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作为一种知觉,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各种心理社会因素也对疼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认知评价 对疼痛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到疼痛与否和疼痛的程度。如某人是肝炎病人,常说右上腹肝区痛。而另一个人看到这种情况,对肝炎有了个初浅的认识,当他在不曾意识的情况下挤伤了右侧肋软骨后,肋软骨区的疼痛就会使他疑心得了肝炎,而且会越来越重,其实这是一种自我暗示,经医生检查诊断后就可以排除。
又如第二次世界人战时,比彻(Beecher)对伤员疼痛的态度研究发现,身负重伤的士兵,只有1/3的人因为剧痛需要吗啡;而大多数伤兵否认有什么疼痛,或只承认有轻微的疼痛,不需用止痛药。而战后发现外伤的人80%因剧痛需要用吗啡。这样比彻认为外伤的意义对痛觉产生很大影响,战争中死里逃生的人心理感到十分庆幸,甚至心喜若狂;而平时的伤员认为这是一场灾难。医生都有这样的认识,一个病人如果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其实只是一般疾病),那么他就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疼痛反应。
2.注意力 一个人的注意可分为集中状态和分散状态。如果注意力集中在某痛处,感觉则十分疼痛;如果注意力分散于外界或其他非痛处,感觉则只有三分或四分的疼痛;如果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某一事物时,甚至一分的疼痛也感觉不到。例如正在玩的小孩,不慎划伤了手指,当他没注意到时,一点也不感到痛,当大人发现他手上流了血时,小孩就会立即感到疼痛,甚至大哭大叫起来。古代关公任凭华佗刮骨疗毒、拳击者忍受打击能力、针灸麻醉等,均是注意力分配与疼痛关系的体现。
3.暗示性 暗示可以使疼痛加重或减轻。临床上使用安慰剂止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研究证实安慰剂对癌性疼痛的有效率是42%,对术后疼痛的有效率是39%。即使是大量的吗啡也只能使大约75%的病人解除疼痛。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麻醉药有近一半的镇痛作用,源于安慰剂效应。
在催眠状态下的人最容易接受暗示,可以使一些疼痛减轻或不产生疼痛。另外人们在缺乏知识的情况下也容易接受暗示。
4.情绪性 人的情绪状态对疼痛也有直接的影响。高昂愉快的情绪时疼痛感受会减轻,这是因为对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耐受性增高不易感觉到痛。反之,烦恼消极的情绪,则会使人们对疼痛过敏,如心情烦躁、抑郁、焦虑时疼痛也会随之加重。研究认为,强烈的情绪波动伴随体内的生理和生化改变,是情绪致痛的重要原因,也是多种查不出病理变化的疼痛的产生机制。
5.意志性 意志是人为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克服困难为之奋斗的心理过程。一个人意志的强弱对疼痛的耐受性则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一个勇敢的士兵,能忍受巨大疼痛去完成重任;一个娇生惯养的人,哪怕受一点轻伤,也会难以忍受。
6.人格特性 不同人格对疼痛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自尊心强者可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和一般人相比疑病症者、抑郁、癔症等人格特征的人,对疼痛更敏感。在临床中可见到外向性格的病人对疼痛反应敏感,要求用止痛药的次数多于内向性格的病人。
7.预期性 预期性即是预先告知,使对方心理上有较充分的准备。如对拔牙过程及疼痛程度事先告知时,使其有心理应激准备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好。而心理准备不足者,对疼痛的忍耐性就较差。
8.信念 信念是坚信自己可以强有力地减轻或消除疼痛,这在革命者身上常能看到,在宗教中也有表现,邱少云的故事即是。
9.学习 疼痛也是一个习得性行为,特别与早期儿童经历有关,如一个女孩,平时家中大人忙于工作,照看不周,可一旦孩子生病后,则照看得十分精心。个别具有特殊心理的小孩,为了获取大人的关照,就会下意识地安排学会“生病”,产生真实的疼痛感受。一个家庭中父母对疼痛的耐受性情况,可直接影响孩子。
10.否认 当疼痛意味着患了病,或有些疼痛者出于害怕而不相信自己会得病,并在心理上持否认态度,因而也就增强了对疼痛的忍耐性,但这样只能是使病人延误诊治。如一农民在大忙季节发生急性腹痛,拒绝诊治照样下地干活,结果陷入休克,后经急救手术,证明是阑尾炎穿孔腹膜炎。
11.早期经验 父母如果对子女的轻微损伤表现大惊小怪或泰然处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他们成年以后对疼痛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早期经验使人学会辨认有害刺激或作出恰当反应。
12.文化因素 在文明世界里,人们普遍相信分娩是痛苦的,然而人类学家考查发现:在“伏窝”文化区,女人分娩时普遍不觉得痛楚,女人一直劳动到分娩时才停下来,此时她的丈夫立即上床呻吟,跟文明世界里的女人生孩子那种痛苦很相似。孩子出生后母亲立即下地劳动,这种现象很难用生理学观点解释,认为这是社会文化造成的。所以人们在考虑疼痛时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又如现在电视剧中表现妇女分娩的镜头,都是十分疼痛难忍,这种无一例外的景象,对那些还没有经历过分娩的妇女来说,会产生很强的影响,会对她们以后的分娩产生消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