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观点和本质特点的概括,并成为指导医学发展的主导思想体系。也就是说,医学模式是一种哲学观点在医学中的反映。医学模式规定着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学临床治疗工作者的思维方式、方法,从而影响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早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还未发展,对人的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识还不深刻。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是超自然的神灵现象,相信“万物有灵”,“形神合一,天地相应”,认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是受上帝和神灵的主宰,因此,用祈求神灵和巫医来治疗疾病。在我国医籍中有关“天人相应”“治病先治人”“一是语言,二是药物”的治疗观点,对当今医学发展仍有重要意义。这种古代神灵主义和自然哲学观点,形成了古代自然医学模式,成为早期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主要观念。虽然在今天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但在一些落后文化群体中,至今仍可看到它的影响。
中世纪文艺复兴后,实验医学的发展使人们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更深刻了,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推动了生物医学的发展,并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观点认为:疾病可以用偏离正常的生物学变量来解释,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原因致病和有相应的治疗方法。生物医学模式把人的心理、社会方面因素忽视了,只是把疾病看成是独立于心理、社会之外的实体,重视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变化的量来解释。这种观点虽然对医学的发展曾经起过,甚至今天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却有明显的缺陷和消极影响。因为这种生物医学模式观点违背了对人整体性和社会性特点的认识,脱离对人整体的分析,把人放在脱离社会生活来看待,显然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医学仪器的应用,疾病防治手段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疾病谱和死因谱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活方式、行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影响。这样,人们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点来看待健康和疾病。站在新医学模式面前,人们要用系统论、整体论观点来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就需要在对人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中,要把人看成是一个整体,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的关系,综合考查心理、社区、社会、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经济生活、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交互影响作用。这样人们就把心理学、医学与社区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等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和完善。
我国正处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时期,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也正向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方向发展中。国务院在2006年2月通过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将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社区首诊制试点工作也将推行”。这种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以个人、家庭、社区卫生服务的形式,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正确方向,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必须树立起新医学模式观念,全心身的为社区人口服务,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作出贡献。我们可以相信,中国人有自己的社区医生(称全科医生)的时代在21世纪将逐步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