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及路径选择
甘肃省农科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
魏胜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甘肃作为西北内陆省份,人与自然的矛盾非常突出,生态环境异常脆弱,生态问题十分严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要点
◆ 甘肃生态环境现状
◆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
一、甘肃生态环境现状
甘肃作为西北内陆省份,人与自然的矛盾非常突出,生态环境异常脆弱,生态问题十分严重,已经影响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主要表现为:
一是严重干旱
据近70年资料记载,甘肃发生过10次特大旱灾,平均7年1次,其中3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3年多就有1次。
二是水资源短缺
甘肃年均降水量280.6毫米,约为全国平均值的47%,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值的49.6%。每公顷土地平均水资源量840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32%。
三是水土流失严重
甘肃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有土壤侵蚀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6%,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境内侵蚀类型齐全,水力、风力、重力、冻融侵蚀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全省仅水力侵蚀区每年输入江河泥沙600亿吨。
四是沙漠化有增无减
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约以年均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其中尤以甘肃为重,甘肃已成为沙漠化危害的重灾区之一。全省有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
五是植被覆盖率低
甘肃现有15。~25。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1/3,土地肥力差,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全省植被覆盖率为20%~30%,主要是农作物和人工林草,自然植被覆盖率很低。加之干旱少雨、水利工程设施不足等因素,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作物产量低,居民生存条件十分艰苦。
六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流入黄河的废污水年排放量达4200亿吨,比80年代增加了1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手段的推广应用,白色农业、化学农业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污染生态环境。
雨后,黄河兰州段污染带长达数十公里
二、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是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潮流、承担负责任发展中大国义务的必然选择。
(一)特殊的省情决定了甘肃发展必须建立在“工业强省”和“生态文明省”建设的基础之上。
一是缺水型约束。由于受水资源的约束,全省人均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五位、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六位的土地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全省土地利用率仅为58.03%。可以说,缺水已给全省生产、生活、生态带来了严重约束。
二是生态型贫困。甘肃是一个生态问题和贫困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困难省份。在这一大背景下,凡是生态敏感、脆弱及生态退化严重的地区,基本集中在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8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已成为国内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态功能退化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泥石流、旱灾等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这也是甘肃省成为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类型最为复杂以及扶贫开发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省份的重要原因。
三是结构型依赖。
工业是全省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职工就业的主要领域,全省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市场行情。
产品结构以原材料、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企业经济效益过度依赖于买方市场。
消费结构仍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社会消费能力、出口创汇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全省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推动。
四是阶段型落后。
甘肃省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市场化程度、区域水平等多个方面排在全国后列,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要求差距很大。
根据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和实践分析认为,目前甘肃发展正处在罗斯托所讲的“起飞阶段”和我国学者划分的成长阶段,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年左右,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15年以上。
正是由于甘肃省情的特殊性、甘肃地位的重要性和甘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革命的“试验田”放在了甘肃,甘肃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二)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甘肃发展既要肩负起发展自己的重任,又要担当起确保国家安全特别是生态安全的重任。
一是环境安全的生态屏障。甘肃位于黄河、长江上游,是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过渡的关键地带,是全国唯一同时占有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的省份,具有维护西北、西部、全国乃至全球环境安全的重要生态功能。
二是和谐发展的有机纽带。甘肃紧连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西域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各民族有机融合的重要地区。甘肃省已成为内地与西北、西部相邻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山水相连、自然相近,交通相接、人文相亲,经济一体、社会和谐的有机纽带,形成了甘肃发展离不开周边少数民族,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甘肃的有机共生关系。
三是国家建设的战略通道。甘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历来是国家安全、经济、军事建设的战略纵深区。既是西北边陲联系西南、中东部的大通道,又是中原地区联系新疆、青海、西藏、宁夏和内蒙古的重要战略通道。既是军事通道、政治通道、宗教通道、文化通道,又是经济通道、能源资源通道、贸易通道、安全通道和生态通道。面向未来,甘肃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四是西部开发的经济走廊。甘肃把中东部发达的市场与西北、西南、西部欠发达市场相连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在全国经济大协作的过程中,甘肃必然成为西部资源向东流、东部产业向西移的必经之地。但如果甘肃仅仅起到能源、资源通道的作用,不仅会牺牲甘肃发展红利,也会使西部大开发成本提高,使全国经济大协作效益降低。
五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桥梁。甘肃虽然不沿海、沿边,但甘肃是新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在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中,在国家“东进西出”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中,均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
(三)甘肃脆弱和退化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影响当地居民生存、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从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入手。
甘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生态文明水平在全国排名后位(据中国社科院2009年首次公布的全国各省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中,甘肃位居倒数第六位),所反映出甘肃省生态效率低下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全省发展。
三、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组成部分,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甘肃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要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快实施甘肃主体功能区战略
根据《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遵循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空间自然属性,构建“一横两纵六区”城市化发展、“一带三区”农业发展和“三屏四区”生态保护三大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格局。
要以“三屏四区”等生态保护区为重点,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有度有序开发省域国土资源;
