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77年的吉化——白宪熔同志的回忆
白宪熔,男,汉族,1964年任吉化试剂厂副厂长,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套“201”军工产品装置建设。
1963年底,我被调到吉化设计院,负责筹建研制“201”产品的试剂厂,1964年初至1967年10月任试剂厂副厂长,1967年10月带着生产“201”产品的717工号全套人马设备迁往青海西宁筹建西宁光明化工厂,并任副厂长。在我的前半生,有幸参加了“201”产品的研制、试验和工业化生产。作为我国核原料工业的第一代创业者,我亲眼目睹了我国核工业的飞速发展。至今,50多年过去了。但是,每当想起当年为了“201”,为了核工业,全体科研实验人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搞研发的场景,仍然令我激动不已。在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用的就是“201”产品。
在核动力工程中,“201”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而在核反应堆中,它又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减速剂和冷却剂。
为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加速我国的国防工业建设,彻底打破以美国为首的核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早在1954年,沈阳化工研究所就率先开始了电解法制取“201”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小型试验的成功。在此基础上,1958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大连、吉林等地建立了中型试验装置。其中,由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负责“GS”法制取“201”试验,确立了“201”分级提浓的工艺路线。1960年,在吉化设计研究院建立“269”中试车间,由吉化公司副经理杨浚为项目总负责,由工程师洪小灵、李飞为技术总负责,取得了“201”工艺过程可控性和连续化的试验成果。
在小型实验和中型实验的过程中,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大连工学院等高校,派出了10多位教授、专家参与研究试验,他们在技术理论上给予了有力的指导和帮助,有效地促进了“201”产品的研发。(www.guayunfan.com)在确立了工艺路线,并取得可控制和连续化生产的经验成果基础上,于1963年8 月15日,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批示:“要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好我国第一座‘201’产品工厂。”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化工部党组于1963年9月10日和12月3日,先后下发了(63)化党组高字[第95号]《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有关“201”产品问题的通知》、(63)化一局李字[第244号]《批复关于“201”产品的报告》等文件。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化工部的指示精神,吉化公司党委决定,由吉化设计研究院 负责筹建“201”产品试验厂,并于1963年7月成立建厂筹备处,由李飞任组长,任洪斌、谢毓晋和我为副组长。同时抽调了大批技术骨干,在吉化设计研究院“269”中试装置的基础上,开始了试剂厂建厂前期的准备工作。经过紧锣密鼓的紧张筹备,1964年10 月8日,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决定成立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试验厂。至此,我国核工业原料“201”的研发阶段宣告胜利结束,开始转入工业化生产阶段。
为加强“201”工程领导力量,经化工部批准,于1965年6月,将吉林试验厂改名为吉林试剂厂。在化工部的直接领导下,自1964年以来,在吉林试剂厂先后建成了四套“201”生产装置。我经历了“717”、“726”、“649”等三套装置的施工建设。
在讲述试剂厂兴建四套“201”生产装置之前,我首先要说明:由于“201”是核工业原料,国家规定保密级别很高,所以,从产品名称到车间、工号一律使用固定的数码命名,对外绝对不允许说出产品的名称。这里为便于表述,我仍然沿用它们的原始称谓。
“717”车间设计年产100千克“201”产品,装置定位是“201”产品工业化试验基地。担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工艺流程试验,为以后兴建“201”大工业装置确定工艺流程、取得工程数据、培养技术人才。它所采用的是“GS”法制取“201”产品。为满足我国航天和核工业发展的需要,1962年,国家科委“820”会议决定,在吉林试剂厂兴建“717”车间,并将其列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717”于1963年7月破土动工,标志着我国第一座“201”工业化生产的序幕已拉开。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奋斗,至1964年12月竣工投产。在“717”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化工部领导的高度重视。陶涛副部长多次来厂进行现场办公,指导施工和开车。化工部还邀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学院、中科院大连物化所的倪宝林、张青莲、张元琦、沈志华等10多位专家组成专家组,专门指导工程设计和安装调试。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家教授的悉心指导,使试剂厂的广大干部职工深受鼓舞。以“攻城不畏坚,攻关不怕难”的大无畏精神,积极投入工程大会战之中。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经常吃住在厂里,和工人一起摸爬滚打。