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空间的辨析(点-线-面)

空间的辨析(点-线-面)

时间:2023-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典地理学的思想渊源。中国地理学及其思想的发展与演进可概括为以下表1-1与表1-2。20世纪50年代以来是中国地理学的现代发展阶段,我国地理学一直坚持综合研究的思路,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由于在这一地带开放型的海洋地理环境中,在地理学方面,古希腊孕育了球形大地观以及以宇宙为范围的世界图式观念。现代地理学研究思想。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观察众多地理学信息,已成为当今地理学研究的主流。
空间的辨析(点-线-面)_新文化地理学

(1)古典地理学的思想渊源。我国先秦时期的地理学的思想渊源是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和哲学思想。在地理环境方面,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但由于在先秦时代,我国以黄河流域和长沙流域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进而受到封闭的内陆自然环境的限制,便产生了中国居天下之中心的思想。在地理学思想方面产生了地平大地观、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图式观念以及天地人系统观及相互关系观。生产活动方面,源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积累,便产生了气、水、土等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在哲学方面,我国先秦时代的哲学思想主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自然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地理学方面就表现出朴素的人地关系,对我国的古典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漫长而辉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雷戈里KJ. 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M]. 蔡运龙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57.)。

(2)近代和现代地理学的思想渊源。中国地理学及其思想的发展与演进可概括为以下表1-1与表1-2。

表中资料来源(唐晓峰,李平.文化转向和制度转向与后现代地理学: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新版第八章述要[J]. 人文地理,2000,15(1):15-16.)

中国现代地理学的核心和特色体现在综合地理研究、根植于中国国情的研究、地理学的文化转型研究等方面。20世纪50年代以来是中国地理学的现代发展阶段,我国地理学一直坚持综合研究的思路,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3)风水学对现代地理学的思想渊源。风水文化对现代地理学三大理论支柱分别是:风水气场的整体性观念、差异性观念以及人地相关性观念(也就是整体性学说、地域分异学说、人地相关性学说)三方面。风水气场的整体观念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例如一个地方是否适宜于建房、适宜度多大,不能只考虑某一个或几个主要环境要素,而必须从地势起伏和中小地貌、小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以至于交通状况、房屋近邻关系等方面权衡利弊吉凶,这些要素的综合效应只能用气场状况来全面反映,这与现代地理学中的自然综合体、自然——人文环境综合体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气场的差异性表现为气场的分类和分区感,从类型上看,有生气、吉气、凶气、煞气、人气、地气、天气、建筑气场等等;从分区上看,天医方、绝命方、伏位方、辅弼方等九宫方位发生分异,并随游年变换吉凶效应。风水气学理论认为:地理环境有气场,人和建筑也各有其气场存在,如果三者气场类型(阴阳性)、强弱相协调,则对人与建筑有利,环境也得以自生保护,这反映出风水人地观是一种顺应、利用、局部改造建筑环境的人—地—建筑三方协调思想。例如,气场选择如能达到环境外气与人体内气流速谐和时,由于同气相求而使人最具舒适感;再如,如果环境外气欠佳,可以通过开挖池塘、造风水林、改变门向、调整床位等优化建筑周围之环境或改变建筑单元的布局等微调技术,对气场环境加以处理,可见风水决不是一种宿命论或地理环境决定论。

(1)古希腊时期的地理学的思想渊源主要是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和哲学思想。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拥有巴尔干半岛南部及爱琴海中诸岛及东岸一带地区。由于在这一地带开放型的海洋地理环境中,在地理学方面,古希腊孕育了球形大地观以及以宇宙为范围的世界图式观念。在生产活动方面,古希腊主要以航海经商和殖民为主,便产生了气象、气候和海陆成因等自然地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航海里程和经商利润的计算奠定了西方地理学的数学传统基础。在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方面,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主要探讨宇宙的奥秘,侧重于地球整体性的研究,对西方古典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有非常深的基础性影响。就如同恩格斯曾经指出的那样,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

(2)现代地理学研究思想。

第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通常以认识地表形态及静态结构的组成为主。研究尺度以区域尺度为主,探讨要素单一,多以定性方法描述。地理学研究还是突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主导作用,属于经验归纳型综合。(秦瑞英,姚华松,张志强.当代地理学研究前沿及研究思想发展[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7,27(3):1-6.)

