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常生活的回归

日常生活的回归

时间:2023-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胡塞尔认为拯救这种危机的根源在于重新回归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他指出,要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异化现象,首先要重新认识到日常生活的真实性。这些琐碎、些微的日常生活过程具有一种“生动的态度”和“诗意的气氛”。后现代性并非要单纯地消解现代性,而是要重返一再被遗忘的日常生活的基础。
日常生活的回归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5.2.1.1 日常生活的理解

日常生活是一种重复性的思维和实践的基本生存方式,它以传统、习惯、经验、情感等文化因素为基本元素,来维持和进行自身的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活动,包括消费、交往、观念活动等。

日常生活不同于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的精神生产,以及政治、经济、公共管理等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运动等非日常活动。日常生活也就是指普通大众的生活,这里的生活具有自发性、差异性、非秩序性、普遍性和重复性,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熟视无睹的、每日例行的自在世界,是“真实的生活”和“此时此地”非抽象的真实。它涉及的是与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直接相关的观念活动,包含了生活资料的获取与消费活动、以血缘和情感为基础的个人交往活动以及重复性的日常观念活动。

5.2.1.2 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最早对“日常生活”进行研究的领域为哲学,当代的哲学理性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许多哲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以不同的方式建构了日常生活的理论。

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

日常生活世界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早是由胡塞尔在其晚年的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及先验现象学》中提出的,他对过度依赖科学理性而产生的欧洲危机进行了反思,认为表层的科技理性取代了真实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人的主体的意义丧失和遗忘,日常生活被动地变为组织化的客体,用一种事先预设好的模式取代主体赖以生存的、富有生机和原创性的真实世界。取而代之的是偏离了人生现实问题的理性主义的简单性和普遍性的法则。胡塞尔认为拯救这种危机的根源在于重新回归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

胡塞尔有时也把“日常生活世界”(Alltagliche Lebenswelt)称为“生活世界”Lebenswelt)或“周围世界”(Um-welt)。这一世界是同科学世界相对的,是一种直观的、直接给予的、前科学的、自然态度中的真实世界,它是先验的原发境域,是构成各种科学理论活动的基础。胡塞尔认为真正的科学应该摆脱事物的主观性和肤浅性,它应该关心全部的存在者,回到事物的本身,回到大众身边的日常生活世界。然而作为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力求排除所有的心理和客观主义的偏见,以及一切内在的文化和价值判断的干扰,而进行一种真空式的、纯粹的、只关注事物本身的研究。

哈贝马斯:交往互动的生活世界

哈贝马斯认为,真实的生活世界是一种世俗的自我与他人的共在,是日常的交流对话等切实的交往活动中的共在。“生活世界”要求交往实践的活动主体从“真空”回归到“事实本身”。生活世界为交往的行动者提供了交流对话的空间,而交往行动又表达了生活世界的内容,所有的经验个体和事情本身都植根于生活世界的交往活动之中。

哈贝马斯指出,科学理性将会导致主体生活意义和自由的丧失,他将理性放到互动交往的关系理论中去研究,并指出真理是在人类切实的交往之中孕育出来的。主体通过在生活世界中的交流、沟通,达成相互理解的共识和建立可接受的行动规范,从而形成群体都能认同的社会网络。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的真实性

列斐伏尔认为,在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思想史中,日常生活被视为一种微不足道、无关紧要、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东西,尤其是在哲学领域中,学者常去关注那些纯粹的思想领域的内容,对于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眼前的、常态的、直观的和看似琐碎的日常生活事件极为忽视。此外,列斐伏尔还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异化现象。他强调,技术理性的发展引发的异化已经侵入普遍的日常生活领域;他不仅对渗透到日常生活上的专横与控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同时还探讨了自由、愉悦和多样性。

他指出,要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异化现象,首先要重新认识到日常生活的真实性。在内心肯定平凡低微的日常生活所具有的创造力,肯定它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中最深层次的连接点,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的策源地。在列斐伏尔看来,日常生活是生计、衣服、家具、家人邻里和环境……如果愿意,你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这些琐碎、些微的日常生活过程具有一种“生动的态度”和“诗意的气氛”。[3]在此日常生活被描述成一种重复性的日常物质生活的过程。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此时此地非抽象的真实生活,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在世界,它关系到每个人具体的生存活动,并与其生活关系紧密相连。只有深刻地认识到日常生活的真实性并回归到日常生活,才能对资本的侵蚀、符号殖民、技术至上的官僚体制进行抵抗。同时,也是实现生活和哲学的统一,实现概念和日常生活的结合。

