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地利用水旱灾害专用数据库信息预测

三地利用水旱灾害专用数据库信息预测

时间:2023-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的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建设工作难以满足我区国民经济建设和防汛抗旱的需要,还需加强各类专用水旱灾害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库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新技术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借助于软件开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计算机绘图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计算机科学,水旱灾害的管理、分析、应用和开发水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数据库_宁夏自然灾害防灾

三、数据库

水旱灾害数据库主要包括实时水情信息数据库、水文数据库、预报专用水文数据库、预报模型参数数据库、流域参数库、历史大洪水库、气象数据库、预报成果库、图形库、方法库,以及预报工作文件库、预报专用超文本库等。

宁夏水文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工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按照水利部“全国分布式水文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及建库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的。目前已完成测站编码、基本定义、年鉴资料的录入装载入库等工作,基本建成水文数据库系统的二级节点库。共有3.8万站年54MB数据资料。

实时雨水情数据库接收处理系统的工作开始于1997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及防汛工作对实时雨水情信息服务要求不断提高,该系统也在不断完善,由单机处理系统发展成计算机网络接收系统。目前可完成全区现有报汛站雨水情信息的实时接收、译电、错报修改、分类入库、检索查询、各类报表的打印。

2000年6月初完成了计算机广域网银川中心站的建设,应用语音卡技术,通过程控电话网接收水情电报,初步实现了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接收、处理,并通过中国公用分组交接网(CHINAPAC)X.25专线,直接向中央及黄河防汛指挥部报汛。

其余的水旱灾害专用数据库建设工作已逐步启动,年最大流量、年径流量预报、干旱等级预测、灾害评估等各类预报工作已开展多年,但操作方式多为手工操作。

目前的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建设工作难以满足我区国民经济建设和防汛抗旱的需要,还需加强各类专用水旱灾害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库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新技术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借助于软件开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计算机绘图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计算机科学,水旱灾害的管理、分析、应用和开发水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根据防汛抗旱对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建立一套全面的、现代化程度高、实时性好的,并且集实时水旱情信息接收处理、检索查询、洪水预报、中长期河道径流预测、大中型水库的入库出库预报、重点防汛河段淹没范围预测、冰凌预报、干旱预报及专家决策、技术会商、效益评估为一体的信息系统,达到拓宽预报领域、扩大预报范围、提高预报科技含量、增加预报要素,提高预报计算速度、提高预报精度、增长预报预见期的目的,满足国家、流域机构、省、地(市)各级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的需要。

1.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基础上,集成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实时水情、旱情系统。

2.通过网络向各用户提供卫星云图、天气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资料、雷达测雨资料、短中长期天气预报等数据库中的气象信息。

3.提供基于数字化地图的雨、水情查询,从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对雨水情、特殊雨水情等信息进行查询,提供表格化、图形化的数据,并与历史同期资料、气象、水文预报结果对比显示。

4.能及时准确地利用数据库信息预测预报各类信息,提高预报精度,增长预见期,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能实时、准确、完整地完成各类防汛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存储于数据库中。

6.提供主动的数据支持服务,即“动态监视”功能。它能够将最新的数据资料及其他子系统的成果及时处理并提供查询输出。并对水库超限、流量超警戒、超保证进行声光报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