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6年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比较分析
邱均平 苏金燕 熊尊妍
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2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对1998~2006年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对该领域文献增长规律、文献老化规律、文献利用情况、期刊分布规律、作者分布情况、合作者情况、研究热点及科研实力等问题做国内外比较分析。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 文献增长规律 期刊分布规律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between China and Abroad from
1998 to 2006
Qiu JunpingSu JinyanXiong Zunyan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
Wuhan University,Wuhan,China,430072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abou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between China and Abroad from 1998 to 2006.Especially,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describes the Brad Ford's Law,Lotka's&Price's Law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Keywords】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Brad Ford's Law Lotka's Law
信息资源管理(IRM)是指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受到其他国家学者的关注,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涉及该领域[2]。为了解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情况,本文将通过文献计量的方式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
1.研究方法与数据整理
1.1研究方法
(1)内容分析法:对文献的特定主题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剖析,提示该主题内容的实质,系统、客观地把握其研究动态和趋势[3]。对研究热点等问题进行分析时采用基于词频分析的内容分析法,即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4]。
(2)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数据来描述或揭示文献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它是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在长期的文献信息统计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
1.2统计来源
(1)数据来源
①国内数据来源: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由于它的来源期刊选择较为严格,克服了其他数据库来源期刊代表性欠缺和数量上过多的弊端,而且兼有检索查新和评价的多种功能,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决策部门、研究人员以及相关领域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CSSCI来源期刊作为国内文献的统计来源,从中筛选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样本文献。为方便描述,文中将CSSCI的简称约定为“中文数据库”或“中文库”。
②国外数据来源: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收录了全球范围内6000多种重要期刊,提供索引、书目记录等内容,被公认为最具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索引工具之一,能够提供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所以SCIE来源期刊是本文抽取样本时必不可少的数据来源。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作为SCI的姊妹篇,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所以SSCI来源期刊也是本文的统计来源。文中将SCIE与SSCI作为整体共同简称为“外文数据库”或“外文库”。
③抽样时间:本文抽样时间为2007年11月5日,因CSSCI数据库最早回溯至1998年,所以抽样时间段设定为1998~2006年共9年的时间范围。同时,为保证国内、国外数据的可比性,外文数据的抽样时间段与中文数据相同。
(2)数据获取
①获取中文数据:文章题名、摘要、关键词可以高度揭示文章内容,鉴于此,以“篇名”或“关键词”中包含“信息资源管理”作为检索条件在中文数据库中获取样本,共筛选出340篇中文文献。
②获取外文数据:由于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全世界科技出版物70%以上用英语发表[6],所以本文的外文文献是指英文文献。抽样时以“IRM”、“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出199篇符合要求的外文文献。
1.3数据整理
(1)关键词整理方法:先统计上位关键词,再分别统计相关的下位关键词;出现同义词时,选择最常用的关键词为标准进行统计,其他相关词作补充;同义词分别统计后合并;在排名中十分显眼和突出的关键词单独列出;最后以上位通用关键词进行统计、累加。
(2)引文年限数据整理方法:首先对每个样本文献的引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引文的发表年限,然后将整理好的引文年限数据作为文献利用广深度分析及文献老化规律分析时的依据。
2.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比较分析
2.1文献增长规律分析
科学知识量的增长及其规律与科学文献的增长及其规律是紧密联系的,科学文献的数量变化直接反映了科学知识量的变化情况[7],因此科学文献的数量是衡量科学知识量的重要尺度之一。表1列出1998~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研究论文的详细数量,其中A为当年论文数,B为论文累积量。