第二,20世纪s0年代以后,现代地理学与数字信息技术的结合形成了GIS和数字地球的概念,对人类活动能够改变自然生态环境作用机制与动力产生了新认识,从而促进了地理学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界限,开拓了地理科学新的研究领域和前沿。([1]陈宣瑜.对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几点看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4,19(4):495-499.[2]周广胜,许振往,王玉辉.全球变化的生态系统适应性[J].地球科学进展,2004,19(4):642-649.[3]李爽.人地关系研究新模式与地理虚拟创新环境[J].地球信息科学,2004,6(4):15-18.[4]顾朝林,陈璐.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新趋势[J].地理学报,2004,59(S):11-20.)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获取、分析、识别陆地表层信息的能力产生了极大影响,为开展更高分辨率区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给予定量化区域研究大量的数据保证。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观察众多地理学信息,已成为当今地理学研究的主流。总而言之,今天的地理学已经是与数字、科学扯上关系了,尽管目前已经涉及的物理模型不多。但是现代地理学研究中,做到经验模型与物理模型并行发展,以实现研究为主并预测未来是现今地理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思想更要突出表现出更强调整体观念、强调研究综合特征、强调研究结果的时间动态性、强调新的表达形式等多种综合表达方式。([法]阿·德芒戎著,葛以德译.人文地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7-8.)

二战后欧洲及北美地理学主要有区域差异研究、人地关系研究、景观研究、区位研究和区域综合研究五个方面,从时序发展上表现为20世纪60—70年代的计量革命、70—80年代的内部专门化和哲学多元化、80年代以后的实证主义倾向,9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向和文化转向,2000年后人本主义地理学大兴。

法国人文地理学:德芒戎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社会对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演进(文明类型的演化)、开发利用资源导致的人类分布变化、人类的定居方式四大组问题(吴建藩.德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J].人文地理,1986,(1):21-26.)。

德国人文地理学:德国是近代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的策源地和学术故乡:(1)洪堡和李特尔分别开创了科学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使人文地理学成为区别于历史学等其他学科的独立科学。美国地理学家詹姆斯把地理学在西方的最初起源至1859年洪堡及李特尔逝世称为地理学的古典时期。(2)拉采尔提出“生存空间说”,赫特纳认方景观包括文化景观的研究,施吕特尔发展地理景观学派奠定了“现代文化地理学”,这些成为创立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基石。(3)杜能提出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发表中心地学说,廖什首创的经济区位论,这些形成系统的地理学区位论传统。(4)景观地理学。萨尔大学地理系教授施密特罕森(Josef Smitheisen)在1976年出版他写的《普通地理协和学》专著中认为:“按照人类生态学方法去研究景观要考虑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人类的个体和人群对于外界生存条件的依附性以及人类遗传对外界的适应;人类创造的对外界生存条件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上的适应能力;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对环境的结构和动力发生的影响;在地理协和系统内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学观点;对迫切的环境问题进行生态学的探索。”景观是包括无机、生物、人类三个具有不同规律组成成分在内的综合系统,因此研究景观必须要有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经济学、农林学医学、计量方法和航空摄影、遥感学科的通力合作(杨吾扬,江美球.地理学与人地关系[J].地理学报,1982,37(2):206-215.)。

美国历史地理:美国的塔夫(Edward J.Taaffe)正确地指出近代地理学存在着人地关系、区域研究和空间结构三种鼎立又重叠观点。近代地理学的多元化,正是这三种观点消长矛盾斗争和融合的结果。这种变化加强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削弱了地理学的理论价值(李将.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文化变迁与价值冲突——审美现代性、工具理性与传统的张力[D].同济大学建筑历史及其理论专业博士论文,导师:罗小未、王林,2006:80-81.)。

