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省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全省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时间:2023-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应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建立健全“流动、开放、竞争、协作”的高效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与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集科技创新、技术储备、人才培养于一体,逐步成为宁夏防灾减灾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推进科技创新_宁夏自然灾害防灾

一、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进步

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进步,首先要建立有利于加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政策、项目、平台建设等措施,整合创新资源,突破体制性障碍,提高创新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创建具有活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创新体系。

1.建立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体系

防灾减灾包含一系列重大科学命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防灾减灾的系统性要求我们应从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出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体系。

要统筹利用科技资源,促进部门、行业、高校、社会科研机构的联合,形成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包括人才、信息及其他科技资源在内的流动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科技资源。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在用人机制、分配制度、科研立项及成果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建立健全“流动、开放、竞争、协作”的高效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和统一标准,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共享,促进信息资源高效利用;努力推进与宁夏防灾减灾发展相适应的业务体制创新,逐步形成相关部门间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

适时调整现有监测网络和业务格局,通过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将水利、气象、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环境监测、航空、军事等部门的监测网络和业务纳入总体布局,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避免大型技术装备和监测网络等设施的重复建设。

2.开展防灾减灾研究工作

目前发达国家已利用现代观测技术和分析处理方法,结合数学、物理模型模拟自然灾害孕育、发生的过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自然灾害形成的三维描述,如灾害位置、程度的设定,甚至灾害发展各参数的修正。通过虚拟研究灾害发生的机理,模拟真实灾害发生时可能产生的情况。

宁夏自然条件较差,灾害造成的损失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各种灾害的研究,探索各种灾害孕育、演化、发生的时空强规律及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广泛应用现代化高新技术开展防灾减灾研究工作,不断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按照大安全观的思路,探索建立新的安全减灾科学体系。充分运用当代高、新科学技术,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社会科学于一体,综合研究,使不同的领域和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监测、模拟灾害发生、传播及救灾的全过程,既为社会减灾行动提供最佳决策依据,又直接用于研究灾害形成及其防御的系统。

3.建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基地,以区域防灾减灾及其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开展高水平的探索和科技创新,形成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比较稳定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为研究工作提供技术储备,培养学术和学科带头人,为实现宁夏防灾减灾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在已有的专业防灾减灾研究机构的基础上筹建宁夏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建立共享机制,整合现有资源,重点支持建设,形成局部优化的创新环境,探索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灾害的观测、监测、预测及对策方法与技术,利用高新技术开展综合研究,不断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防御水平,为宁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驾护航。

宁夏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应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建立健全“流动、开放、竞争、协作”的高效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与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集科技创新、技术储备、人才培养于一体,逐步成为宁夏防灾减灾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