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时间:2023-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说起心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心理疾病患者总想找最好的心理医生,甚至“顶级”的心理学家来诊治。从保持个人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自己。从维护心理健康层面上说,个人的自知尤为重要,自知就是充分认识自我,尤其是自己心理上的“短板”,如性格和人格上的缺陷及其他心理偏移等不足。因此学会求助也是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方法之一。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_医学心理卫生学导读

说起心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心理疾病患者总想找最好的心理医生,甚至“顶级”的心理学家来诊治。事实上最好的医生或最好的心理学家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应该说医生不管大小能给病人解决痛苦的医生就是最好的医生。从保持个人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自己。那么怎样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

一、知足和自知

古代思想家老子曾云:“祸莫大于不知足,知己者明,知人者智。”说的是一个人首先要知足,欲望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如能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乐。二是要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对他人则要全面观察,要看其长处,应了解和理解对方。从维护心理健康层面上说,个人的自知尤为重要,自知就是充分认识自我,尤其是自己心理上的“短板”,如性格和人格上的缺陷及其他心理偏移等不足。伟人和名人都有其不同的人格特征,正是他们具有常人一般不具有的人格特点,才促成和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但是这些伟人、大家对自己性格特点却有着清晰的认识。我国三国时期的名将周瑜则不然,他年少气盛,心胸狭窄,由于他既“不知己又不知人”,三次大败于诸葛亮手下,本是帅才的他却英年早逝。

二、疏泄

人生的道路总会遇到各种矛盾,我们的祖先创造的语言和文字充满着哲理。人们常说某某人福气很好,意思说这个人的家庭很完美,生活一定很愉快,但事实上往往是“福气福气”有福就有气。例如一对儿女双全的老人子孙满堂,高朋满座,其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人们面对工作或人际关系矛盾会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更多的人会用忍让的方式予以应对,这样虽可暂时化解矛盾避免发生冲突,但久而久之会对人的心理健康发生负面影响甚至诱发心理问题。不良的情绪长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会显著影响人的心身健康水平,有的通过心理转化机制表现为躯体症状,如头痛、心惊、胸闷、胃痛或周身不适、记忆力下降等。因此,人们要把不良的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和途径释放出来,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疏泄而不是简单的发泄。简单的发泄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导致矛盾的激化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简言之,在心理的“通道”上有不良情绪的“入口”就必须有“出口”,这样才能保持心理水平的动态平衡。此外,心理能量转移也是实现心理平衡的有效方法,如把不满情绪所产生的心理能量释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或事业上去。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把不愉快的心情积攒下来,日积月累,头脑就成了负性情绪的“垃圾箱”。垃圾箱如果太满就必须清理。可以把内心的烦忧向亲友倾诉,即使他们不能替你化解忧愁,你也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如遇指点更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三、平衡

心理健康的正常水平应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之中,如人有喜、怒、哀、乐等七情六欲,心理的变化是随着内心的感受和外界的变化而改变的,随着“时过境迁”心理状态又可恢复到常态。当受到挫折时心理的“天平”就会倾斜,自己就应该设法去校正。常用的方法有“酸葡萄机制”,即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认为葡萄是酸的,以自己本来就不想吃的认知方式来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诸如“阿Q”精神也是自我心理安慰的方法之一。但是,上述方法要运用得当,不能遇到挫折失败就用上述方法进行合理化解释,否则会失去克服阻力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

四、自信

自信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础,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事业上肯定是不成功的,家庭也不会幸福。自信心的高低与其人格特征有关。个性特征突出的人自信心往往比较强,办事和制定的人生目标就比较高,但有时容易脱离实际,甚至好高鹜远。相反,有的人因缺乏自信而低估自己的能力,更谈不上发挥心理潜质了。由于缺乏自信,人的一生就会平庸无为成不了大业,生活当然也谈不上幸福了。因此,一个人自信才能自强、自立。

五、知足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快乐是生活幸福指数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但一个人要真正做到快乐并不容易,做到常乐更非易事。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们对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往往是“双管齐下”,这一双重的需求常压得使人喘不上气来。知足首先是要实现心理上的满足,如果物质上再富余,但心理上不满足就不会产生知足感,不知足就会产生落差,烦恼就会由此而生。所以常乐的基础是知足,知足是快乐的前提。人们常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就是知足的一种表现。攀比是无止境的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如从政的人总想提拔得快一点,官当得大一点;经商者总希望钱赚得越多越好,但是官当得多大为好,钱赚得多少为宜,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无止境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应该经常用“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都有烦恼”的社会现象来平衡自己的心理来实现知足和常乐。

六、求助

当一个人遇到强烈的负性生活事件时产生心理痛苦不能自拔,甚至产生消极意念时就应该学会求助,千万不能因为要“面子”难于启齿而造成不良后果。人的一生中没有不需要求助于人的时候,不同的是每个人求助的方式和求助的内容不同而已。因此学会求助也是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方法之一。求助的对象可以是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这是一种专业化的求助方式。可通过门诊咨询或电话咨询的方法,一般来说这种专业化的求助获得的效果优于其他形式。另外,也可向社会支持系统求助,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人、亲戚、同事、领导、朋友等与自己关系亲密和可信的人。当一个人遇到心理问题尤其是心理危机时往往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经他人指点后“心结”就可以松动和容易化解。

七、健脑

这里讲的“健脑”不是提倡人们去服用所谓的健脑补品,而是提醒人们要注意用脑卫生和科学用脑,这些对脑力工作者尤为重要。脑的功能区域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大脑皮质主司人的思维活动,神经细胞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形成了人的睡眠和觉醒的生物钟现象。古代人就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人们如果不注意用脑卫生,该休息时不休息,该工作时不工作,这样就会造成大脑资源的浪费和生物钟规律的紊乱而产生心理-生理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心身疾病。注重科学用脑的人,大脑越用越灵活,不注意用脑卫生者大脑越用工作效率越下降,久则将导致脑功能紊乱甚至诱发精神疾病。脑功能的规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人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感受自我调节。脑力和体力活动交替进行是科学用脑有效的方法之一,聆听轻快的音乐也有助于缓解脑力疲劳。总之,个体应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解除脑疲劳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