表1中的数据显示,中文数据库与外文数据库收录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研究论文的数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因在文献增长(或知识增长)规律研究中一般以文献累积数据为依据[8],所以根据表1中B行数据可得到中外文论文增长变化曲线(参见图1)。1998~2006年,中外文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研究论文的数量均以线性方式增长。按照普赖斯的逻辑曲线增长理论推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此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诞生和发展时期过渡到学科相对成熟时期,科学文献的增长率变小,增长曲线变平缓,不再以指数方式快速增长。但这种文献增长率变小并不意味着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发展的停滞,而是该领域在取得重大进展后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同时,这也可能意味着该领域正面临新的突破,将产生出更新的分支领域,而内容上更新的文献将进入一个新的急剧增长时期。
表1 1998~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论文收录情况
图1 1998~2006年中外论文增长趋势比较图
2.2文献利用情况分析
在文献快速增长的今天,国内外科研人员利用文献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本文从文献利用的广深度和速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2.1文献利用广深度分析
虽然作者引用参考文献的原因有很多[9],但每篇研究论文的引文数(参考文献数)及某领域研究论文的平均引文数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利用文献的广度和深度,是文献利用广深程度测度的有效方法。本文共获得有效引文6868篇,其中中文引文2090篇,外文引文4778篇,如表2所示。
表2 1998~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论文引文分布数据
从1998~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引文分布数据来看,中外文论文的平均引文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说明国内外科技文献流通和利用效率都有所提高,但国内外学者利用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存在差异。外文文献引文的时间跨度(从引文发表到被引用的时间)较大,外文文献引文的最早发表年限可以追溯到1908年,而中文文献引文的最早发表年限是1957年,这是外文文献适用时间长、老化慢的一个具体表现。外文文献引文数量相对较多,最大的一篇文章的引文数为405篇(2004年),平均引文量为24.01篇;而中文文献的最大引文数为38篇(2005年),平均引文量仅为6.15篇,比外文文献平均引文量少19篇,这反映出中外作者在文献利用广度与深度上的差距。
2.2.2文献利用速度分析
论文引用的速度或时差是评价一个学科领域跟踪最新研究动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加菲尔德曾提出即年指标对期刊利用速度进行测度,这里我们将即年指标进行适当改造后对文献利用速度进行测度。
根据此公式计算1998~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外文文献的即年指标,指标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图2 1998~2006年即年指标变化趋势图
2000年以前中文论文的即年指标较高,说明1998~2000年我国利用科技文献的速度相对较快,但2001年中文论文的即年指标大幅度下降,随后几年即年指标也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外文论文利用文献的速度在1998~2000年低于中文论文利用文献速度,但自2001年后情况发生了反转,外文论文文献利用速度大于中文论文文献利用速度。这说明2001年以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学者利用该领域最新文献的速度在降低,因此,我国学者应紧跟学科研究动态,加快文献利用速度,避免重复研究。
2.3文献老化规律分析
科学文献的老化是指科学文献随其“年龄”的增长,其内容日益变得陈旧过时,作为情报源的价值不断减小,甚至完全丧失其利用价值。它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学知识不断更新的必然结果。现在,半衰期、普赖斯指数等已经成为反映文献老化速度的重要指标。
2.3.1引文半衰期
文献半衰期这一概念是1958年首先由贝尔纳(J.D.Bernal)借用放射化学术语“半衰期”来描述科技文献的老化速度。1960年,巴尔顿(R.E.Burton)和开普勒(R.W.Kebler)将文献的半衰期定义为: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10]。随后,美国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提出了引文半衰期(Citing Half-life)和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的概念[11]。1998~2006年中外文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论文引文发表年限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下面以2006年的外文数据为例来说明如何计算引文半衰期。由表4可知,最接近50%的引用累计百分比是第5年达到的48.31%,由此可以计算出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外文论文的引文半衰期为:
表3 1998~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引文发表年限数量分布
表4 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外文论文引文发表年限数量分布
按照表3中的数据用公式2可以计算出1998~2006年中文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论文的引文半衰期分别为:3.29年、2.68年、2.76年、3.18年、2.83年、4.50年、3.58年、3.46年和2.90年;外文论文的引文半衰期则分别为:1.8年、3.9年、5.76年、5.64年、4年、5.74年、4.61年、5.89年和5.2年,中外文引文半衰期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1998~2006年引文半衰期变化趋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外文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论文的引文半衰期曲线大部分在中文论文引文半衰期曲线的上部(1998年除外,可能是1998年外文数据库数据只有1篇,样本较少代表性不强的原因),这说明外文数据库中该领域论文的适用年限在总体上大于中文数据库中该领域论文的适用年限,外文数据库中收录该领域论文的质量在总体上大于中文数据库中该领域论文的质量,从而外文数据库中该领域研究论文的适用时间更长,老化速度更慢。外文文献引文时间跨度较大也印证了这一点。这种结果与数据库收录期刊的范围、质量有正相关关系,SCIE、SSCI期刊来源广泛,筛选严格; CSSCI的期刊来源仅限于中文社会科学类期刊,期刊来源范围相对较小,从而也影响了收录论文的质量。
