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者研究课题所需要的知识

研究者研究课题所需要的知识

时间:2023-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外语语言文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中国外语研究的繁荣。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需要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处理,这一步骤在论文撰写时通常体现为“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选题而言,文献综述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对选题进行定位:研究者通过文献综述将自己的选题置于特定的学术背景下,并以此建立选题与已有文献之间的联系。
(一)_人际意义与翻译策略

近年来,外语语言文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中国外语研究的繁荣。为了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中国外语研究学海文丛”。本文丛将立足学科前沿,倡导外语研究的科学精神,推出力作,为外语教师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平台和研究阵地,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外语教师为什么要搞科研?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一般认为,教学和科研是不分家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惑,有些问题需要通过科研的途径才能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教学与科研之间应该是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不仅是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方面和途径。外语教师如何搞科研?这既是许多外语教师曾经或者正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很多外语教师的困惑所在。在很多人的眼中,外语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教外语,甚至有人把外语看作单纯的工具,认为把教学搞好就行了,没有什么可研究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会有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外语学科?一方面,有些人的确对外语学科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外语学科本身亦有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语教师虽然有接触前沿文献的语言优势,但我们“照着讲”做得多,而“接着讲”做得相对少。近年来,我们在介绍和引进国外理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而在原创性的研究方面还需要加强。第二,外语学科在对接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在学术研究上与时俱进,关注社会问题,面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外交领域的国家战略和需求,创新研究思路,提高学术研究的时代性并形成规模效应。第三,外语学科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与交流,解决外语与汉语研究的“两张皮”问题,通过学科交叉,开阔研究的视野,并通过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壮大学科研究的实力。

关于如何做科研,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研究者来说,从事科研工作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修养。具体说来,研究者应具备专门的知识和理论,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特别是洞察问题的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当然,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科研本身而言,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研究者对相关文献的深入研读和纵观全局的把握,离不开研究者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深刻感悟,更离不开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总之,学术研究是在科学准则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智活动。因此,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学术研究是受问题驱动的,这就是选题的问题。选题的质量不仅是学术水平的体现,而且是决定研究成果水平的重要因素。怎么才能有高质量的选题呢?研究者除了应具备以上所说的基本修养,还要有问题意识,并且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和学术背景。任何选题都是宏观研究环境的一部分,几乎不存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选题。因此,任何一个选题都会有相关的文献或学术背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往的相关研究”。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需要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处理,这一步骤在论文撰写时通常体现为“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献综述并不仅仅是对以往研究进行描述和总结,而是需要研究者用批判的眼光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就选题而言,文献综述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对选题进行定位:研究者通过文献综述将自己的选题置于特定的学术背景下,并以此建立选题与已有文献之间的联系。(二)了解研究现状,发现研究空缺:已有哪些研究?以往研究有无缺陷?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研究者只有在深入了解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才能明确研究方向,突出选题的创新性。这就要求研究者在处理文献时不但要穷尽相关文献,而且要保证文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选题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研究的创新性,即选题要新颖。具有创新性的选题应站在学科的前沿,反映学科动态,并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创新性体现的是选题的学科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我们在选题时需要问: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这项研究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项研究有什么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总结起来,选题的创新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 理论上,提出新的理论框架,提供新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验证或完善已有的假设或理论,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或者从新的角度对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挖掘,赋予新的解释。(二) 内容上,选择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者学科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者为已有的研究提供新的事实。(三) 方法上,有不同的分类,采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在研究设计和研究思路上有新的突破,完善已有的方法论。(四) 实践上,对教学、翻译、语言使用和文学作品的理解提出新的建议、新的分析和新的方法。如果说得通俗一点,选题的创新性指的是研究中的新问题、新理论、新角度、新方法、新发现。当然能够做到每一点是很困难的,我们能够在某一方面做出创新就可以了,例如,用新的理论或方法解决一个老问题。

就选题的性质而言,有的选题属于描述性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象和事件加以描述;有的选题属于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和欲望,回答研究者提出的问题;有的选题则属于解释性研究,研究者基于所建立的概念架构和理论模型对现象加以解释。在选题时,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类型和性质寻找选题的突破口。外语教师在选题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热点领域、新的理论或视角、悬而未决的问题、被忽视的方面、感兴趣的领域、熟悉的领域、跨学科领域,等等。当然,选题时还需要注意选题的可行性。可行性是研究者能否完成研究的问题,涉及研究者的能力、时间、精力、经费以及研究条件等人力和物力方面的问题。研究者的兴趣与爱好也是制约可行性的重要因素。学术研究需要研究者持之以恒地努力。如果研究者对某一研究领域不感兴趣,其研究也很难持久。

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解决学科领域中的问题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做出贡献。在我们的学术生涯中,人类的知识宝库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走得更远。“中国外语研究学海文丛”将立足外语学科的前沿,推出最新研究成果,服务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将在选题方面严把质量关,力争以一流的学术成果使“中国外语研究学海文丛”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平台和知识宝库。我相信,“中国外语研究学海文丛”一定会以波澜壮阔之势,推动中国外语研究和外语学科的发展。

苗兴伟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