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防灾减灾与社会稳定
自然灾害不仅可以使受灾区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人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恐慌不安,甚至家破人亡,而且可以使社会动荡不安,破坏社会正常运行机制,从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在中国历史上,由于生产力低下,每一次大的生物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饥荒还往往迫使人口大流动,引起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停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抵御各种农牧业生物灾害的危害,确保了病虫草鼠的发生危害在人们的承受能力之下,才保证了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近年来国际上因口蹄疫、疯牛病、二垩英中毒事件、SARS、禽流感等闹得沸沸扬扬,相关地区和国家的动物产品遭到封杀,贸易中断。中国一些地方也曾出现因病害肉、结核奶而引发罢市抗议、游行示威,甚至冲击当地政府的消费事件,安全消费意识的增强和社会进步对放心肉、放心奶等放心动物食品的呼声愈来愈强烈。2004年亚洲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人间也有感染死亡的报道,再次敲响了动物疫病危害的警钟。宁夏重大动物疫情防灾减灾的体系建设,将提高对动物疫病的诊断、监控、预警能力,有效地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流行,有效地提高全区重大动物疫情防灾减灾的能力。其社会效益体现在向社会提供符合和满足安全消费要求的动物及其产品,保护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宁夏动物及其产品的正常贸易,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宁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维护宁夏民族团结。
(二)防灾减灾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农牧业生物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或影响范围最广泛的是吃饭问题。1845~1846年,当时爱尔兰人以马铃薯为主要粮食,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造成400万人遭受饥饿,其中150万人饿死,100万人逃离本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尔兰饥荒”。据粮农组织资料显示:“1990年至1992年,全世界约有8.4亿人(占当时全球人口20%)的基础代谢率低于1.54,即陷于饥饿和营养不足,当时,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儿童死于营养不足。”1962年,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对济南1~20岁的10560名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形态的身高、体重、胸围、坐高4项主要指标做了调查,结果发现,由于粮食缺乏,影响了国民的发育与健康。中国人口众多,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虽然依靠科学技术种田,近50年中粮食亩产翻了两番,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仍承受不了大的自然灾害的打击。与其他灾害相比,农牧业生物灾害更容易预报和防治,我们可以事先通过加大抗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增加粮食产量和提高粮食品质,以此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三)防灾减灾与人身安全
农牧业生物灾害不仅造成农产品的大幅减产,而且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如有些携带病虫的农作物人食用后会引起中毒,威胁人类健康。如人食用了带有黄曲霉的小麦,就可能得各种癌症。在防治农牧业生物灾害的过程中,人们不得不喷洒大量的农药。据估计,每年通过农药使用挽回的作物损失达200亿美元。因此在农药防治上每投资1美元,将得到大约1.5美元的作物价值。但是人们也以含有高残留农药的粮食食品为代价。由农药引起的人类死亡和疾病的数量很高,这是由于无论在田间或是在贮存期间农药使用的法规不严,而且生产者、使用者经常不按规范操作。因此,在农牧业生物灾害的防灾减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依靠现代化的生物灾害预报和控制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有害生物防治成本、保护公众健康和人身安全。
随着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和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隐患增大,动物防疫成本上升,在养殖业生产中存在着兽药使用不科学,重复使用甚至滥用的现象;饲料中超剂量添加兽药、添加剂及违禁药品、生产中盲目用药,不按期停药,环境污染,直接导致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加之兽药残留监测机构不健全,检测设备、标准不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未完全建立等问题,使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动物产品上市,其后果是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在对外贸易中,不能满足进口地区或国家对动物产品的质量要求。研究表明,人类的一些慢性疾病和不明原因的疑难病症与摄入食品有关,尤以摄入不安全的动物肉奶蛋隐患最大。人畜共患疫病对人畜的危害更勿用多言,如人间结核、布病的消长与畜间结核、布病形成关联互动。可以预见,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消费是今后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最大考量之一。
(四)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特殊产品,具有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小的特点。如何提高粮食的经济效益,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是保证粮食安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粮食安全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定团结、经济稳定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条件下国民对粮食数量和品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发达国家粮食安全从质的方面,对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量的方面对确保粮食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提出要求。在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的条件下,人们对粮食安全提出相应的植物病虫害防治要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高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增加1%,食物消费增加1%~2%;而在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每增长1%,食物消费增长7%~8%。在发达国家,粮食年人均自给量为800千克;而在贫困国家则不足200千克。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在区域上具有不平衡性,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差异很大,既要能满足量上的供应,又要有质的保证,我国农牧业生产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21世纪的粮食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备受世人瞩目。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应该从量和质上综合考虑。而农牧业生物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应当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