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分类及性质
一、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根据数字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其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数字化
传统信息资源一般以印刷形式存在,而在数字图书馆中,所有资源均以数字形式存放在物理介质上,通过网络使用。数字化资源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信息等。经过数字化处理后,资源的寿命才能延长,信息才能在互联网上流动。
(二)资源虚拟化
数字图书馆是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结合体,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实体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赖以服务的基础,虚拟图书馆则是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数字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扩大虚拟图书馆的建设,虚拟图书馆越大,信息的存储量才会越大。人们可以借助有限的实体图书馆操纵和利用具有海量资源的虚拟图书馆。
(三)传递网络化
互联网是数字信息流动的通道,或者说是信息存储和传递的重要媒介。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个人、机构及商业公司连成一体,任何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在网络终端访问、储存、获取数字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网络加快了信息交流与反馈的速度,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
(四)检索智能化
便捷的服务是数字图书馆追求的目标之一。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是一种以机读格式存储和检索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用户只要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构建合适的检索表达方式,计算机检索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即实现信息检索的智能化。这种智能化能满足人们对信息需求、创建、查询和使用的需要。
(五)利用共享化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它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加以有效存储、管理,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网上远程、跨库、跨行业、跨地域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换言之,“馆藏”资源已不再是“私有”物,而是面向世界任何人都可以享用的资源。但由于受到国家利益和版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知识序列化
数字图书馆将图书、期刊、声像资料、数据库、网络等各类信息资源以知识单元为基础使之有序化,或建立方便用户查找的各种规范的知识库。
(七)管理多元化
数字图书馆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而是一个超大规模的、面向全球信息资源的分布式系统,是大规模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工程、信息组织工程等的有机组合,所以对它的管理仅靠单个图书馆甚至图书馆界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有博物馆界、档案馆界、教育界、科技界、金融界、企业界、商业界等众多行业参与进来。
(八)内容知识化
传统图书馆以馆藏文献为基础,为读者提供常规性的服务,整个服务过程缺乏主动性。而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则加入了知识服务的过程。如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一些信息资源进行加工、组织,其中凝结了新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实现了知识增值;又如,数字图书馆还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这种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一种主动服务的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工作人员的知识服务。
(九)服务国际化
伴随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实现,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不再像传统图书馆那样,只为某一单位、部门、地区或国家提供信息服务,它会突破馆与馆、地区与国界的界限,服务于全球的任何用户。在一定条件下,数字图书馆将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大图书馆、无墙图书馆和永不关门的图书馆。
二、数字图书馆的分类
数字图书馆发展到今天,数量成千上万,类型丰富多样。但总体说来,依据不同的角度,可把其划分为以下多种类型:
按照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目的划分:有学术数字图书馆、教育数字图书馆、娱乐数字图书馆、历史档案数字图书馆等。
按照资源的格式划分:有音乐数字图书馆、图片数字图书馆、影像数字图书馆、文本数字图书馆。
按照资源的范围划分:有综合数字图书馆、专题数字图书馆。
按照资源的来源划分:有自主建设型数字图书馆、联合建设型数字图书馆、采集外部资源型数字图书馆。
按照体系的结构划分:有集中式的数字图书馆和分布式的数字图书馆。
按照资源的主题划分:有人物数字图书馆、经典著作数字图书馆、建筑数字图书馆、学科专题数字图书馆。
按照数字资源的类型划分:有声频数字图书馆、视频数字图书馆、图像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数字图书馆。
由于数字图书馆具有多重特征,以上分类不能穷尽揭示数字图书馆的全貌。
三、数字图书馆的性质
目前,数字图书馆主要有三种性质: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商业性数字图书馆及混合性数字图书馆。
(一)公益性数字图书馆
公益性数字图书馆是以实现和保障公民的基本阅读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数字图书馆。
在国外,主要是由国家、大学(包括私立)和公共图书馆创办的为全社会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6国的国家图书馆投资兴办的数字图书馆,以及许多大学图书馆建立的数字图书馆或网站(文献中心)和各级公共图书馆创办的数字图书馆,都对全社会实行免费服务。
在中国,主要是由国家(政府)投资举办的,以追求社会效益、服务于社会公众为目的的数字图书馆。具体地说,就是以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研型图书馆为主体所创建的数字图书馆。它们的经费来源于国家;服务范围有的是社会公众,有的是单位内部的教学人员、科研人员(有的也为本单位之外的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
公益性数字图书馆的经营方式是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数字资源的采集、采购、存储,向注册用户免费提供数字作品的借阅服务,以及针对特殊用户对数字作品进行加工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其服务性质一般是非营利性质。
(二)商业性数字图书馆
商业性数字图书馆是指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追求社会效益为间接目的、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其组织性质为公司性质。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商业性数字图书馆实际上是“数字化信息网络传播商” ,“并未承担图书馆最重要的社会职能,其本质是一个交易平台,是接近或等同于商业性网络公司,非真正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图书馆” 。换言之,这类数字图书馆就是一个独立的企业法人,一个ICP (网络内容服务商)或者ISP (网络中介服务商) ,一个网上书店。[32]
在国外,它们是电子学术专业期刊出版商,励德·爱思唯尔、汤姆森国际出版集团,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等等。
在中国,它们是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期刊网、书生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等。
商业性数字图书馆的经营方式,是基于电子商务模式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手段,以市场为导向制作数字出版物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其产品的销售对象是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以及信息需求者,其经营目的是赚取利润。
(三)混合性数字图书馆
混合性数字图书馆是指兼有公益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即为特定用户提供服务,以获取盈利为主、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为辅的数字图书馆。这类数字图书馆自我定义为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但本质上仍然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因为这种数字图书馆的主体身份具有复合性,所以必然出现“公益服务与盈利服务共存”的情形。这种混合性质的数字图书馆,在国外最著名的是Google公司等,在中国最著名的是百度公司等。
它们的经营方式是以搜索和共享为手段,向用户免费提供基础的资源服务,当用户需要深层次资源的服务时则是有偿的。所以其本质上应属于商业性数字图书馆,划归到非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之列。
可见,数字图书馆以根本性质为划分标准,还是应当分为两类: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和非公益性数字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