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7年的“吉化”——马国治同志的回忆
马国治(原名周天游,曾用名江峰),男,汉族,1916年6月出生,湖南省双峰县拱石乡石北方村人。1937年10月入伍并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任吉林化工厂厂长;同年10月,任中共吉林化工厂党总支书记;1950年11月,兼任吉林工程公司副经理;1953年9月,任吉林化工区建厂筹备处主任;1956 年5月调离吉化公司。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次年5月,我到吉林化工厂工作。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破坏,吉林化工厂的厂房已倒塌,仅存残垣断壁,凡是能搬得动的设备均已散失,唯有厂房设备基础尚存。为尽快恢复生产,我们刚到吉林,就着手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首先招回了部分离厂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千方百计回收散失的设备器材。当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我们充分依靠上级党组织和地方政府强有力的领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大家出主意,人人想办法,群策群力,团结奋战。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劳动,首先使小电石、制磷两个车间投产,生产出了电石、黄磷、硫化磷等产品。不久,机修、电修、土建、制桶等车间相继投产。后来,我们又根据军品和民品的不同需求,用两年左右时间,先后修建了电极、石灰石矿等配套工程和年产3000吨的苯胺车间。这些工作,为后来吉林化工区的恢复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吉林市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特别是松花江北岸幅员广阔,地势平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十分便利。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它成为建设大型化工联合企业的最理想之地。1951年,国家确定在吉林市江北建立化工区,兴建染料、氮肥、电石三大化工厂。1953年9月,东北工业部决定成立吉林化工区三大工程筹备处。任命我兼任筹备处主任,徐晓为副主任。主要工作是为三大化工厂的兴建做好人员、物资、配套设施等筹备工作,办理水、电、汽、交通和建厂许可证;配合苏联专家搞好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气象、水文、地质勘探,设计会审等工作。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苏联专家的大力协助和广大职工的辛勤努力,1954年初,三大化工厂及其配套工程的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同年4月,三大化工厂进入紧张的施工建设阶段。
在吉林三大化工厂建设的过程中,上级党组织和主管部门十分重视,不仅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而且在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援,曾陆续从全国各地抽调200多名县级以上干部来到吉林化工区,组建了吉林化工区建设公司和九个工程公司,施工总人数达2万多人,有效壮大了吉林化工区的施工力量,保证了施工进度加速推进。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展,三大新建厂生产准备机构相继成立,由这些新建机构负责施工进度、质量监督和试车前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还将吉林化工区三大工程筹备处改为工厂建制,分别建立了吉林氮肥厂(代号102)、吉林染料厂(代号101)、吉林电石厂(代号103)。
在吉林化工区建设施工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化工区的建设者们以忘我的工作热情,昼夜奋战在施工现场,抢晴天,战雨天,迎风雪,斗严寒。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不论任务多么繁重,工人们都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没有一句怨言,为建设我国第一个化工生产基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和汗水。经过三年多紧张的施工,1957年10月,三大化工厂相继落成,经国家有关部门一次验收合格。同年10月25日,在龙潭俱乐部举行了“三大化”开工生产庆典。吉林“三大化”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化学工业基地的诞生。(www.guayunfan.com)从吉林化工区建设的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多快好省的原则,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扬不怕困难、不讲报酬的奉献精神;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必须发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作风,注意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