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赣杭带”
冯必达
赣杭构造带是我国重要的火山岩铀成矿带。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在该带承担的科研项目《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铀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获奖项目代表了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实力,凝聚了该局4队1所广大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20世纪80年代初,二七○研究所和二六一、二六五、二六八、二六九等4个地质大队共同承担了《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铀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科研项目(以下简称“赣杭带项目”) ,该项目是“六五”期间原核工业部重点攻关项目。在两级局的领导下,通过4队1所200多名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历时4年,于1986年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1989年,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刘义发同志出席了1989年度全国颁奖大会,并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4队1所集体和15位同志个人均获得了奖励。
“赣杭带”西起江西乐安,东至浙江绍兴,总体呈北东向展布,总长600公里,宽50~80公里。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铀矿地质系统有关单位在该带上投入了大量的铀矿普查、勘探和开采工作,并在该带内找到了丰富的铀资源。该带成为我国重要的、前景广阔的火山岩铀成矿带。
为了深化认识,总结规律,继续扩大老矿区,突破新基地,在地质总局1980年11月“相山会议”上,拟给华东地质局(即现在的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前身) “六五”期间研究“赣杭带”的任务,深入勘查“赣杭带”的铀资源。为此,1981年6月,华东地质局副局长杜德昌和总工程师周仰尧主持召开“金华会议”进行了专门部署研究,原核工业部地质局总工程师刘兴忠及陈肇博、沈锋、宋文泉同志亲临指导。会上确定了“赣杭带项目”的名称,并决定由二七○研究所、二六一、二六五、二六八、二六九大队共同承担研究任务。为确保科研任务的完成,成立了以杜德昌为组长、王伯甫为副组长,周仰尧、杨乡珍、刘义发、韩文昭、万森如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实施。各单位按制定的总体规划要求承担各自的任务,二七○所全力以赴,4个大队则由综合研究队(组)或成立专门科研组织具体实施。
获奖证书
“赣杭带项目”是以应用研究为主,以总结成矿规律为中心,以进行区域成矿预测和指明找矿方向为目的,故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野外实地调研和室内整理工作,并做到了所与队、点与面、野外和室内、宏观与微观、多技术多方法多专业相结合,同时尽量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加强科研成果的及时应用和科研成果信息的反馈,狠抓成果质量关。从1982年7月至1986年10月,历时4年,4队1所圆满地完成了科研报告,并总结出10条成矿规律,对全区进行了成矿预测等。
“赣杭带项目”科研报告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有较大的运用价值,在我国区域性、综合性火山岩型铀成矿规律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该成果对“赣杭带”铀矿勘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全国其他火山岩型铀矿找矿、科研工作也有一定参考价值。1988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地质部主任涂光炽院士、学部委员徐克勤和李文达、张祖还教授一行对“赣杭带”进行了考察,听取了“赣杭带项目”成果汇报,参观了科研成果。学者专家们认为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同类型铀成矿理论的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所总结的成矿规律、模式和判据等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并当场题词祝贺。该科研成果还得到了国外铀矿地质界的重视,法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的铀矿专家到实地考察后认为:中国对火山岩铀矿的勘探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0多年过去了,“赣杭带”仍然是我国重要的核原料基地,经过近10年来的深入找矿工作,相山矿田又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富矿远景储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成为新的后备基地。
编辑补白:华东铀矿地质事业创立50年来,广大科技人员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先后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200余项,其中有139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铀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核工业铀矿地质系统科研史上获得的第一个最高奖。该奖项当时在全国地矿行业中,也只有2个项目获得。1985年,该局《金刚石地质岩芯钻探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