外文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研究论文的引文半衰期在5年附近振荡,并且振幅越来越小向5年靠近。由此推断,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外文论文的引文半衰期是5年,即现在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5年内发表的,5年后现有文献中的一半其利用价值将逐渐衰减。该领域中文论文的引文半衰期则在3年附近波动,即该领域中文文献的适用时间平均为3年。所以,图书情报部门要抢时间讲效率,加快对该领域文献报道的步伐,以便提高文献利用价值和利用速度。当然,图书情报部门也可以3年和5年为界指导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论文的排架和剔旧工作。
2.3.2普赖斯指数
1971年普赖斯提出:发表年限小于5年的文献称为“现时有用”的文献,发表年限超过5年的称为“档案性”文献,把对发表年限不超过5年的被引文献数量同被引文献总量之比作为指标衡量文献老化快慢的指数[12],这一指数后来被人们称为普赖斯指数。
普赖斯认为,“有现时作用”的引文数量与“档案性”引文数量的比例,是比引文的“一半寿命”更为重要的特征。根据公式3计算2006年外文论文的普赖斯指数为48.31%,因为引文在5年之内的累积百分比为48.31%(参见表4)。根据表3中论文引文年限分布数据利用公式3可计算获得1998~2006年的中文数据库该领域论文的普赖斯指数为:65.08%、83.23%、73.17%、71.68%、79.88%、56.44%、66.30%、71.79%和77.85%;外文数据库该领域论文的普赖斯指数为:87.50%、62.11%、51.81%、44.91%、59.86%、40.43%、54.27%、43.30%和48.31%。
图4 1998~2006年普赖斯指数变化趋势图
从图4中可以看出,普赖斯指数1998~2006年间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证明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外文研究论文老化的速度逐渐放慢,又因为该领域中外文文献数量均呈线性上升趋势(参见图1),所以“现时有用”的引文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该领域学者需要阅读更多的文献来跟踪最新研究动态,了解同行水平。
2.4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从文献统计入手,对文献分散数据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后提出了著名的关于文献信息集中离散分布规律的布拉德福定律。我们利用布氏定律的区域分析法对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期刊论文的集中离散情况进行分析。
2.4.1外文期刊分布情况
外文数据库中收录的199篇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论文分散在106种期刊中,如表5所示。
表5 1998~2006年外文文献集中分散数据
由于篇幅关系,表5仅列出了刊载该领域研究论文数大于两篇的期刊的名称。按照载文量的多少,将刊载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论文的相关期刊分成三个区:a.刊载6篇及以上的期刊;b.刊载小于6篇而大于或等于2篇相关论文的期刊;c.刊载1篇相关论文的期刊。其结果列于表6中。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期刊的各区相关论文数大体相等,而相继各区的期刊数基本上成等比数列,公比近似等于4,即5∶19∶82≈1∶4∶42。
通过区域分析法得出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外文核心期刊是排名前5位的期刊: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Electronic Library,Program-Electron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Journal of Documentation。但此结果受SCIE及SSCI收录范围的影响,因为SCIE、SSCI收录的是经过筛选的、数量有限的期刊,很多此领域的期刊未被收录其中,不在本文统计之列。
表6 外文数据库期刊分区表
2.4.2中文期刊分布情况
中文数据库收录的340篇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文献分散在75种期刊上,如表7所示。
表7 1998~2006年中文文献集中分散数据
续表
按照区域分析法得出《情报科学》、《图书情报工作》和《情报杂志》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但此结果亦受到数据库收录期刊范围的限制,同时也受期刊论文刊载量及出版周期的约束。由于中外文数据库期刊收录范围的差别,该领域学者在使用国内科技文献时应以中文数据库中该领域核心期刊为主,查阅外文文献时首先考虑外文核心期刊,在阅读核心期刊的基础上再适当扩大范围。
由于199篇外文文献分散在106种期刊上,平均载文量( x)为1.88篇,而340篇中文文献仅分散在75种期刊上,平均载文量为4.53篇,可见国内刊载该领域论文的期刊更集中。根据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文献集中分散数据(参见表5、表7)计算得到外文期刊刊载该领域论文的标准差(s)为2.88篇,离散系数为1.53,而该领域中文期刊的标准差为8.85篇,离散系数为1.95。由于中文期刊载文量的离散系数远大于外文期刊载文量的离散系数(1.95>1.53),所以中文期刊的载文量更不平均,载文数量差距更大(最大载文量51篇,而最小载文量为1篇,相差50篇),外文期刊载文量差距则相对较小。
图书情报档案等学科的期刊是刊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论文的主要阵地,另外计算机科学(如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经济学(如《经济管理》)等学科刊物也登载该领域的研究论文。这说明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者主要由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构成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者则在技术方面深化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经济学界的学者则主要研究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信息的服务和增值。
2.5作者分布规律分析2.5.1高产作者分析
普赖斯首先注意到高产作者研究的重要性。在1969年发表的《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指出:撰写全部论文一半的高产作者的数量等于全部科学作者总数的平方根,这就是著名的普赖斯定律[13]。中外文数据库中的340篇和199篇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论文分别是由388位作者和511位作者撰写的。根据普赖斯定律,在撰写中文文献的388位作者中,前19位(√388≈19)作者是国内的高产作者(见表8)。
表8 国内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高产作者
