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乐土
我国的北方有一个蛇岛,面积不大,仅有4平方千米,岛上盘踞着成千上万条蝮蛇,被称为“蝮蛇的王国”和“蝮蛇的乐土”。
这里的蝮蛇体长多为一米左右,头呈三角形,从眼至嘴角之间均有一条黑褐色的宽眉纹。蝮蛇的上下唇为淡黄色,背部为深色环纹,腹面呈灰白色。这是一种剧毒蛇,当地人称它“七寸子”“主松蛇”。
美洲也有蝮蛇,但它和我国的蝮蛇不同,美洲的蝮蛇两眼之间与头顶上有4角,这可算蛇类中的奇闻了。当地人称这种蛇为“四角蝮蛇”或“角掌蝰”。这种蛇分布在拉丁美洲,尤其以哥伦比亚南部为最多。它因多在树上生活,故体表通常细长,尾巴短而且胖,这适于缠绕树枝。美洲腹蛇头呈心脏形,面貌很难看,身体是绿色,上面镶有散状的大红或桃红斑点,看上去倒有几分鲜艳。
美洲蝮蛇也是一种剧毒蛇。它们平时多趴伏在香蕉树上,体色几乎同树皮一样,这完全是一种隐蔽和捕食而生的保护色。香蕉园里的工人常被四角蝮蛇的伪装所迷惑,而身遭其害,以致丧失了性命。
响尾蛇和红外线
在美洲、非洲等地方有一种奇异的蛇——响尾蛇,它会剧烈地摇动自己的尾巴,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
响尾蛇尾巴的尖端地方,长着一种角质链状环,围成了一个空腔,角质膜又把空腔隔成两个环状空泡,仿佛是两个空气振荡器。当响尾蛇不断地摇动尾巴的时候,空泡内形成了一股气流,一进一出地来回振荡,空泡就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
响尾蛇还同蝮蛇一样,在周围环境完全黑暗的情况下,能够以一定的准确度来判断方向,而且还能追捕到具有一定体温的动物。
响尾蛇的两只眼睛圆溜溜、亮晶晶,是不是它能够在黑暗中看到物体呢?1937年,科学家曾经对响尾蛇进行观察研究,把蛇的眼睛给蒙住了,看它在黑暗中怎样活动。它照样能闪电般地追捕食物。因此认为响尾蛇的眼睛,亮而无神,视力并不好。
1952年,科学家对响尾蛇进行了一次实验。在响尾蛇体内同颊窝底部一层薄膜间的一根神经上,连接了一个电极。奇妙的情况出现啦:当热源或冷源接近响尾蛇时,它就受到刺激,神经脉冲不断地发出变化。同时还发现,在30多厘米以外的人手的热度也会激起它的反应。
响尾蛇的秘密
人们还做了多次试验。将响尾蛇麻醉,把颊窝膜的一条神经分离出来,通到测量生物电流的仪表上,用光(红外线除外)、声音和强烈的振动来刺激它,甚至拨动它,都没有生物电流的产生。可是,当热体或人手接近蛇头时,生物电流就产生了;再用红外线来照射颊窝时,生物电流的反应更强了。
因此,人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响尾蛇有个热定位器,长在眼睛和鼻孔间的颊窝地方。颊窝呈浅漏斗形,深约5毫米,外口斜向前方。小窝由薄膜分成内外两个小室。内室有细管反方向通向体外,里面的温度,同周围环境一个样;外室是热收集器,以较大的口对准需要探测的方向。膜上分布有神经,上面充满着线粒体。薄膜是特殊的感受器官,可以感受红外线的辐射,使膜神经进入兴奋状态。正是在这种热定位器的帮助下,响尾蛇才能发现在前方的热物体,并能判断它的大小和距离,以便决定捕猎或者逃避。
追踪响尾蛇
20世纪70年代时,美国生态学家勃鲁兹·明斯在佛罗里达州的荒野追踪了75条响尾蛇,在其中28条响尾蛇的胃里装进了蜡封的小型传感器,带有这种仪器的响尾蛇既会响,还会发报,从而了解到关于它的食性、繁殖、冬眠、迁徙等习性。
一种东方钻背响尾蛇的繁殖期不是经常说的在春季,而是在夏末。它们冬眠在同一地点:树洞或龟洞里。从11月至次年2月,不吃不喝。平时,主要以麻雀、老鼠、兔子为食。捕猎时先咬住对方,然后放射毒液,猎物纵然拼死乱跑,也免不了死亡。响尾蛇还具有明显的“记忆力”和敏锐的方向性,能够追踪被咬的猎物,并且还能用同样的追踪技术来寻觅配偶。
响尾蛇有剧毒。最近,科罗拉多州大学生物化学家安东尼·特发现了这种蛇毒的机理。原来,在响尾蛇体内,锌和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在蛇毒中,生成一种酶。它能腐蚀人或动物的血管,破坏它的肌肉组织。他已经从这种蛇毒中分离出5种含锌毒物,如果全部将锌分离出来,蛇毒就不再有毒了。
小知识大视野
响尾蛇的来历:它的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当遇到敌人或急剧活动时,响尾蛇迅速摆动尾部的尾环,每秒钟可摆动40至60次,能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致使敌人不敢靠前,或被吓跑,故它被称为响尾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