工程技术人员王步登、洪小灵敢于挑大梁担重担,大胆进行技术攻关,共计完成了原料水泵换型、循环水泵改造、循环压缩机加转等150多项技术革新。老工人刘希瑞家住江南,离厂有30多里路,但他顶严寒,冒酷暑,每天都第一个进厂,最后一个离厂,任劳任怨,从不叫一声苦。为确保会战一线职工能吃上热乎饭,行政科后勤人员每天准时把三顿饭送到现场。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高校专家教授的全力帮助下,经过全厂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717”车间于1964年12月竣工,1965年1月至5月进行单体和联动试运行,6月开始工业化装置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围绕系统中“201”浓集规律的探索,成功地完成了“一级塔板效率测定”、塔中“浓度比与液汽比的对应关系”、“最佳液气比相应调节时间的测定”、“系统出料的测定”、“碳钢筛板塔性能测试”、“氢氧化钠介质腐蚀程度测试”、“防腐涂层和硫化膜防腐测试”关键项目的测试与研究,基本掌握了“201”工业化的生产规律,圆满地实现了化工部党组下达的确定流程、出数据、出人才的目标任务。1967年8月,“717”装置连同70余名技术骨干一起内迁到青海西宁。至此,吉化试剂厂“717”车间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726”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套“201”工业化生产装置,采用减容电解法生产“201”产品,设计规模为年产1000千克,其副产品主要有氢气和氧气。其中,氢气专供电石厂丁辛醇车间。该项工程于1964年5月破土动工,1965年6月竣工。同年6月25日进行单体和联动试车,同年11月16日拿出第一批“201”成品。
“726”作为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由吉化公司经理李艺林和副经理杨浚亲自挂帅,由徐宝华同志担任工程总指挥,有效加强了工程的领导力量。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选派800名官兵支援土建工程施工,完成土石方量达1.5万立方米,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展。化建公司的施工人员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支模、灌桩、打混凝土。化工部第六设计院大胆采用新技术,将6个不锈钢塔更改为碳钢塔,为国家节约不锈钢40多吨。在基建工程接近完工,即将转入化工试车的关键时刻,1965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亲临试剂厂视察,他亲切地勉励大家要再接再厉,圆满完成试车任务,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做出积极的贡献。李先念副总理的殷切期望和嘱托,使全体参建人员深受鼓舞。试剂厂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发扬克难制胜、勇于拼搏的艰苦创业精神,积极投身于设备安装、工艺改进、装置调试之中,成功破解了大量技术难题。在调试过程中,曾因C—10—2段防爆膜爆破着火和交换塔筛板漏水,严重影响了传热效果、蒸馏流量和浓缩效率。为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工程师桂纯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日夜蹲守在设备旁边,仔细观察,精心研究,大胆改进,成功地解决了所有工艺技术难题,改进了工艺,消除了隐患,打通了流程,保证了试车的顺利进行。各岗位操作工人密切配合,逐台设备查找漏点,添加密封,消除“跑冒滴漏”现象,确保了装置的平稳运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965年6月25日电解工段79台DY—24型电解槽投入试运行,9月21日电解—交换系统联动试车,11月14日全系统正式投料试车。相隔半年后,1966年3月24日,从瑞士进口的12台EB300—50型大型电解槽并网试车。至此,“726”车间全部建成投产,比国家规定的计划工期提前了18个月。
“726”装置于1965年11月14日生产出我国第一批“201”成品。这是一个光荣的日子,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我国有了自行研制的航天和核工业原料。“201”产品的问世,为彻底打破以美国为首的核威慑和核讹诈,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和核工业,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649”采用返回氢低温再生法生产“201”产品,设计规模为年产量3000千克。“649”于1966年5月破土动工,1969年12月竣工,1970年1月试车。
“649”工程生不逢时,基建施工初期,“文革”开始了。在这场大动乱的干扰下,仅仅因为一个珠光砂仓库迟迟不能交工,就使土建工程延期长达3年之久,这项工程本应在1966年底完工,结果一直到1969年底才完成。还有,由无锡压缩机厂制作的原料氢压缩机、上海鼓风机厂制作的罗茨鼓风机、自贡阀门厂制作的高压阀门、吉化机械厂制作的低压三通阀门等,都拖延了供货期限。
为排除干扰,抢回被耽误的时间,确保“649”工程如期竣工,化工部基建总局和二局,于1967年6月6日召开“649”基建试车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以佟孝先为组长,由试剂厂桂纯、一化建王子儒、第六设计院郭树发等为成员的核心领导组,全面负责领导“649”工程施工和试开车。佟孝先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英模,在革命战争年代,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奋勇杀敌,到解放后,身上还有好几块弹片留在体内。他资格老、威信高,造反派不敢把他怎么样。所以,部党组决定由他担任核心领导组组长,确实是加强了领导力量。为落实化工部二局的专题会议精神,推进“649”工程进度,各方面参战人员很快就都动起来了,迅速掀起了“649”工程大会战。