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人口有序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
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脆弱和自然灾害危险性大的地区严格控制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交通、输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尽量避免对重要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分割。
(二)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
要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延长产业链,建设生态工业循环圈;
要以开发利用再生能源为突破口,构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循环圈;
要加快以工业化为重点的城市经济发展,把农村人口,特别是生态功能重要、敏感地区的人口转移出来,把一部分农业耗水转化为生态用水。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注重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
要创新生态经济,走好生态产业、有机循环农业、保护性旱作农业的路子。
(三)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要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生态消费观念;
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充分揭示奢侈性、浪费性观念的危害性,大力宣扬生态消费的重要性;
要大力培植绿色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更多物美价廉的生态消费品。
(四)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根据甘肃七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实施不同的生态修复工程。
对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通过推行禁牧休牧轮牧、以草定畜等制度,增强其水源涵养能力;
对“两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通过实施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工程等,促进其生态修复;
对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通过实施对祁连山区冰川、湿地、森林、草原抢救性保护工程,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对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巩固绿洲生态建设成果;
对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通过实施全面节水、生态调水工程、结构调整和科学管理等综合措施,规范用水秩序,控制人工绿洲规模,加强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文化遗产保护,实现生态修复;
对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通过实施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等工程,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促进其生态修复;
对肃北北部荒漠生态保护区,通过建立保护区荒漠生物物种储存基地,保障生物物种安全,通过加强沙漠化和荒漠化治理,发展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生态自然修复。
(五)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必须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首先,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其次,要完善干部的考核任用机制,把节能减排作为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立法、执法机制,使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上法制化轨道。
四、甘肃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价值理念、目标定位、发展条件评价与保障机制建设、发展道路选择以及区域间关系的重塑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全面优化区域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和新的行为准则、发展的价值理念乃是甘肃省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和灵魂。
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唯有自觉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和约束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模式的优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要更新发展的价值理念,深化对发展依靠什么、发展为了什么等重大问题的思考,真正确立以人地和谐共处为基础的人本主义的发展观;
其次,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彻底改造经济活动绩效的评价标准,努力使发展目标从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转变为促进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为此甘肃省有必要构建起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经济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等都纳入发展绩效的考评范围,并通过约束性的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类指标将生态人本主义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最后,要将科学发展观转变为区域管理者和所有公民的理想信念支柱,使生态文明成为每个人自觉的行为准则,从而推动甘肃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二)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契机提高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创新的作用,尤其要积极发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力量。
生态文明客观上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降低废物排放,这就需要建立新型的生产方式;生态文明同时提倡摒弃纯物质享受,提升人的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这就要求促进由物质主义消费方式向功能主义消费方式的转变。
人们必须重新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和消费的功能与意义,同时要自觉地为长期持续发展牺牲一部分短期利益,忍受结构调整的阵痛,而这些都必须以新的区域发展行为准则的确立为基础。
生态文明客观上要求增加技术等无形要素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这也是我国在新世纪之初就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重要背景,这一战略不仅推动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到在国家层面上进行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同时也充分关注区域“作为知识创造和学习的重要载体”的作用,重视通过学习型区域建设提升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效率。
另一方面,“制度重于技术”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构建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制度环境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将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将提升技术成果创造、流动和使用的效率,也将直接服务于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和科学修复。
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更替,更是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如果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微观经济主体的创新潜力,就难以真正实现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三)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探索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特别是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方面存在冲突的可能性还比较大,这就有必要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尽力凝聚共识,合力探索区域发展的特色道路。
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优化区域发展模式
首先,要系统科学地规划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瞻前顾后、统筹安排,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坚持实现阶段性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同时,要正确处理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积极适应甘肃省发展的特殊条件,发挥特色优势,探索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第三,要充分考虑甘肃周边区域和本地区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兼顾,从而为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团结合作的氛围,也为构建开放竞争与合作共赢的区域间关系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