(1)后现代主义地理学。戴维·哈维(David Harvey)在2000年出版的《希望的空间》(spaces of hope)中强调,后现代性是一种新的对时间与空间的经验方式,是对时间与空间的高度“压缩”,使人们生活变得急促而空虚。地理考察是认识人与人差异的重要起点。他以批判的视角指出迪斯尼乐园、郊外封闭小区等只是一种“变质的乌托邦”(Degenerate Utopias),这些人造小区只是使人们暂时忘记了外面的真实世界([美]特纳.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A].见杨生茂编.美国历史学家及其学派[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3-36.),浮华的背后掩饰不住人类内心的空虚。

(2)边疆学说和地域学说。美国边疆学派的创始人特纳提出边疆学说和地域学说。边疆是理解美国历史地理生长过程的关键,边疆促进了美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边疆培育和塑造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谢觉民.人文地理笔谈——自然·文化·人地关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1.)。泽林斯基的《美国文化地理》认为美国的形成就是新大陆被“文化填充”和向西不断生长的过程,在不断推移的边疆地带塑造了美国精神。

(3)文化史层与文化景观学说。这种学说代表人物是惠特尔西、苏尔与布朗,三者的分异很明显。惠特尔西创立的文化史层说(Cultural layer of said)认为地表任何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是中立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镶嵌进入不同的自然环境之后,产生不同的人文现象,出现人文景观的区域差异([美]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67.)。卡尔·苏尔认为环境和资源是技术能力和社会价值的“文化名称”,这实际道出了文化景观论的核心(谢觉民.人文地理笔谈——自然·文化·人地关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1.)。他认为人类居住的大地,不单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也是人类塑造的对象。人类对他们活动的大地表面进行“塑造”中,不仅寻求功能效益,且体现了人类的审美观,赋子人类文化价值。人类既利用大地为自己服务,又在大地上进行自我表现(参见[日]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译.历史地理学的绝对空间叙述形式——《历史地理学导论》选载之九[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3):159-187.引文见第165-166页。)。苏尔学派多是自然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或人类学出身,适宜对于缺乏文献记录的区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文化的相互作用、文化的分布与扩散、人类集团促使环境变化的作用等,并通过理解知识的形式来叙述这些内容。掌握历史学知识和文献解读技术的历史地理学、区域史学成为他晚年回归的学术趋向。布朗的历史地理叙述主要是通过文献记录探求人类集团环境知觉的变化,但是往往缺乏理论支撑和方法探求(李小建.七十年代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学研究[J].人文地理,1986,(1):37-41.)。

澳大利亚地理学:1970年代前,在澳大利亚高度重现城市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等分支学科,197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中以经济地理、社会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和旅游地理为名次依次减少。“核心—外围”理论(Core-periphery Concept)被广泛应用于各分支学科国内、外的分析研究中。在澳大利亚依赖理论(Dependency Theory)广泛受到重视。该理论于1975年正式出现于H·C·布鲁克弗尔德《相互依赖之发展》一书中。他把“发展”看作是世界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发达国家比不发达国家占有更多的财富。这种理论曾被用于不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研究中(王恩涌.关于“人地关系"的发展与认识[J].人文地理.1991,6(3):1-7.)。

瑞典人文地理学:瑞典人文地理学最主要体现历史景观、规划研究和时间地理学三个研究领域。瑞典作为一个老牌的成熟资本主义国家,高速发展的福利体系,减少了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最大程度地考虑了性别差异的消除,全民高福利状态维持百年,也塑造了今天的瑞典和瑞典学术界。

英国历史地理: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以对人类的文明的研究而闻名于世。他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学者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学的一些观点,认为文明是个有机体,有其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客观规律。他把文明的起源归之于人与环境的“挑战与应战”的作用。这种环境提出的挑战包括自然环境的挑战与人为环境的挑战。他认为文明并不是起源于环境特别方便的地方,而是困难的环境中。这就是所谓“逆境的美德”,安逸反而是有害的。但是,不能说环境愈困难,刺激文明生长的积极力就愈强。这要看其适度还是过量,适度是合适的,过量则不利([苏]普列汉诺夫,Г.В.著.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2:170-171.)。

