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古斯大爆炸共环绕了地球几圈

通古斯大爆炸共环绕了地球几圈

时间:2023-02-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通古斯大爆炸发生后的整整19个年头里,没有一个探险家愿意走进这个遥远、荒芜、充满神秘而危险的不祥之地。作为科学家,他首次目睹了通古斯大爆炸留下的可怕残迹,虽然时过境迁,但依然是如此心惊肉跳。  库利克早就听说有关通古斯大爆炸的传闻,他认为那大概是大陨星撞击地球造成的。为证实自己的想法,他决心作一次艰险的长途跋涉,以揭开事件的真相。
通古斯大爆炸_谎言与真相∶人类

  骗局追溯

  1908630日,当地时间早晨715分光景,一颗炫目的蓝白色巨大火球突然降临地球,几乎使初升的太阳顿时黯然失色。它在飞行时发出隆隆的巨雷般的轰响,以每秒3040千米的高速度势不可挡地冲入西伯利亚的明努申边区高空,减慢速度后又向前飞行了500千米,最后在布满沼泽的泰加森林上空发生大爆炸,发出“天翻地覆的巨响”。

  瞬息间,但见大火烧红了半边天。在靠近爆炸中心数十千米内,有人发觉身上穿的衣服都被点燃了。离爆炸中心区60千米外的瓦纳瓦拉集贸市场,一个赶早市的农民事后报告说:突然发现北边整片天空都好像烧起了大火……我觉得很热,衬衫着了火。后来天空黑了,这时候,我觉得一个气浪把我摔到了门廊外边……我失去了知觉。

  离爆炸中心区200千米之外,一个耕地的农民回忆说:

  当时,我正坐在犁旁边吃早饭,突然听见一声巨响,像是大炮发出的声音。我的马跪在了地上。从北部森林那边突然升起一团火焰,后来我看见枞树林被风吹低了头,我以为那是一阵暴风……

  勒拿河畔基连斯克金矿区离爆炸中心区大约450千米,那里的淘金人看到了从遥远的泰加森林后面升起的冲天火柱和蘑茹状烟云。由此估计,爆炸产生的喷射物起码升到了20千米以上的高空。

  爆炸掀起的飓风在上千千米方圆内扫荡而过,大批树木纷纷起火和倒下,“1米粗的大树像火柴棒似的被折断”,当地的埃文基人以为天上的火神奥格达降临了。

  爆炸引起的大地震,使得当时正在400千米外穿越西伯利亚的火车不得不紧急刹车,以防出轨。

  在700千米以外的居民,听到了门窗的强烈摇晃声和橱柜中器皿碰撞的丁咚声。

  在1000多千米以内,人们都可以听到它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隆隆的雷鸣声,看得见比太阳还明亮的火球。

  数千平方千米的旷野上空,连日来一直保持着明亮的橙色天光。远在西欧和北非,人们一连几个晚上都看到了罕见的“白夜”,“借着天上的光亮可以阅读报纸”。

  伦敦气象局的气压计表明,这股烈火巨风产生的突击波竟然绕着地球转了2圈多。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华盛顿,也能明显观测到它的存在。

  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城的地震仪显示,在1600千米外的北部发生了一次中等程度的地震。此外,在塔什干、第比利斯等地区,甚至远在德国,也检测到了它的地震波。

  1995年,绘制倒伏树木详图的工作,经过35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圆满结束了,这项极其单调而艰巨的科学调查,是由俄罗斯图穆斯科国立大学数学家华斯特负责的。他们呕心沥血、坚忍不拔地绘制了2200平方千米的倒树面积,需要这何等的勇敢和毅力呵?

  据估计,这个自东向西飞行的不明飞行物,和地球相撞的速度约为每小时10万千米,在离地大约6000米处形成了一个直径70米的巨大火球,其爆炸能量相当于1000万~3000万吨TNT炸药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爆炸威力相当于1945年美国人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700倍,就象是一次可怕的维苏威火山大喷发。熊熊大火吞噬了西伯利亚旷野上2200多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把1000平方千米的中心地域完全化为焦土,而广岛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最大破坏区是465平方千米。飓风掀倒了6万多棵树木,杀死了1500余头驯鹿。爆炸抛上高空的大量尘埃遮蔽了太阳,使地球表面气温在以后数年间显著下降。

  万幸的是,它先在一个没有人烟的地区上空爆炸,然后才和地球相撞,否则……

  这一宇宙灾难事件的确切地点,位于俄罗斯贝加尔湖西北、彼德卡缅纳亚的通古斯河支流胡什马河附近、瓦纳瓦尔猎业站西北65千米处,离西伯利亚大铁路约数百千米,即北纬6055′,东经10157′。在通古斯大爆炸发生后的整整19个年头里,没有一个探险家愿意走进这个遥远、荒芜、充满神秘而危险的不祥之地。