在撰写199篇外文论文的511位作者中,前22位(√
511≈22)作者是该领域的核心作者,这里仅列出14位撰写一篇论文以上的作者:Bellifemine F;Gillard S;Cunningham S.W;Davies J; Ducatel K;Johansen J;Li E.Y;Mason D;Oppenheim C;Sure Y; Tarczy-Hornoch P;Ulusoy O;van der Duin P和White M。
2.5.2合作者分析
随着对合作者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规定了合作度与合作率两个计量指标反映某学科领域内作者合作智能发挥程度,数值越高,合作智能发挥越充分。
从劳动规模角度分析,国内论文的劳动规模较国外论文的劳动规模小,因为中文数据库中该领域研究论文的平均合作度为1.46,而外文论文的平均合作度为2.64(参见表9);从合作智能发挥角度看,国外该领域学者合作智能发挥更充分,平均合作率达到70.35%,而国内的平均合作率仅为42.5%。一般认为外文数据库SCIE、SSCI中论文的质量相对较高,这可能与作者合作度高、合作智能发挥充分有关。因此,我国学者也要注重科研合作,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以取得更好的科研成绩。
表9 1998~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合作者分析数据
续表
2.6科研实力情况分析2.6.1国家科研实力分析
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者交流频繁,信息流动大,从而带动了整个国家或地区某学科的发展。某国家(地区)在某学科领域的作者数越多,则该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越强。本文是在对外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以收录国内期刊为主,不能作为各国研究实力分析的依据)中作者所属国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家研究实力进行分析的。
外文数据库的511位作者来自33个国家,其中有134位作者来自美国,美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排第一位;有53位作者来自英国,英国的科研实力列第二位;中国排第三位,共有19位作者(大陆作者12位,台湾作者4位,香港作者3位)的文章被SCIE或SSCI收录;加拿大、德国则分列第四、五位。另外的28个国家是: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南非、印度、波兰、斯洛文尼亚、荷兰、新西兰、土耳其、新加坡、比利时、阿塞拜疆、克罗地亚、希腊、伊朗、以色列、牙买加、日本、肯尼亚、科威特、马耳他、纳米比亚、葡萄牙、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韩国和瑞典。
这些作者来自394个研究机构,前十大研究机构如表10所示。
表10 外文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十大研究机构
前十大研究机构均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其中5个来自美国,这再次证实了美国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实力。这些研究机构主要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可见其他各国学者在运用非母语撰写科技论文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语言的限制。在这些研究机构中除多伦多全科医院(Toronto Gen Hosp)外其它9个机构都是高等院校,所以说大学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2.6.2地区科研实力分析
进行地区研究实力分析时以中文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主要依据,仅对国内各地区的研究实力进行分析。中文数据库中的388位作者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表11中列出国内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前十大研究地区,表12列出国内该领域前十大研究机构。
表11 国内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十大研究地区
表12 国内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十大研究机构
北京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实力最强,有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提供强有力地支撑;湖北位列第二,其中武汉大学作者数(64人次)占了湖北省作者数(83人次)的四分之三强;江苏排第三位,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是江苏省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从地区科研实力数据看(参见表11),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研究实力较弱,这可能与西部大环境相对落后,信息资源管理问题还未引起西部研究机构的足够重视,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人才相对匮乏有关。从研究机构数据看(参见表12),各科研机构研究实力差距较大,武汉大学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实力最强,以较大优势处于领先位置。
另外,国内有19位作者的论文被外文数据库收录,这些作者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台湾)中正大学(Chung Cheng University)和台湾科技大学(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由此看出,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实力也很强。
2.7研究热点分析
对中外文数据分析后获得1201个中文关键词,720个外文关键词,通过词频分析法对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1998~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外文十大热门关键词在表13中列出。
表13 1998~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十大关键词