前苏联(俄罗斯)地理学:普列汉诺夫指出,“地理环境对于社会人类的影响,是一种可变量。被地理环境特征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人类控制自然力的权力,因而使人类对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关系”。(杨吾扬,江美球.地理学与人地关系[J].地理学报,1982,37(2):206-215.)从19世纪延续到20世纪的学科分化和分类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地理学分化日益严重,唯独20世纪50—60年代的前苏联自然地理学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强调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四个圈层在地球表层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的地表自然综合体。时至今日,该国地理学术界仍然注重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导向,强调自然地理学内部本身的综合性,还强调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在区域上的交融和景观表现。苏联则在1980年代由格拉西莫夫(И.П.Герасимов)提出开展建设地理学的研究,结合国家大型建设工程,以选点、布点和地区开发为中心进行区域规划和经济区划工作。古地理环境纯系自然环境,而人类出现以后的地理环境则产生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分异。对应于上述三种环境,地理学已形成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三个基本分支([苏]P.M卡博等著,杨吾扬等译.人口地理与城市地理(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苏联P.M.卡博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则提出地理学的三分法([俄]伊琳娜·科诺瓦洛娃撰,邢缓缓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若干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10,(7):24-26.),这在中国影响很大。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历史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如工业地理、公共地理、边界地理、国家历史地图集研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由俄罗斯联邦政府赞助、联邦测量学和地图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专著《俄罗斯民族地图》问世,分为《领土特点》、《自然生态》、《居民经济》、《历史文化》四卷。其中第一卷和第四卷涵盖了大批的历史地图,反映出俄罗斯从古至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领土的形成和变化,实际上是俄罗斯历史地理的图像表达折射出俄罗斯制图学的渊源历史。(吴国盛.希腊人的空间概念.哲学研究,1992,(11):68.)

近代的空间认识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观念争论:①实体论。该观念认为,空间具有独立于物之外的绝对存在性。②属性论。该观念认为,空间后于物质并依附物质存在。③勇关系论。通常的经验认为,人处所经验反映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现代人把单纯的空间想象成纯几何的广延,仿佛空间是绝对存在的,是物质存在的前提。这种观念,明显受到欧几里德和笛卡儿的影响,“是近代自然数学化、空间几何化运动的产物”。(申绍杰.空间的经验:几何、物质与时间[J].建筑师,2004(5):65-68.)不难看出,现代人对于空间的概念基本上属于实体论,这种概念已经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成为常识的一部分。无论现代科学诸如相对论等是否对空间概念有了全新的阐释,现代人这种实体论空间概念都是不会因此改变的。这种把“空间”当作是几何“实体”的这种观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春秋时代,老子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正是这种写照。实际上,人们对于欧式几何概念接受程度已经十分高了。现代人在经过笛卡儿坐标系和现代物理学的推敲之后,几何学已是超越一种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成为了一种认识哲学。这种空间哲学的致命弱点就是误把空间当作先于物质而存在。(闵敏,谭传凤,蒋玲,等.地理时空本体研究进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0(1):132-137.)对于地理经验来讲,几何空间是抽象的、精确的,是抽象于生活的另外一个世界,而不是生活世界本身。

地理学的研究从19世纪的以时间为主的研究到20世纪以时空观为主进行研究,地理的时空具有五个基本特性:复杂性、社会性、多样性、连续性和可变性。从时间维度看,它更侧重于研究人类文明时期以来的环境和社会发展变化和工业化时代以来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从空间尺度看,由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时空跨度大,涉及的因素多而复杂,这就决定了地理时空的复杂性。(向清成,杨立国.地理学的时空问题[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116-118.)地理时空是人类社会活动和自然界有机结合的产物。从宏观层看,地理时空不能离开宇宙时空而存在。另一方面,地理时空又突出了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集中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改变人类社会的自然时空结构属性,即创造了由人类社会实践参与的地理时空结构。人类社会生产—需求—消费,是地理时—空的一个重要属性。在人类社会,时空结构的巨大差异体现在不同尺度规模、不同发展状态和不同发展模式。

