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连续性资源的组织必须遵循一定科学原则,才能形成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和顺畅通达的组织流程,具体而言,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标准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充分性原则和现代化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连续性资源组织活动中,对其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必须客观和准确,不损害其本来效用。在组织活动中,客观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网罗度和专指度的把握上。网罗度反映了主题分析中对资源论述中的主体范围和数量的表征程度,即是多主题还是单主题;专指度则反映了主题标引是对资源中各个主题的展示程度,即各个主题是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另外,资源组织的客观性原则还体现在资源组织的变化要跟上其组织技术与环境的变化,如电子期刊就不能照搬纸版期刊的组织模式。
(二)标准性原则
标准化原则是信息组织的核心要素,没有标准化就不可能有资源组织的各种方法体系。如传统印刷期刊的组织遵循分类标准和主题标引标准;电子期刊的组织遵循知识元抽取标准、学科分类标准、多维标签分类标准等,就连语义环境下的本体也有它要遵循的编码语言标准OWL和SKOS。标准性原则是资源完成存储、检索、利用和共享从而实现国内国际交流的目标的重要保证,否则,资源的流通范围就会受到影响,其使用价值也会大大降低。当然,标准性原则不是绝对的,与资源流通的范围有关,如有国际标准、国内标准、机构标准等,但一旦选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三)系统性原则
资源组织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模式,涉及的范围和事情十分复杂,没有系统性的资源组织是不可能实现其整体目标的。比如,资源组织只是整个资源管理的一个中间环节,前面有资源搜集,后面有资源存储、资源分析/评价、资源检索和利用等,这些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又如,资源组织的方法是集成的,有传统的分类主题组织方法,网络环境下的超文本/媒体、数据库等方法,语格环境下的本体、关联标签、知识地图、概念格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在连续性资源的组织中往往是集成使用的。上述种种,都证明了系统性原则在连续性资源组织中的重要性。
(四)目的性原则
连续性资源组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用户的资源检索和利用的需求,因而要求资源组织工作必须围绕用户的信息需求展开,必须密切注意用户需求的市场状态及其变化。不考虑用户需求的没有目的性的资源组织必然没有利用价值或利用价值大打折扣。虽然资源组织处于资源管理的中间环节,但是一样要关注资源评价和资源检索、利用的变化情况,从而不断改良和创新资源组织方法,以提高资源组织的水平,和用户需求保持同步。资源组织的目的性原则要求人们必须注重资源组织的计划性、长期性和适应性。
(五)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是资源价值的灵魂,不准确的资源不仅不能产生价值,反而有可能导致重大损失。准确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组织的结果与资源相一致,不能出现偏离;二是资源经过组织后应该基本上是正确的、科学的,因而组织工作中的筛选、判断的意义重大。要保持资源组织的准确性,必须有一套科学、严格且行之有效的组织程序和管理制度。
(六)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原则是指在连续性资源组织的过程中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显示资源实体的内容特征和信息。充分性主要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它们是指多角度、多途径、全方位、多层次构建资源组织体系和进一步激活整个组织信息流,使整个资源体系和信息流充分得到用户的利用。
(七)现代化原则
连续性资源的现代化原则主要体现在资源组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资源组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改变了原有的手工模式,不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极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尤其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资源需求。比如自动标引、自动分类;本体、概念格、知识地图、关联标签、本体和知识地图的结合、本体和概念的互补融合等技术和手段的使用,将使连续性资源的组织在新的网格环境下充分实现语义和知识关联等组织思想,真实体现资源组织的现代化原则,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的资源需求。
【注释】
[1]王松林.资源组织[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