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文家留下的指纹

天文家留下的指纹

时间:2023-02-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天文家留下的指纹我们认为下述的特色很重要,即该结构体如果浮在海面上,它有些特点会立即让人联想到天文现象。相反的,地球公转轴心略为倾斜,目前斜角达23.27度。北回归线亦称为巨蟹座回归线,因为大约在2000年前,有天文学家最先发现并记录6月夏至当天,在巨蟹座陪衬下太阳的升起。但时至今日,由于等差级数的作用,巨蟹与魔羯星座已不在夏至与冬至当天出现。
天文家留下的指纹_地理奥秘

天文家留下的指纹

我们认为下述的特色很重要,即该结构体如果浮在海面上,它有些特点会立即让人联想到天文现象。它是朝向南边,接近国际换日线,东西走向的沟渠两边分别面对春分与秋分的日升与日落。以天象观点来看,它“不是随意安置”在北纬24.27度,这纬度和现代地图和地球所标示的北回归线仅相差一度。

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公转时,其主轴与太阳之间并非呈九十度直角,南北回归线因而形成。相反的,地球公转轴心略为倾斜,目前斜角达23.27度。

天文学家认为特别重要的是“天球赤道”(celestialequator)——将地球地理上赤道延伸到天体——在23.27度截切“黄道线”(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以专业术语来说,这是“黄道线的倾斜”的角度。无论在哪个纬度,这角度都可以涵盖地平线的最北和最南端,这是我们看到太阳所升起的路线。它也决定回归线的确切位置。在我们所处的现代,南北回归线分别位于赤道以南和以北23.27的地方,这条纬度带相当于黄道向地平线最南和最北延展的下降线段。

这些术语让人听起来感到困惑,但其作用是直接的:

1.太阳在6月21日达到“极北赤纬线”,这天为北半球的夏至。然后这时地球在每年公转轨道内,地球中心轴线(和直角呈23.27度角)北端离太阳最近。在目前为北回归线的北纬23.27度,于夏至当天正午太阳与地球呈现90度直角,阳光与直视者之间也呈90度直角,所以没办法形成影子。

2.太阳在12月21日达到“极南赤纬线”,这天为北半球的冬至。然后这时地球在每年公转轨道内,地球中心轴线(和直角呈23.27度角)南端离太阳最近。在目前为南回归线的南纬23.27度,于夏至当天正午太阳与地球呈现90度直角,阳光与直视者之间亦呈90度直角,所以没办法形成影子。

读者已明白地球轴心等差级数的“歪斜”变化如何改变星象,使我们在每年的任何一天都可以看到太阳升起。

北回归线亦称为巨蟹座回归线,因为大约在2000年前,有天文学家最先发现并记录6月夏至当天,在巨蟹座陪衬下太阳的升起。南回归线亦称为魔羯座回归线,也是因为大约在2000年前,有天文学家最先发现并记录12月冬至当天,在魔羯座的陪衬下太阳的升起。但时至今日,由于等差级数的作用,巨蟹与魔羯星座已不在夏至与冬至当天出现。严格来说,在6月夏至太阳升起时可看见双子座,12月冬至太阳升起时可看见射手座。所以巨蟹回归线应改为双子回归线;魔羯回归线应改为射手回归线。由于岁差的影响,冬至与夏至出现的星座将继续变换:从现在起算不到1000年的时间内,6月夏至太阳升起时星座将为金牛座;12月冬至太阳升起时星座将为天蝎座。

岁差运动对太阳每年从最南到最北边的地平线升起位置没有影响,对回归线的确切地理位置亦然。这两个现象主要受现代仪器所测量到地球“倾斜”角度的影响,虽然过程缓慢,但经过长期累积所造成的改变,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科学、天文与天体物理期刊发表的辛苦观察结果证实,这个角度不是一直固定在目前的23.27度。相反地,它在22.06度到24.3度间约2.5度内变动。

天文学家还警告说这种变动区间也不一定一成不变,但至少在最近四千年以来是在这范围内:

黄道倾斜度在稳定递减,大约每一世纪减少奶秒(0.011度),所以公元前2000年到现在,斜度已几乎减少0.5度,足以引起日升与日落方位的变动。

利用同样的算法,回归线的纬度也在过去四千年减少近0.5度,所以现在巨蟹回归线在北纬23.27度;魔羯回归线在南纬23.27度。在过去回归线纬度一定曾经在南北纬24.3度,展望未来,回归线纬度可能掉到南北纬22.06度的低点。根据上述的算法,现在位于北纬24.27度的与那国纪念碑,在过去可能曾经与北回归线互相重叠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