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地区锡矿选区评价与成果集成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
起止时间:2008—2010年
项目负责:付建明
主要完成人:付建明,陈希清,马丽艳,程顺波,徐德明,卢友月
成果概况:项目总体目标任务是在总结以往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成锡花岗岩的综合判别指标体系;系统总结锡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建立找矿标志;开展南岭地区锡矿调查评价成果综合集成和创新提升;提出下一步开展锡矿调查评价的工作选区建议。
按照项目总体设计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项目组根据年度任务要求,系统地收集了南岭地区地质、矿产及物化遥资料,紧密跟踪计划项目各工作项目最新进展,分阶段对各成矿区的重要锡多金属矿床及相关岩体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和较系统的采样分析工作,并对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全面地完成了任务书和设计书规定的工作量,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
(1)全面收集了南岭地区最新地质找矿成果资料,完善了南岭地区花岗岩的成因分类,按物质来源将南岭花岗岩分为壳源重熔及其分异型(C型)、壳幔混合及其分异型(H型)和铝质A型花岗岩三大类(表1)。完善了南岭地区原生锡矿床类型的划分方案,总结了不同成锡花岗岩及典型锡矿床特征;获得了一批高精度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为矿床成因分析研究提供了最新科学依据。
(2)总结了南岭地区钨锡等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特征,认为南岭地区不同成因类型矿床具有多源流体混合特征,并存在成矿流体的沸腾作用;多期次、大规模的成矿流体活动成就了本区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其中地幔流体作用甚为重要。
(3)总结了南岭地区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时间上,南岭原生钨锡多金属矿床形成时代从晋宁期到燕山期都有分布,但以燕山期(150~160Ma)为主,成岩与成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在空间上,从整体看,钦—杭结合带东部富钨,西部富锡,结合带内钨锡均富,矿床主要分布在古板块结合带、隆起区与坳陷区结合部、深大断裂带三大部位,具有成带、成群的分布特点。
(4)总结了南岭地区6种类型锡多金属矿的标志性特征,完善了南岭地区锡矿成(找)矿综合模式(图1,表2)。归纳总结了锡多金属矿综合找矿标志;建立了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床空间数据库;总结了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划分了远景区(南丹—河池锡铅锌找矿远景区、融安—三江锡铜铅锌找矿远景区、越城岭钨锡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关帝庙—大义山钨锡多金属找矿远景区、骑田岭钨锡多金属找矿远景区、都庞岭—九嶷山钨锡多金属找矿远景区、花山—连阳钨锡铅锌找矿远景区、诸广山—万洋山钨锡多金属找矿远景区、乐昌—翁源钨锡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大余—宁都钨锡多金属找矿远景区、三南—会昌钨锡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明确了锡多金属矿找矿方向(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岩基内部、隐伏花岗岩分布区、区域性不同方向构造带交汇地带、寒武系与泥盆系不整合面附近以及远离岩体的破碎带等)。
(5)项目实施为钦—杭成矿带下步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业务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6)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南项目办公室的领导下,负责的计划项目“南岭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部署的工作项目在找矿上取得重大突破,分别在湖南锡田和铜山岭地区找到了具有超大型规模的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和钨多金属矿。
表1 燕山期不同类型花岗岩综合特征及其与锡矿的关系
FeO*=FeO+0.9Fe2O3
图1 南岭中段燕山期锡矿成矿模式示意图
1.板岩;2.砂岩;3.碳酸盐岩;4.浅变质碎屑岩;5.前震旦系基底;6.铁镁质微粒包体
表2 南岭中段锡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式
(付建明 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