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技术战争”概念的提出

“高技术战争”概念的提出

时间:2023-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考查“高技术战争”概念的由来,首先必须了解清楚“高技术”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的演变情况。所谓“高技术战争”,是指以非核的高技术兵器和装备为主要手段,同时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新作战方法,所进行的、兼有机械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主要特点的、最终将发展为信息化战争的过渡性的战争形态。最先提出并研究“高技术战争”的是西方主要军事大国。
“高技术战争”概念的提出_科技发展与战争形

“高技术战争”概念和“高技术”概念紧密相连,它是在“高技术”一词出现之后才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要考查“高技术战争”概念的由来,首先必须了解清楚“高技术”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的演变情况。

“高技术”,亦称高新技术,它最早出自于《高格调技术》一书。该书是由两位很有才华的美国女建筑师于20世纪60年代合著的,书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当时新型建筑的有关情况。到20世纪70年代时,“高技术”一词已经常在美国的报刊、文献等媒体上出现。在美国1981年出版的《韦氏国际辞典补充9000个词》一书中,“高技术”被作为一个正式名词确定了下来。此后,西方的一些科技、军事大国,相继迸发出了一股追逐高技术、发展高技术的巨大洪流。

根据今天的一般观点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等具有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体。它是一个相对于一般技术而言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在现阶段所讲的“高技术”,主要是指六大技术领域、十二项标志性技术,即:生物技术(其标志性技术为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信息技术(其标志性技术为计算机和机器人)、新材料技术(其标志性技术为材料设计和分子设计)、新能源技术(其标志性技术为核聚变能和太阳能)、空间技术(其标志性技术为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站)、海洋技术(其标志性技术为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

所谓“高技术战争”,是指以非核的高技术兵器和装备为主要手段,同时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新作战方法,所进行的、兼有机械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主要特点的、最终将发展为信息化战争的过渡性的战争形态。在这一定义中,“高技术兵器和装备”并不是指重新研制出来的、所有零部件全都采用高新技术成果的武器装备,它是指相对于一般技术的武器装备而言,具有技术含量高、技术附加值高、军事效益(包括精度、杀伤威力、机动能力、生存能力等指标)高、经济投入高等特点的较先进的现代作战系统。

“高技术战争”是一种不同于机械化战争的独特的战争形态,它有着独特的战略战术原则、独特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样式。

最先提出并研究“高技术战争”的是西方主要军事大国。他们认为,构成“高技术战争”应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作战兵器主要是高技术兵器和装备;二是运用了与高技术兵器、装备相适应的新作战方法;三是所运用的高技术兵器、装备和新作战方法,极大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与结局,使战争的面貌与“二战”时相比,发生了“质”的改变。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形成了如下看法:“高技术战争”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成熟、完善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回顾这30多年间世界局部战争的实施情况,西方主要军事大国的主张确实让人们觉得有几分道理存在。

1967年3月12日,侵越美军使用“白星眼”激光制导炸弹突袭越南的清化大桥,投下的首枚炸弹即准确命中了目标。如此高的精度在当时堪称奇迹!因此,美军的这一行动曾一度引起了世界军事界的震动。

借鉴袭击清化大桥的成功经验,美军于1972年5月10日,在轰炸河内附近的另一座大桥——杜梅大桥时,就一改过去派出大量飞机进行多批次、轮番轰炸的惯常做法,仅出动了16架飞机执行此次任务。结果,在所投掷的22枚激光制导炸弹和7枚电视制导炸弹中,竟有12~16枚直接命中了桥身,从而一举彻底摧毁了该大桥。

美军在“越战”中使用高技术兵器、装备的尝试,拉开了“高技术战争”的序幕。

1982年爆发的英阿马岛之战,其情形和“越战”时相比,则更加具有了“高技术战争”的性质。在这场海、空大战中,陆、海、空战术导弹纷纷“登台亮相”,一展雄风,充分地显示出现代战争从那时起即已跨入了“导弹时代”。像阿军用“飞鱼”导弹一举击沉英军高度现代化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英军用空空导弹和地空导弹准确地击落阿军的许多作战飞机这些事实,都使世人为之震惊。难怪乎,世界主要军事国家的军事专家们在知晓马岛战争的具体交战情况后,不约而同地一致声称,马岛战争中的“导弹战”清楚地表明:军队的武器装备已经从毁伤力巨大的热核兵器阶段发展到了高精度、智能化的高技术兵器阶段,现代战争已经开始了向“高技术战争”方向的快步迈进!

马岛战争之后发生的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美军两次袭击利比亚等几场局部战争,使现代战争更进一步地步入了向“高技术战争”发展的“快车道”。在这几场局部战争中,“电子战”不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对战争的结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嫩的贝卡谷地空战过程中,以军通过使用E-2C预警机、波音-707电子战飞机等电子侦察与干扰设备,以及“百舌鸟”“标准”式反雷达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对部署于贝卡谷地内叙利亚军的地空导弹雷达和有关通信指挥系统,实施了强大而全面的“软杀伤”和“硬打击”,使叙军“萨姆-6”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全部陷入瘫痪,已升空的作战飞机因接收不到地面的控制指令而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结果,以军不仅只用6分钟时间就将叙军的19个导弹连阵地全部摧毁,让叙利亚军队引以为豪,且曾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令以色列空军闻之丧胆的“萨姆-6”防空导弹一枚未剩,而且在空战中还取得了击落叙军飞机29架、己方无一损失的辉煌战果。对于以色列空军的压倒性胜利,西方大国的军事家们评论说:这实际上是“‘电子战’的胜利”。根据“电子战”在此次作战中的突出战绩,他们还进一步强调指出,电子对抗已经突破了通信、雷达对抗的范围,扩展到了指挥、控制、制导及光、电、水、声对抗等诸方面,反辐射导弹和核电磁脉冲已成为了破坏各种电子系统的“硬杀伤”手段。

海湾战争中,高、精、尖武器系统充斥于整个战场,已成为了交战双方制胜的重要因素。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由于在战争中使用了除核、生、化武器之外的当时绝大多数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因而构成了对伊拉克军队的强大优势,保持了远胜过伊军的巨大的作战能力。对此,那些主要军事大国的专家们在海湾战争结束后一致宣称:海湾战争是战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标志着一种新的战争样式——“高技术战争”——已经正式登上了现代战争的历史舞台!

以上所述比较清楚地表明:“高技术战争”这个概念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被提出来的,它是在“精确战”“导弹战”“电子战”等许多揭示了现代作战行动中高技术特征的“子概念”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高技术战争”是对高技术群体在现代作战行动中被广泛应用这一客观现实予以了高度概括后所形成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