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就如同那些叶片,我们能认出来的,不过是表层的那些喜、怒、哀、乐、愁、烦、急、惧……但其实在表层底下,还重叠着一层又一层连我们自己都不了解的情绪。不相信?想象一下:A和B正在茶水间窃窃私语,C经过了,忍不住看了她们一眼,心想:我今早开会时被主管臭骂了一顿,她们一定是在讲我的是非,要不就是幸灾乐祸地嘲笑我。回到座位上,C脑子里不断回放A和B嘲笑的嘴脸,心情也胶着在愤怒中,以至于不小心打翻了一杯水、误删了一个尚未存盘的重要文件。这一切,使C的心情糟糕透顶。这时,她内心的愤怒不断闷烧着,随时都会炸开。如果可以,她真想找那两人好好理论一番。但A和B真的是在说她吗?
同样的场景,D在C前脚离开之后也来到了茶水间,A不经意抬头,正好看到了她,礼貌地说声“嗨”,正在讲话的B听到了,也招了招手,3人都露出微笑,这一阵扰动之后,A和B停止对话,3人各自回到座位上,继续埋首于工作中。
不同的人遇上同样的场景,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同的反应呢?其实A和B在茶水间谈论的仅仅是A的一段新恋情,压根儿和公司的人或事没有关系,C的愤怒其实是“错误反应”。但是,C为何会做出错误的反应呢?究其原因,可能是早上先受了气,无处发泄,因此不自觉地迁怒于其他对象;也有可能,她之所以觉得别人在讲她的是非或嘲笑她,是内心的自卑感或缺乏自信在作祟。若再往下挖掘,可能会发现她是一个排行夹在姐姐和弟弟之间的“老二”,再加上不论在学业或各方面的表现均不如他们,从小被家人忽略,也很少得到鼓励和赞美。
总之,情绪底下还有情绪,一个暴怒者就像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表面上的愤怒虽然使他看起来像个侵略者,但包覆在愤怒的表皮底下的很可能是一个受伤的脆弱灵魂。
除去荷尔蒙或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情绪的始作俑者其实是想法,也就是我们对某个事件的诠释方式。换言之,情绪都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我们常觉得是别人或某个事件造成了自己的情绪,但绝大多数时候并非如此。C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她将A和B的对话诠释为对她的背后议论或嘲笑,于是产生愤怒的情绪。她的愤怒是自己“想”出来的,而非别人加诸她的。反观D,当她不带任何主观的评论或想法去看待A和B的反应时,三人之间就只有寻常的相遇与问候了。
再说明白点,情绪来自于想法,而我们的想法不一定是正确的。那么,什么因素主导了想法,使它经常偏离事实呢?是信念。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某种角色、某个人甚至对自己下了一个定义或产生成见时,我们就会以特定的方式来诠释类似的事件、角色或人物。而信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有可能来自文化的熏陶,有可能是受到传播媒体的影响,也有可能来自社会或学校教育的灌输。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7岁以前的成长经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