基建系统,在一化建总指挥王长林亲自率领下,实行综合调度、穿插作业、打歼灭战的施工方式,抢晴天、战雨天,边安装边试车,昼夜奋战,一刻不停,极大地加快了施工进度。工艺系统,在工程师桂纯的带领下,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及时组建了由试剂厂老技术工人、光明研究所专家、“649”车间主任参加的“三结合”技术攻关小组,群策群力,重点突破了“原料气净化”、“固氧爆炸”、“冰霜冻堵”等重大的技术难题。现场管理系统,在副厂长刘世忠的带领下,广泛发动职工,检查和消除设备隐患。工程师桂纯以身作则,在试压查漏中,她不顾体弱多病,一遍一遍地检查每一道法兰、每一个焊口,直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肯放心出来。光明研究所、第六设计院的专家们和工人一样,每天24小时跟班上岗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感召下,“649”车间工人在低温下,抢装珠光砂。在安装试车的过程中,在光明研究所、第六设计院各位专家的协助下,试剂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大胆进行技术改造,先后完成了“循环氢塔前加装固氧过滤器”、“缩短吸附器切换周期”、“砍掉氮气柜”、“采用T—1塔反交换”等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有效地延长了生产周期,提升了氢气纯度,降低了电能消耗,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1975年,为满足国家“331”工程对“741”原料的急需,“649”车间转产“741”产品。
1967年8月,“717”车间胜利完成了工业化装置实验任务,全车间70余名干部、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随同全部装置一起迁移到青海西宁,承担“201”新基地的建设任务。
1967年,为应对国际形势变幻,毛主席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党中央采取加强三线建设的举措,将军工企业迁至大山之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717”车间迁往青海西宁,在西宁开辟“201”产品的新基地。“717”装置西迁的时间、地址、装 运,全由化工部决定并组织实施,是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根据化工部的统一安排,“717”车间全体员工和机电仪车间及化验室部分员工,共计70余名干部、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连同车间全部设备,于1967年8月,全部转移到我国的大西北——青海西宁。到1967年10月,西迁人员和设备陆续到齐,随即开始新基地的筹建工作,同时开建的有“201”生产厂和科研单位。我主要负责“201”新厂的建设工作。
在西宁新建的“201”生产厂被冠名为“光明化工厂”。从吉林来到“光明化工厂”的领导干部,由任洪斌任革委会主任,王步登、宋连发任工艺车间主任,我则任革委会副主任兼生产组组长,具体负责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人员培训、工艺调试、试车开车等工作。当时正处于“文革”武斗高潮的时候,青海也未能幸免。厂内有一些人参加了西宁市的造反派组织,形成对立的两大派,“夺权”、“武斗”、“打砸抢”接踵而来,造反派经常进厂瞎闹腾,严重干扰了“光明化工厂”的正常建设。
在50年后的今天,回忆“光明化工厂”的建设我仍感到自豪。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吉化试剂厂的技术、设备和人力支持,青海西宁的“201”新基地就不可能建成。
吉化试剂厂的初期创业,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1964年7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等领导同志,在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中共吉林市委书记刘慈凯的陪同下,来试剂厂视察“201”装置。1964年7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在东北局书记马明方、中共吉林省委书记李抵平和中共吉林市委书记刘慈凯的陪同下,来试剂厂视察,并听取了“201”试验情况的汇报。1965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专程来到试剂厂视察,并听取了“726”车间生产情况的汇报。
党和国家给予了试剂厂很高的荣誉。1965年“726”车间建成投产,国务院发来贺电:“热烈祝贺我国第一座‘201’工厂胜利建成。”1979年,试剂厂“201”荣获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0年,国防科工委授予试剂厂“国防尖端科学成果奖”。1984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通电表扬试剂厂“为我国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评审委员会为试剂厂颁发“原子弹研制和武器化项目科学技术进步”奖状、“氢弹研制和武器化项目科学技术进步”光荣册。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吉化试剂厂的初期创业年代里,试剂厂的广大职工,以振兴我国航天事业和核工业为己任,顶着国际帝国主义的压力,排除“文革”的干扰,众志成城,合力攻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开辟了我国第一个“201”产品研发基地,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批“201”产品,建立了我国第一座“201”产品工厂,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及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我国核原料尖端技术领域里,试剂人创造了“三个第一”。试剂人的功绩,将永远载入我国航天和核工业发展的光荣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