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移情与环境伦理

移情与环境伦理

时间:2023-02-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7.2 公共伦理形成过程移情是单个个体的行为,环境伦理规范是公共的行为。环境伦理的任务是找到大众可接受的应当如何为的伦理判据。在民主讨论的氛围下,持不同环境伦理观点的人得以相互了解不同的道德观点,相互补充各自伦理观中的不足之处,最终可能趋于达成共同的道德观点。移情理论能够形成新的环境伦理观念。
移情与环境伦理_环境伦理学概论

移情在人类的伦理规范上是有悠久的历史的。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2008)。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别人恐怕也不想要。这个心理过程中的假设就是,别人和我一样,不喜欢我不喜欢的东西。

犹太教中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提法。

佛教中《相应部》说“在我为不喜不悦者,在人亦如是,我何能以己之不喜不悦者加诸他人?”(通妙译,1993)

新约全书·马太福音中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人,因为这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Holy Bible, 1985)

康德则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变成了普适原则,理性的人不可能不考虑处于忧伤中的他物。

生物中心主义倡导人泰勒则说,“尊敬其他生命就像尊敬自己的生命一样”。

利奥波德干脆用更拟人的手法说,要“像大山一样思考”(利奥波德著,侯文蕙译,1997)。

生态女性主义则建议,要设身处地在环境的位置考虑。(Noddings, 1984)

以上的伦理原则都采用了移情的过程,也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那么移情的过程如何参与到环境伦理的判断过程中呢?图7.1反映了这个过程

alt

图7.1 伦理判断过程

面对观察到的事实,要根据个体的人的经验和体验,经过心理过程和伦理思考,他才能最终作出自己的伦理判断。

这个过程中,观察到的事实应当是真实的,否则,虚假的现象会导致错误的判断;个人的经验也很重要,对于一贯理性的人和一贯感情冲动型的人,其最终的伦理判断显然也会大不相同。

参考第1章中对道德的定义,环境伦理的目标是大众的目标,要得到的是大众的公共的伦理。那么,作为公共的环境伦理,怎么得到,如何实现呢?在科学事实的前提下,环境伦理教育能够有所为的方面就是改变个体的人的经验和伦理思考方式(如图7.2)。

alt

图7.2 公共伦理形成过程

移情是单个个体的行为,环境伦理规范是公共的行为。从个体感情到群体共识,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经过民主的过程。民主在形成公共的伦理规范中是重要的一环。

忽视民主的行为与道德是“大众的方法和目的”相违背。第1章中介绍过,伦理即秩序,道德即符合大众的方法和目的。环境伦理的任务是找到大众可接受的应当如何为的伦理判据。这个过程中,任何有违民主的方法和目的在实践上都会遇到困难。环境道德不同于强制性的律法,它需要个体的人在认同和内化层面去主动地行为。科学主义者可以不认同宗教信仰者的有神论观点,但是民主的观点要求他们至少尊重有神论者。同样,有神论者也应当尊重无神论者的话语权。这样,在公共环境政策的制定中,决策者才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那种为追求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回避不同伦理观点者的做法是极为有害的,那样会导致不公正感,是无道的,也是无德的。

民主是总结归纳公共伦理的有效的手段,同时可以增强联系,促进环境意识提高方面的移情。在民主讨论的氛围下,持不同环境伦理观点的人得以相互了解不同的道德观点,相互补充各自伦理观中的不足之处,最终可能趋于达成共同的道德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民主是移情的必然。民主的氛围下,一个人才能够把自己处于对方的情境中考虑问题。在权势氛围下,人们会出于移情愤怒而故意对抗,而对抗的结果是无法达成共识。

移情理论能够形成新的环境伦理观念。当人们能够以尊重的态度对待持不同环境伦理观的人,同时自觉地运用移情试图理解他们所表达的内容,或者说平等的沟通成为可能后,新的环境伦理观点就可能形成,同时这些观点能够得以在社会中推广。比如,素食主义者倡导简单生活,消费主义者如果能够平心静气地倾听素食者的观点,他们的观念就会发生转变,变得对环境更为友善;科学主义者在理解了有神论者对有意义的“精神世界”的描述之后,他可能接受如内在价值、固有价值之类的概念;功利主义经济学家在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之后,会考虑如何运用经济学手段约束人类的经济行为,同时承认经济学对非人类的其他物种关注不够。最重要的是,对生态系统要素的移情能够让人们认识到我们人类多年来的自大,能够真正地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物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