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审美文化史》简介

《中国审美文化史》简介

时间:2023-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山东大学陈炎主编,山东大学廖群、仪平策、陈炎、王小舒撰稿的《中国审美文化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获中国文学一等奖。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将中国审美文化的这两大类型推向了极致。
《中国审美文化史》简介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山东大学陈炎主编,山东大学廖群、仪平策、陈炎、王小舒撰稿的《中国审美文化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获中国文学一等奖。

一、丛书结构

此书包括“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唐宋卷”和“元明清卷”四部分,内容远迄上古,下至清末。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先秦卷”由“神灵隐现的史前时代”、“夏商之际的巫史艺术”、“周代礼乐的人文风貌”、“战国激情的个性展开”四部分组成,主要论述华夏先民由实用到审美、由宗教到艺术、由饮食起居到礼乐文化的发展过程。这其中既有前人已曾论及的以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为载体的工艺美术,以及雕塑、绘画、歌舞、书法和诗文等艺术实践,更有前人很少从审美文化的角度上加以研究的礼乐制度、饮食起居、宫室建筑、美育训导、博弈娱乐乃至人格培养和塑造。

“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由“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东汉时代的‘崇实’趣尚”、“魏晋之际的自我超越”、“东晋南朝的心灵感荡”、“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五部分组成,全方面地论述了从秦汉经魏晋到南北朝这一时期审美文化由“自发”状态向“自觉”境界的历史性过渡及其四大标志:由偏于外物到走向内心、由呼唤壮美到喜好优美、由崇“实”重“形”到崇“虚”重“神”、由主“志”尚“质”到缘“情”尚“文”。

“唐宋卷”由“初唐:万象更新”、“盛唐:恢弘壮阔”、“中唐:五光十色”、“晚唐:夕阳西下”、“北宋:人文荟萃”、“南宋:残山剩水”六部分组成。该卷以政治经济的历时发展为“经”,以宗教哲学和南北文化的共时渗透为“纬”,主要论述唐、宋两代审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和整体性繁荣。唐代审美文化的繁荣,既得力于政治一元化的统一格局,又得利于儒、释、道三足鼎立和多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宋代审美文化的繁荣,既得利于封建政治体制的成熟,又得利于南北文化的彼此融合。前者表现为色彩纷呈的外向开拓,后者表现为精工典雅的内向追求;前者以阳刚为盛,后者以阴柔为主。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将中国审美文化的这两大类型推向了极致。

“元明清卷”由“元代昌盛的舞台大观”、“文人畸士的翰墨风骨”、“异族情调的雅俗交融”、“明代奇艳的市俗世界”、“推尚情欲的明代小说戏曲”、“探求更新的明代诗歌散文”和“清代典雅的末代文化”七部分组成,主要论述在异族入侵的破坏性行为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反叛性活动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审美文化领域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运动。一方面,依托于商品经济的萌生和多民族交融的社会土壤,以俗为美的精神在文学艺术、工艺制作、社会风尚等领域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雅文化也在不断修正着自己的立场,并且在向俗文化学习、靠拢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内涵,于是出现了像戏剧、小说之类雅俗交融的大众型艺术。与这两大潮流对应,复古与创新、古雅与浪漫于是就成为这一时代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的文化潮流。

三、创新之处

本书的创意主要表现在两个纬度上:在横向上,力图打通各艺术门类以及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使得作为民族“情感方式”集中体现的审美文化与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维方式”之间交互渗透和彼此影响的关系全方位地进入了研究视野,而中国传统社会的“泛艺术倾向”,又使得大到政治谋略、军事战争,小到烹茶饮酒、穿衣戴帽,统统浸沉于审美文化的氛围之中,成为华夏精神的典型缩影。在纵向上,则力图打破审美观念与审美实践之间“道”、“器”分流的研究局面,既不同于以往美学史著作局限于概念、范畴的抽象梳理,又不同于以往艺术史著作局限于风格、技法的具体描述,而是力图在观念与物态之间建立联系,使双方相互参照和印证,用一种经过还原了的整合方式来重现圆融而统一的审美世界,建构起一种“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器物史的审美文化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