从古到今,世界上各国各地区不同民族发展状况不相同,发展道路也不相同,因而时空结构亦不同。承认地理时空的多样性,对于认识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地理时空连续性的社会意义体现在人类文明的继承是保持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但是过于依恋文化传统的继承,可能会滑向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泥沼,从而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文化更新。在一个惯性发展的社会,一旦产生出新的发展动力,地理时空的可变性将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新的社会发展动力来的很猛烈,则地理时空亦随之巨变。近代西方产业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后地理时空的巨变,就是最好的例证。求新、求变,不断创造新的社会发展动力,是改变旧的地理时空结构的根本出路。这一观点,对于制定缩小我国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例如,要改变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面貌,其根本举措是培育和激发中西部地区内部发展的动力,创造改变其落后面貌的机制和培育造血功能,而不应把重点放在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等输血式扶贫方式上。(Harvey,D.The Dialectics of Space time in Bertell Ollman and To ny Smith Edited,Dialectics for the New Century,Palgrave Macmillan,2008:279.)

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普遍性、实在性、主观性、历史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空间类型多样既包括先于人类存在的物质空间、能量空间、信息空间和生命空间,也包括人类创造的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理论空间、文化艺术空间、客观知识空间、虚拟空间和赛博空间。作为物质世界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对空间的认知、利用以及生产,理所应当是从物质空间开始的。狭义上定义的物质空间是指先于人类存在的并继续存在的自然空间及宇宙空间。物质空间包括物理空间、地理空间以及固有的能量空间、信息空间和生命空间。哈维对物质空间做出的解释是指可以被肉体接触和感觉的经验的空间和感知的空间。([德]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81.)基于空间理解,它不仅包含着人类实践的诸多要素,而且包含着人类,如果没有人类的存在,那么它只是“抽象地和孤立地谈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类而言就是无”。([德]黑格尔著,梁志学,薛华等译.自然哲学[M].商务印书馆,1980:40.)然而,经过人类进入的物质空间就不在是狭义上的物质空间了,狭义的物质空间一旦进入人类社会,就不再是纯粹的物质空间了,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活动进而不断塑造成了具有社会性、实践性、人性化的空间。原来狭义的空间被人类的社会关系赋予了特定的空间形式、空间功能及社会内涵。所谓先前的物质空间变成了“在自己内部得到中介的东西”。(张之沧.论空间的生产、建构和创造[J].学术月刊,2011,43(7):30-36.)物质空间的人化过程也就是人类感知、认识、实践、利用、制造、创造和生产物质空间过程。张之沧指出迄今为止人类创造和生产最多的是物质空间,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人类发明创造和生产出各种“充实的空间”,包括全部的生产工具和物质文化的用品,例如石器、农业机器、指南针、火药等生产工具,纸、墨水等。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进入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代信息化社会。第二,通过科学技术人类不断创造劳动对象、扩展生存的空间及改变生存环境,进而不断拓展物质空间和地理空间。第三,城市化进程,由古村落到现代化城市,由文学城市到艺术城市以及由中心化城市到非中心化城市。如世界上的出现的边缘城市和卫星城市。(姚华松,许学强,薛德升.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对空间的再认识[J].人文地理,2010,(2):8-12.)

局地化(地方化)、工业化、产业经济(物质经济)和福特制是19至20世纪前半叶的时代背景的特征。而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新时代,传统的空间观念和旧有的逻辑受到巨大冲击,空间也在经历革命,这场革命给人类活动带来很大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生产与生活活动的各方面。人们开始注意非物质空间。尤其是在网络世界环境下,人们的行为空间向网络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人们面对的既有物质世界也有虚拟世界,传统的家、办公室、公园等空间概念被重新建构,我们可以在家就能享受到要到外面才能接触的真实世界。从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内容的演进历程看,从虚到实的空间,都遵循着物质性向非物质性演化的基本逻辑。从空间规划角度看,传统空间注重物质性规划,而现代新的空间规划则侧重于虚拟的一方面。总而言之,物质性实体要素是传统物质空间存在的基础,因此,很大程度上经济与空间发展以有形物质要素的供给形成路径依赖,但在信息化时代下,空间形态正在经历“去物质化”的过程,经济与空间发展以无形的资讯为依赖(孙中伟,路紫,王杨.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7,(10):1005-1011.)。

