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时间:2023-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中心2000年成立并于当年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由朱泓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分别于2007年、2008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吉林大学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镇之一,考古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成为吉林省重点学科,1995年和1998年先后入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历史学基地(文科基地)及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考古学特殊学科点(理科基地),2000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此中心2000年成立并于当年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由朱泓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至今。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主要成绩

经过10年来的努力,此中心在发展平台构建、学术方向凝练、科研团队建设、科研成果创新、优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科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主要成绩如下:

1.发展平台构建稳步推进

2005年依托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建立的“中国边疆史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7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被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同年新增了“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博士学位授权点。

2.学术方向不断凝聚

中国边疆地区古代文化、中国边疆地区古代人类与环境作为中心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10年来得以不断凝聚。中国边疆地区古代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是中心传统优势方向,拥有由林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评审组成员,吉林大学资深教授)、魏存成(全国优秀教师)、赵宾福、王立新、冯恩学(以上3人均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13名教授组成的实力雄厚的团队。中国边疆地区古代人类与环境是中心的特色研究方向,目前拥有由朱泓(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特聘教授)、周慧(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等5名教授组成的研究团队。在生物考古方面的综合实力居于国内一流。

3.教学与人才培养屡获佳绩

2001年《田野考古学实践教学的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田野考古学》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建设。2009年中心教师入选“考古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同年,《瞄准国际前沿,立足文理交叉:开创考古学高素质考古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获得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分别于2007年、2008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4.服务社会成绩显著

此中心积极致力于将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政府决策咨询、科学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魏存成教授曾多次为吉林省政府等相关部门提交关于东北边疆及历史问题的咨询报告,作为高句丽、渤海考古及历史研究的首席专家,连续参加了第27届(2003年巴黎)、第28届(2004年苏州)世界遗产大会,为我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朱泓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完成了多项重要遗址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学方面鉴定与研究,并借助计算机技术,开展了老山汉墓、吐尔基山辽墓等古人骨的头像虚拟三维复原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引起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有力地促进了相关考古学知识的科学普及。此中心研究人员积极投身于长江三峡、南水北调(中线)、嫩江尼尔基水库、赤峰三座店水库等国家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发掘工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此中心被授予“湖北省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先进集体”称号。

5.科学研究成果突出

2001年以来,此中心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11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魏存成教授“高句丽、渤海文化发展及其关系的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项目31项、其他项目70项,共获经费支持1783万元;出版了学术专著及考古专刊30部,发表学术论文620余篇(其中SCI和SSCI检索20篇,CSSCI检索177篇)。《林沄学术文集》获得第三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03年),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荣获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09年)。在2001年以来的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有11人获奖,包括朱永刚的《东北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文化区系》(论文类一等奖),王立新的《早商文化研究》(著作类二等奖),滕铭予的《秦文化起源及相关问题再探讨》(论文类三等奖),朱泓、张全超的《中国边疆地区古代居民DNA研究》(论文类一等奖),滕铭予的《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著作类二等奖),魏存成的《关于东北疆域史的几个问题》(论文类二等奖),朱泓的《老山汉墓女性墓主人的种族类型、DNA分析和颅像复原》(论文类一等奖);王立新的《辽西区夏至战国时期文化格局与经济形态的演进》(论文类三等奖);井中伟的《蛋形瓮研究》(论文类三等奖);赵宾福的《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著作类二等奖)等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二)主要经验

(1)以自然科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运用为出发点,注重学科交叉及多学科融合,形成创新学科(如生物考古学等)。

(2)注重突出研究特色,集中研究力量,形成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产出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并及时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为现实服务之中。

(3)充分利用基地这一平台,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开阔研究视域并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

三、标志性成果

2001年以来中心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主要有如下5项:

1.《林沄学术文集(二)》(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该书以深厚的文献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对北方系青铜器、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新疆地区及欧亚草原青铜时代遗存、东北古代民族与史地等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课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同领域的研究中居于领先地位。

2.魏存成的《渤海考古》(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

该书是作者30余年潜心研究的结晶,以都城遗址、对外交通及相关遗迹、墓葬为主线,系统地对唐代渤海国的各类遗存进行了深入分析,是目前国内第一部渤海考古研究的专著。

3.王培新的《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该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乐浪文化的发生与演变、文化性质、文化源流等重要问题,揭示了乐浪文化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在争议较大的土圹墓的文化性质及年代,土圹墓、木椁墓、砖室墓的文化渊源等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4.赵宾福的《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该书建立了嫩江流域、辽西山地、图们江流域等7个自然地理区域内夏至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坐标,区分出了夏至早商、商代晚期、西周至春秋、战国4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构建了整个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

5.朱泓主编的《东北、内蒙古地区古代人类的种族类型与DNA》(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该书对中国北方、东北地区早至青铜时代、晚至蒙元遗址出土的人骨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既有种族类型及DNA研究,也有多学科交叉的古病理学及食谱分析。这一成果,对于探索中华民族形成及融合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基地将以文理交叉、文文交叉等方式,进一步开展学科创新。重点建设生物考古学这一新兴学科,充分发挥其特色和优势,使其综合研究实力进入学科国际领先行列。基地将考古DNA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组合并建成“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争取进入教育部(文科)重点实验室或国家文物局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行列;以云南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考古调查与发掘的范围,逐步将研究领域辐射到整个西南边疆地区;继续保持对东北考古、北方考古的研究优势,在做好东北亚各国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过程的探究,拓展对中亚考古的研究。此基地将进一步整合学术创新团队,使每个团队都有不断拓宽的研究领域,都有由学术带头人、中年骨干及青年教师组成的梯队,借此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合力攻关的中国边疆及相邻地区考古的集团研究优势;计划引进“长江学者”等学术领军人物3~5人,争取使青年骨干研究人员都获得1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研修)经历,使此基地成为边疆考古基础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内外一流的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