来,其主要含义包括:(a)从拉丁语或希腊古典文化研究推引出来的人文学科研究、对人文科学的热衷,如对文学修养、美学修养的强调等;(b)人文主义,特别指欧洲16世纪至17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的对古典文学、个人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复兴,以及对于具有文艺复兴特点的非宗教内容的强调,后来它逐渐演变为一种思想态度,即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强调人对于自然界的优越性,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到了现代还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思想体系;(c)人道主义,重视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把人的自由、平等、博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追求的目标;(d)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反对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所以人文主义有时也被称作“人本主义”。
所谓人文精神,即是人文主义的升华,其内涵主要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珍视与关怀,包含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对开放、民主、自由等准则的不懈追求,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