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祭祖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著名诗句,诗中描绘的是清明节的景象。
清明节在春分后的第十五天,这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草木复苏,一切清爽明净,所以叫“清明”。春天生命的复苏,容易让人有更深切的生命感悟,对逝者的思念就成了这个节日的一大主题。
中国民间有三大“鬼节”,清明节是第一个。古人解释“鬼”就是“归。”人离开现世,“归”到我们不知道的那个神秘的世界,这是传统中国人灵魂观念的表现,对祖先的追悼是传统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从春秋战国时期起,祭吊先人坟墓的习俗就逐渐浓厚起来。到了汉代,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思想,儒家强调“孝”,敬祖是“孝”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人们对祖先灵魂寄托的地方——坟墓就更加重视了。这样,上坟扫墓的风气开始兴起。到唐代时,它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风俗。当时,朝廷以政令的形式把民间的扫墓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后来,寒食节逐渐淡化,扫墓就成了清明节的主要习俗了。
扫墓就是通过挂纸、烧纸钱和培土修坟等活动,向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唐代以前,受寒食节禁火的限制,人们到逝去亲人的坟墓边扫墓的时候,主要是把纸钱挂在棍子上,然后插在坟上。纸钱是后人给逝者送去的、在另一个世界里需要的费用。但有人担心死去的亲人得不到这种消息,而火是传达消息的最好媒介。于是,在寒食节逐渐淡化后,很多人在清明节时,就把纸钱烧掉。同时,给坟墓添上新土也是清明节祭吊的重要内容。人们常常根据一座坟墓有没有新土,来判断墓主人的家里有没有后代。所以,修整坟墓,表示逝者有后代惦记,后代具有“孝”的品质,这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人们甚至认为,连死去的亲人都不祭奠的人,死后会变成猪狗。正因如此,直到今天,清明节还是中国非常流行的重要节日,并在2006年5月20日被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想想,清明时节,祭吊死去的亲人,心情本来就沉痛,阴沉的天气和纷飞的雨水又加重了这种心情。如何从这悲痛的心情中走出来呢?惟有美酒。在那开满杏花的村里,美酒在提醒着人们:生活这样美好,生者要好好珍惜。这就是唐代诗人给我们构筑的清明意境。
事实上,古代中国人的确在这个思念逝者的节日中,也为生者设计了健身、娱乐的活动。比如荡秋千、拔河、踏青、放风筝、蹴鞠等。通过这些活动,沉痛的心情得到舒缓,身体得到了锻炼。带着好的心情和好的身体,人们又要投入到春天新的劳动和生活中了。
词语解释
1.春分 Chūnfēn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3月20日或21日;在春季中间,白天黑夜时间长度相等。
2.感悟 gǎnwù
有所感触而领悟。
3.逝者 shìzhě
死者。
4.灵魂 línghún
古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东西。
5.追悼 zhuīdào
对于死者的追念哀思。
6.春秋战国时期 ChūnqiūZhànguóshíqī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时期。
7.祭吊 jìdiào
祭奠死者。
8.先人 xiānrén
先于自己出生的前辈。
9.坟墓 fénmù
埋葬死者的穴和上面的坟头。
10.意境 yìjìng
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11.拔河 báhé
民间流行的一种两队队员比试力量的游戏。
12.踏青 tàqīng
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
13.放风筝 fàngfēngzhēng
风筝是一种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放风筝是民间流行的游戏。
14.蹴鞠 cùjū
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