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84年在Nenromancer中创造了网络空间(又称赛博空间),它指人类神经系统可直接插入网络,大脑与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联通后所构建的可随意漫游的虚拟世界,人通过电极使神经系统与之相连,用意念控制其它事物,并产生各种脱离躯体的交感幻觉。现在的网络空间定义则有所不同,主要是指由Internet整合多种技术基础上所构建的网络虚拟信息空间。网络空间是一种新的空间形态,其所创新性地具有的虚拟、瞬时和互动特性是变革性的,明显区别于以实体、距离和边界所定义的传统实体地理空间。这就令一直以空间为重要着眼点的地理学,不得不在传统的研究范畴之外,将网络空间本身及其与地理空间的融合问题提上研究日程。网络空间并没有导致地理学的下沉或消逝,而是作为一种新的空间与事物,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与思维(Starrs P.The sacred,the regional and the digital[J].The Geo-graphical Review,1997,87(2):193-218.)。

Starrs(Morley D,Robins K.Spaces of Identity:Global Media,Electronic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Boundaries[M].London:Rout ledge,1995.)强调网络空间提供了一个供地理学家们认识信息怎样对空间产生影响,以及信息如何变成真实地点的新领域。虽然网络空间包括了地理学含义,但其性质和程度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空间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改变,地理学的重要性降低了。如Morley等(Batty M.Urban information networks:the evolution and planning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in frastruc-ture//John Brotchie,Michael Batty,Peter Hall etal.C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New Technologies and Spatial System.Boulder,Colorado:Longman Cheshire,1991:65-72.)认为网络空间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新的“无空间和无地域”的社会空间,在这里人们能够相遇并相互影响,这样的虚拟地理学与传统地理学几乎没有相似性。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网络空间对于时空关系有重大影响,但地理学和时间仍旧值得一提。其原因在于:(1)不平等分布的网络空间连结性与频宽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2)当网络信息流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地理相脱离的时候,很多信息却具有地方属性。(3)网络空间是根据地理空间基础线路构建的,应该使基础线路、网络停息等达到互相融合的状态。

网络建构了人类新的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甄峰,王波,陈映雪.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J].地理学报,2012,67(8):1031-1043.)甄峰,王波,陈映雪(Harts horn R.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of geogaraphy[M].Chicago:Rand McNally,1959:12-15.)通过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发现微博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存在等级关系与层级关系。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的综合能力与等级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城市等级越高,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会越高。相反,城市等级越低,网络连接度越低。然而网络空间社会本身并没有中心和层级的,人的社会联系却反映出了地理空间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联系特征。这与存在的地理实体空间的城市网络体系格局研究很相似。但也不能由此推断网络社会空间就是地理空间城市网络的简单投影。据城市网络层级与网络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证明了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更为显著。城市网络空间体系存在着分层集聚现象,具体表现为“三大四小”发展格局。即京津冀区域(北京)、珠三角区域(广州、深圳)、长三角区域(上海、杭州、南京)、成渝地区(成都、重庆)、海西地区(福州、厦门)、中南地区(武汉、长沙)、东北地区(沈阳、哈尔滨、长春),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城市网络体系的研究成果。微博网络空间的出现促使原有地理空间的城市网络体系进一步集聚,其主要表现在加速了那些围绕高等级城市所形成的城市密集区的发展,进而说明了经济因素、原有城市等级在城市网络格局塑造中仍然起着作用。同时也说明在聚集的过程中,微博社会空间作为一个网络互动平台还是强化了城市间的“水平联系”,部分城市等级的作用有所弱化,尤其是在区域和地方层面,如海西地区和东北地区作为区域性网络空间的出现,一方面表现出了网络信息扩散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体现出微博等网络社会空间存在着地方性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