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

他把人存在于其中的世界描绘成是人与物品、工具打交道的世界,是与他人共存的世界,这种日常共在的世界与我们的日常世界是相近的。他视每日的普通生活中所处的状态为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作为个体和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其基本内容就是吃饭、穿衣、繁衍等。这些日常性的行为是人的存在的基本形式和条件。海德格尔认为,只有在日常性中,人才能真正地发现自身,并保持其自身的本质。日常性使主体获得了认知外界环境的能力,并逐渐熟悉起来,这样使主体活动的空间变得具有意义。日常生活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整个生存过程,而且也关系到人的一切生活活动。后现代性并非要单纯地消解现代性,而是要重返一再被遗忘的日常生活的基础。这种重复单调的过程,对于所有想象力的发挥来说是基本的出发点。海德格尔正是要将这片被遗忘的土壤重新显露出来。

之所以提出要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正是因为生活世界由于某种原因在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被遗忘了,而在生活世界以外的游离导致了人类生活意义的丧失和生活的困境。生活的概念与每个个体生存其中的境遇息息相关,所以人们必须重新认识和关注它,以求在一种真实的境界中找到更好的生存出路。

虽然这些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日常生活”,虽然其中存在微妙的差别,但对于大部分现代西方哲学家来说,他们宣称的“回归的生活世界”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世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前科学的、前理论性的、始终有效的,是理想中的世界;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是交往互动的;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的同时,突出了找寻真实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他认为日常生活世界就是人们具体的生活本身,是一个切实存在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是“此时此地”非抽象的、经验性的、社会性的日常生活世界;海德格尔向往一种乡村式的“诗意的起居”,他力图让人的日常生活从程序化、工具理性的世界中逃脱出来,把将要逝去的内在本质重新赋予人本身;维特根斯坦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中找寻到了语言的意义。

这样的世界就是人们每日都生活于其中,但对之不做任何反思的日常生活世界,要回归到此种生活世界,本质上是要回到人类最原初的、最真实的生存情境。现代哲学之所以偏爱这样一种最真实、最实在的普遍性的日常生活世界,正是源于它是主客未分的、非认知性的、最能体现世界之生活性的世界。它表达了人类对于追求真实自我、构建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

5.2.1.3 非日常生活空间走向的原因

我国现阶段城市空间的营造还停留在单纯的物质形态设计的层次,此种物质形态的设计又禁锢在通过理性量化的科学方法进行机械的功能划分的过程。这种城市物理空间的沦丧是受多方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以科技为核心的主导人类生活的发展模式,粗暴地作用于人类的社会文化环境,助长了技术理性的势头。现代科学的发展完全强调理性主义的原则,试图让真实世界屈从于简单的原则和普遍性法则,人们则沉迷于一切被计划好的世界中,在被技术淹没的社会中我们对于自身的行为和生存的价值无所适从;设计师以自我为中心的信念致使他们将设计对象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蓝图去规划,将其当成自我表演的舞台,设计是为大众创造真实需求的生活场所这一基本目标被遗忘了;而大众唯我独尊和事不关己的态度将目光、精力都投向自己那一片狭小的领地,不再对周边的环境、行为负责,这助长了设计脱离日常生活的势头;由于消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公众对这种被操纵者设计好的、脱离大众真实需求的反人文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已逐渐丧失了判断力,并成为这种异化的牺牲品,这反过来又使大众成为异化的执行者;城市化作为目前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本应为了让百姓更好地生活,然而目前这种只顾指标增长、急功近利的城市化,目光投向的是脱离实际生活的政绩工程、宏大的城市规划,关注的是城市化率的攀升、GDP的刷新,却忽视了百姓的基本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感受;极端现代主义清晰规整的功能分区和宏大尺度的操作模式取代了功能混合、循序渐进的设计手法,城市空间中的复杂多样性被剔除的同时连同人的精神情感和个性也被清除了。这种单一秩序和功能至上的思想否定了日常生活过程中的多样性和随机性,其结果只能是造成场所认同的缺失。

究其根本,就是对日常生活的忽视和对非日常生活世界的过度重视,从而导致公共空间的没落和场所认同危机。所以,不论从任何一个角度和层次,人们都必须回到日常生活的基础上重新加以审视。日常生活世界是个体的人真实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人与人共同交往、人与环境互动的关系世界,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平衡协调的世界,是各种生活形式和状态相互交织和依赖的世界。人类要回归的应是这样一个永远生成着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被意识化或语言化了的抽象的生活世界。回归“日常生活”是要从空间与主体实际生活的互动出发,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为中心,关注人在空间环境中、不断变化的现象世界中,对丰富多彩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感知;重视大众的日常生活交往和对空间设计营造的参与;理解日常生活变化的随机性、动态的差异性和事件的复杂性;相信日常生活的创造性、自组织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这种“自下而上”的日常生活转向是实现真正“以人为本”的前提,也是营造场所认同的基本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