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叶澜教授的专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之一,获教育学一等奖。
一、篇章结构
此书共三编12章。第一编,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社会基础论,共含三章。分别为第1章,生存基础:人口、资源与生态;第2章,世界变局:全球化、信息化与后现代;第3章,中国主题: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第二编,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共含三章。分别为第4章,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回溯与反思;第5章,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性质与任务;第6章,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与策略。第三编,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共含六章。分别为第7章,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百年回溯;第8章,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分析;第9章,学校日常教育实践重建之一——课堂教学改革;第10章,学校日常教育实践重建之二——班级建设改革;第11章,学校日常教育实践重建之三——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第12章,结语: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推进策略与方法论。
二、基本内容
此书从人口、资源与生态变化情境下当代人面临的生存处境,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所导致的世界变局以及中国社会转型和民族复兴所带来的三个方面的分析入手。在此前提下,进入到对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理论探讨,通过对中国多次教育变革的分阶段分析与反思,指出了中国教育变革的性质——整体、系统的转型性变革,并对教育系统变革的主体与策略进行了讨论。最后,研究的分析单位进入到学校领域,从学校整体的变革入手系统地阐明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与实践进程。
三、主要创新
此书在各编中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概括起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
(1)以教育学的眼光来透析全球化、信息化与后现代主义,明确提出在全球化过程中要走出西方中心主义,每个民族、国家都要走出自己的路,包括在教育方面。关于“信息化”,重点论述其对个人时空意识、生存方式、语言和思维方式等的深层次影响,超越了仅从技术方面论信息化问题的局限。此外,对当今十分时髦的“后现代”主义也作了批判性评价。
(2)对近30年宏观教育改革作了历史反思,明确提出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性质是转型性变革,并作了学理上的论证。首次提出教育变革三重主体论,并分析了其构成、相互关系和关系特征。
(3)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变革的内涵,从目标重建、教育观念系统更新到新型学校的整体形态、内存结构与基本活动,作了多层次的、全面的、具有独创性的阐述。
(4)在课堂教学改革理论研究中,对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作了深度评析,并在教学分析单位的重建和课堂教学过程的逻辑构建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论。
(5)以“班级”为基本单位,重构了学校班级生活的意义,将“班级建设”看做学校教育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全面探讨了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未来公民养成的内在关联。
(6)系统研究了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提出了新的管理观、学校组织与制度更新观;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了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新型教师素养结构论,建立了“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新概念,形成了有实践根基和本土特征的教师发展理论;在学校文化重建上,提出了当代学校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学校文化建设的当代任务及学校文化个性的形成等议题。
(7)形成了以复杂理论为指导的学校变革的策略与方法论。此著作在研究方法上最大的特点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交互生成,实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沟通。就整体而言,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时代性、中国化和原创性。
四、社会影响
(1)学术价值。
此书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变革和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对学校现状提出的挑战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当代基础教育及学校发展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在理论和方法论层面实现了突破,建构了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追求。此书加深了人们对当前教育变革时代背景的认识,形成了当前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系统分析与理论,探索了学校整体转型变革的理论、任务和路线。此外,此书体现除了复杂性、整体性思维和方法论意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指引。此书出版后引起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对“新基础教育”研究及著作本身的关注,在出版不到3年的时间内,已两次印刷,印数达18000册。
(2)应用价值。
此书是在“新基础教育”实践性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理论建构的同时更注重对现实学校变革实践的关注与指导。此书对形成对当前中国教育整体性质的认识,促进当前的基础教育变革,更新教师的观念系统,引领教师的实践走向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