  20世纪50年代末,一位名叫卡赞采夫(AKаэанцев)的苏联工程师和陆军上校,在战后不久加入联合国观察员的行列,第一批考察了美国原子弹摧毁了的日本广岛。使他深为惊讶的不是满目疮痍的废墟惨不忍睹,而是破坏现场和通古斯灾区何等相似,卡赞采夫顿生灵感,于1946年发表了一篇小小的文章,认为像通古斯大爆炸这种破坏程度,只有用原子弹爆炸的威力才能解释得通。但是在1908年,即在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不到3年时间,地球上意识到原子内部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科学家尚屈指可数,更不要说能造出一颗原子弹了。因此他认为一定是外星人的核动力太空飞船造访地球时失事,导致核燃料爆炸造成的。

  真相揭密

  1927年,列宁格勒矿物博物馆陨石部的地质学家库利克才第一次考察了这个“人间地狱”。多年来,他一直在西伯利亚从事地质考察,热衷于收集陨石标本。作为科学家,他首次目睹了通古斯大爆炸留下的可怕残迹,虽然时过境迁,但依然是如此心惊肉跳。

  库利克早就听说有关通古斯大爆炸的传闻,他认为那大概是大陨星撞击地球造成的。为证实自己的想法,他决心作一次艰险的长途跋涉,以揭开事件的真相。为了轻装上阵,他只随身带了最必需的简陋装备,就独自一个人上路了。

  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库利克穿过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进入变幻莫测的沼泽地带,在铺天盖地如雷低鸣的毒蚊围攻下,实地考察了100多平方千米的现场。但是当他们一步步走近爆炸中心区时,向导突然惶惶然止步不前。他惊恐地指了指远方,便转身逃离了。库利克意识到:地狱之门就在眼前了。

  他义无反顾地孤身独往爆炸中心点。在当年的死亡之境,库利克被一派恐怖景象惊呆了:在直径达30千米的爆炸中心区,树木被连根拔起,从爆炸中心向四面八方呈辐射状倒伏,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天边地平线以下。烧焦的树枝,被烈火“舔”去了几厘米深的树干,不时还可以找到被活活烤死的野鹿和其他动物的残骸,满目是大浩劫后的惨烈场面……

  他很快就意识到,如果同一个大火球在比利时上空爆炸,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存下来。如果它晚3个小时和地球相撞,那就不是在通古斯而是在莫斯科上空爆炸,则世界历史就要重新改写了……

  到1941年为止,库利克带领探险队进行过4次通古斯考察,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由于交通不便和经费困难,找寻陨石的工作进展十分缓慢。

  在爆炸中心区的沼泽里,他们发现了10多个直径为1050米之间、深约4米的坑穴。以及大量有着镍铁痕迹的熔化石英碎片。离爆炸中心区很远的地方,覆盖在沼泽地上的泥炭层被空气压力挤高了数米,许多地方的泥炭和岩石都被炸成了碎片。

  他们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几十个目击者,但听到的说法大多相互矛盾。一半左右的目击者说看见一个巨大火球向西北飞去,一些人说是向着正西方,另一些人则说是向北方向。库利克找到一个居住在附近的埃文基族牧人,听说此人亲眼看到陨星坠落。当时一股强烈的气浪将他高高地抛到空中,又被重重地摔回地上,就像是一颗从飞机上扔下来的炸弹。可惜这个不幸的人由于受惊和撞伤,变得不会说话了。这个最有价值的见证人,却有口难开,至今惊魂未定,只会对着人把眼睛瞪得大大的。

  1937年,库利克决定动用飞机从空中拍摄照片并精确绘制爆炸点地图,然后再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继续寻找陨石残块。1938年航拍完成后,他们在分析照片时意外地发现存在两个爆炸的中心点,库利克认为,这无疑是大陨星分裂的迹象。

  据实地调查,估计这次大爆炸应留有4万吨陨石。可是,现场竟找不到陨石的半点影子,更不要说像美国亚利桑那州出现的巨大的环形陨石坑了。

  这使他们深感失望,也更使他们感到震惊。和库利克一起参加考察的科学家克里诺夫对此的解释是:陨石不是在地面而是在高空爆炸的,所以没有撞出陨石坑。他们的考察报告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认为考察队见到的那些坑穴在西伯利亚冻土带融化时到处都是。

  但是使人们深感困惑的是:如果是陨星撞击了地球,为什么竟找不到一块陨石碎片呢?