中文与外文的前十大关键词差别不大,说明中外作者在研究热点问题上具有一致性。“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形式、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检索”与“利用”等问题也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因此,“网络”在中外文关键词排序中均很靠前。同时“信息资源”的资源“信息化”、“数字化”问题及“音频”、“视频”等信息载体形式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对“知识”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发现”、“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也可能正是由于“知识管理”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出现才导致1998~2006年“信息资源管理”论文数以线性增长而非指数形增长,这一观点与S.H.Liao的观点相同[14]。“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机构,逐渐由“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实体图书馆的研究向“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方向倾斜。无论是“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还是“知识管理系统”,国内外学者对“系统”的研究都比较多,从技术实现角度探讨信息资源的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是近几年新兴起的研究热点,另外“服务”、“用户”、“政策法规”也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方向。对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是国内的第六大研究热点,但却不是外文文献中研究的重点;“信息检索”在外文关键词中排第六名,在国内排名则相对靠后,这是前十大中外文关键词中的唯一不同之处。此外,“信息共享”、“知识产权”等问题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
3.结论
目前,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科技文献均以线性方式增长,该领域发展已相对成熟,知识管理成为信息资源管理新的发展阶段。国内科技文献的适用时间相对较短,文献利用速度相对较慢,有较大改善提升空间。国内刊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研究论文的期刊比较集中,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主要由图书情报档案领域的学者构成,国外则相对分散。国内作者合作智能发挥还不够充分,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外研究热点问题比较一致,“网络”、“知识”、“技术”、“用户”等问题是共同的研究重点。总之,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但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贝妮.1998-2002年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研究论文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4(5):109-112.
[2]周群.1994-2003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115-118.
[3]王知津,闫永君.网络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6):2-5.
[4]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J].情报学报,2006(2):163-171.
[5]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5-55,101-112,191-195,255.
[6]http://www.sczyzz.com/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969(2007.11.30).
[7]同[5].
[8]同[5].
[9]孙峰.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作用及引用中存在的问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92-94.
[10]同[5].
[11]党亚茹,王莉亚.JCR自然科学版期刊半衰期指标的区间变化分析[J].情报科学,2007(6):804-810.
[12]同[5].
[13]同[5].
[14]S.H.Liao.Knowledge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Literature Review from 1995-2002[J].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2003(25):155-164.
【作者简介】
邱均平,男,1947年生,湖南涟源市人。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78年考入武大科技情报专业学习,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作为高级研究学者应邀访问了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等14个著名图书情报机构。2000年应邀赴美国西东大学访问、研究,被吸收为“美国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ASIST)理事。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图书情报知识》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浙大等多个单位的研究员、教授或博导、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科学计量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科信息学会理事、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期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南大)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情报学报》、《情报科学》等15种杂志编委,并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或参加了24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国家级16项,主持的18项,出版著作15部,在《中国软科学》、《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60多篇,其中40余篇获奖或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35项学术奖励。主持了多届科研评价与大学评价国际研讨会,其显著学术成就被载入《世界名人录》等21部大型权威辞书,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我国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主要奠基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