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烟盒上都印有“吸烟危害健康”的字样,但对吸烟者却没有发挥丝毫的劝阻作用,吸烟与肺癌发病率增高之间的关系早已被专家阐明。但除非真的患了肺癌,否则,戒烟的决心往往是迟迟难下。就是戒了几天烟,往往也是稍经引诱便重蹈覆辙。难怪马克·吐温开玩笑说,戒烟最容易,我不到1个月已经戒过十多次了。在发达国家中,吸烟已经被公众认为是不良习惯,是一种公害。尤其是被动吸烟危害作用的阐明,使人们对吸烟者的态度如对过街老鼠。但是在中国,吸烟的人数堪称世界之最,尤其在广大的农村,甚至未成年的孩子和青年妇女都跃入烟民的行列。
烟瘾的形成与吸烟历史的长短关系密切,但吸烟者周围的人际环境对烟瘾的形成其作用也不可忽视。如果调侃地说,这也叫烟文化。吸烟者周围如果烟文化气氛浓厚,那么,他本人便很容易被“化”掉。
吸烟成瘾的原因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源性的;二是外源性的。初学吸烟者受尼古丁作用产生不适应、不舒服感的时候,如果能当即戒掉,今后就不会留下什么不能舍弃的依恋感,但是经过几次试吸,机体就会对烟味产生适应,并且由尼古丁刺激,体内的内啡肽分泌增多,引起了主观的舒适感。与此同时,从心理习惯层次上由于多次重复吸烟,就产生习惯化作用,这种习惯化一旦形成又增加了一个不易克服的因素。由此牵起的外源性变化立即加固着这些内源性变化。所谓外源性的变化,主要是指吸烟引起的社会效应改变。比如,原来不吸烟没有那么多与人交往时“挂勾”的方便,现在不同了,“烟卷一递,说话和气”,这便增加了一点好处。另外一掏出高档香烟时,自己无形中形成一种自尊的满足,眼神瞥着他人,如果别人露出羡慕的丝毫神色,那么他吸烟时立即得到了这种已附加到吸烟行为之中的满足感。还有一个层次就是往往成熟的人或有地位的人都吸烟,这样一种社会现实,让一个吸烟者在刚刚学会吸烟之后满足了向成人、向男人或者向社会上有地位者靠拢、趋同的感觉。你只要看一看他们打开漂亮的烟盒,轻抽出一支烟放在嘴上,点火吸上第一口,再若有所思地继续他的谈话时那种悠然、怡然、超然的表情,你就会体会到烟民为何总是后继有人了。
吸烟也可能在情绪沉郁时,有帮助分散沉郁心情的作用;在思索问题时,有帮助缓解思维紧张的作用。这倒不是说吸烟会在生理层次水平上产生这样的作用,其实只不过是一种介入性活动,分散了一下注意力罢了,但此时的分散利于产生良好的主观体验。于是,会立即给予一个有利的主观评价,什么吸烟时思考问题容易集中,什么吸烟可以使心情放松,这种评价一旦形成人云亦云的传说,便形成了文化氛围,一个初吸烟的人,在此文化氛围之下,便很容易被这烟文化给“化”掉了。
饮酒作为一种嗜好也有着与烟的嗜好养成过程大体相似的心理行为历程。但是酒本身就具有比烟更强的兴奋作用。另外,酒文化比烟文化更加源远流长,“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就体现了人们对酒的高度认可,喝酒的说道很多,饮酒是为了交际,能使心情放松等。西方的学者将社会人文精神粗分成酒神精神和太阳神精神,就说明酒所牵连的情绪活动直接与太阳神的崇尚、理智活动相辅相成,组成了人类文化,即情与理。人的心理活动的中心就是情与理二字也,人的社会活动也可以归结为情与理之下,情是和我、本我,理是超我。这在弗洛伊德学说中已有详细的阐述。
烟与酒的过度嗜好,一方面造成了嗜好者身体的损害;另一方面,它可以成为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始发点。过度的烟酒依赖者,势必造成与其周围人群的不协调关系,尤其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交功能、职业功能、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严重的损害。有调查研究指出,问题还不仅仅如此,过度酗酒可以造成胎儿酒综合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可是李白的后代据说智力都有问题,恐怕难说与饮酒无关。
商业广告在烟酒的流行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在烟酒文化如此甚嚣尘上的氛围中,社区医生搞些健康文化讲座,或引导、提倡人们的“洁身自好”,远离烟酒,是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的。
据生理学研究发现,酒精依赖者的脏器细胞,尤其是脑细胞,在酒精长期作用下形成了细胞膜硬化状态,但当饮酒之后,体内酒精浓度提高,会暂时使这种硬化状态部分缓解,因此酒依赖者不喝时,全身难受,喝上酒之后,脑细胞膜暂时软化,代谢趋向正常,所以自我感觉也有舒适感。岂不知,每次饮酒都会促使细胞膜硬化加重,于是全身不适感在不饮酒时随之加重,这样恶性循环下去,直至死亡。这已经成为酒精依赖者历演千万次的悲惨下场。社区心理医生应尽全力防止并矫治过度烟酒依赖。
酒依赖的常见临床表现,酒依赖者,开始是习惯性饮酒,逐渐产生精神依赖,渴望饮酒,以至于想法无法消除,最终滑向躯体依赖,即一旦戒酒立即产生一定的躯体和精神症状,称之为戒断综合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出汗、心惊、噩梦、入睡困难、肢体震颤和精神障碍。
对于烟酒依赖者的治疗,需要调动依赖者的治疗动机,然后逐渐或突然戒断,一般以一次性戒断较为可行,除非身体伴有疾病,不适于一次性戒断,可采取逆减戒酒法。在戒酒中可以用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替代或用戒酒硫。当依赖者服用了该药之后,若再喝酒,则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舒服感,利用这种反应进行厌恶心理疗法的治疗。在治疗期间要随时摸清患者的心态,做好支持性心理调节工作,同时要适当给增加饮食营养和维生素的补充。
在预防方面,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改变人们对烟酒危害的不重视心理,改变认识是改变行为的最有效手段,除此之外,要改变风俗,改变那种以“海量”为荣的愚昧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