  美国著名化学家、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利比(WFLibby)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尝试对此作出回答。1965年,他们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通古斯陨石是一块反物质陨石。当这位“不速之客”冲进地球大气层时,就会同大气中的正物质发生湮灭,所有的粒子都转化为辐射,因此,没有留下陨石坑和陨石碎片。利比是碳14年代测定技术的首创者。他指出,反物质爆炸后会使大气中的放射性碳素含量剧增,而这只要测定一下一定区域内的树木成分就一目了然。由于当时通古斯不对外开放,利比间接地研究了亚利桑那和洛杉矶的树木年轮,发现正是通古斯事件之后,树木中的碳14含量竟高得惊人。不过他谨慎地说,这些测量里很可能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1970年,一些美国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假说,认为通古斯大爆炸很可能是一次彗星撞击事件。当彗星掠过地球大气层时,彗星内部的氢会在高温高压下部分聚变为氮,也就是说,两个氢原子合成了一个氦原子。这个反应过程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一颗氢弹的爆炸。而几毫克发生聚变的氢,就足以产生亿万个高能中子。这些中子又会和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氮原子结合,产生碳的同位素——碳14(标记为14C)。碳14具有放射性。他们认为,只要能在通古斯地区树木的年轮中找到碳14的异常,就足以印证“彗星爆炸说”的成立。

  1975226日,在苏联科学院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波德罗夫院士报告说,种种迹象表明,“天外来客”很可能是颗彗星。它由稀松的雪团和宇宙尘埃构成,在西伯利亚上空1015千米处爆炸,仅留下了难以融化的微粒坠落地面。

  意大利波罗格纳大学有两位物理学家决心检验“彗星爆炸说”是否成立。其中一位名叫盖里(Gairy),从事宇宙辐射现象研究达40余年;另一位名叫朗哥(Longe),核技术专家。他们都有个直觉:在当地生长的年轻树木中,可能隐藏着通古斯的谜底。

  随着冷战时代的逐步结束,通古斯地区在1989年之后开始向外界开放。1990年,盖里从通古斯采集到一块云杉木标本,琥珀样的树脂和青绿色的外皮,裹着一段浩劫后残留的枯木,就象是新皮下的一段嶙峋的瘦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当年遭受的惨祸。

  1991年,盖里和朗哥一起飞到库利克64年前建立的孤零零地营地。加入了国际合作考察的行列。他们满可以在意大利悠闲地啜着咖啡,现在却只能以棕黄色的沼泽积水聊以解渴。盖里后来回忆说,那艰难的10天。他们发现,约有数10颗松树和云杉在那场浩劫中幸免于难,但要在其中找到富含松脂的树木并不容易。最后,他们从6棵幸存的云杉中取出了13支胡萝卜大小的样品,又采集到一根被爆炸翻出土来的树根,还找来一块离爆炸点1120千米远的当地云杉标本作为参照物。

  回到意大利,他们在物理学家西拉的帮助下,借助最现代化的仪器对6000多份松柏树脂中分离出来的微粒进行精细化学分析,结果令人振奋。在19021914年这一时间段,相当数量的微粒含有异常高的铜、金、镍等重元素,其含量是爆炸发生前后的10多倍。他们认为,与爆炸同龄的树脂层应该完好保存火流星爆炸微粒的“历史档案”。但是其中并没有发现具有放射性的碳14的影子。

  这是否意味着可以排除彗星爆炸呢?朗哥认为,彗星爆炸仍然是有可能的。因为现在发现,彗星里除了氢、氦等轻元素外,还含有各种重元素,而且有资料证明,爆炸区的沼泽地原来是干涸的,但后来冒出了苦涩的水,有一处还发现了象冰一般发亮的块状物质。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一些天文学家也曾经推测,在通古斯大爆炸之后找不到陨石的残片,正说明这一不明飞行物很可能是一颗越轨撞进了地球的小彗星。它是一大团混有许多碎石砾的“脏雪球”,直径大约有70多米,高速飞行的巨冰核与地球大气层发生剧烈的摩擦而发生大爆炸。由于冰雪和碎石在爆炸中高度气化,当然也就难以找到固态残留物了。

  1984226日黄昏,又一个大火球在西伯利亚托木斯克附近的上空爆炸,影响半径达150千米。事后在爆炸点正下方6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搜索,也没有发现陨星撞击地面的明显痕迹。地质学家提醒说,通古斯所在的东西伯利亚是地球上的地磁异常区。天文学家也指出,两次火球出现都在哈雷彗星回归地球附近的前2年,这难道是巧合吗?其间相隔76年,正好是哈雷彗星的周期,说不定是哈雷彗星分裂后的产物呢?

  1994716日,彗星和木星的“死亡之吻”。使人类深感震惊。在地球上观测到:列维——苏梅克(SL9)彗星的7个碎块和木星相撞,在其旋涡状表面上撞出了数个明显的黑斑,其中一个彗核碎块在木星上留下了足以吞下地球的环状撞击坑。

  盖里指出,这次木彗相撞也给揭开通古斯大爆炸之谜提供了思考的线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